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1298003-8-2)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静谢玉波杨蓓潘嗣宁王学勇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SA I^II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K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F组患者切皮后4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2.0μg/kg;KF组患者切皮前10min和手术结束即刻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并于切皮后45min追加芬太尼2.0μg/kg;C组患者不做特殊处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双盲评估患者术后拔管即刻、3,6,12h、第1,第2,第3,第7天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48h内其他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F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3,6,12h、第1,第2天的VAS评分均比F组和C组患者低(P<0.05);F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3,6,12h、第1,第2天F组和C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第7天3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48h镇痛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静脉注射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可减轻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王婧娴卢伊芝谢玉波杨一兰陈静
- 关键词:芬太尼氟比洛芬酯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
- 帕瑞昔布钠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行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术前组(PR组)、术后组(PO组)和对照组(CO组),每组20例。PR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PO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O组患者不使用帕瑞昔布钠。用11点数字评分法(NRS-11)单盲评估患者拔管后4,8,12,24,48h的术后疼痛程度,观察术后48h内镇痛装置的有效触发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PO组术后4,8,12,24,48h的NRS-11评分较CO组降低(P〈0.05),术后48h内镇痛装置的有效触发次数较CO组明显减少(P〈0.05);而PR组、PO组术后NRS-11评分及48h内镇痛装置的有效触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无论是麻醉诱导前还是手术结束即刻静脉注射,均可增强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
- 卢伊芝潘嗣宁谢玉波陈静
- 关键词:开腹手术术后疼痛患者自控镇痛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组(KF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且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K组患者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KF组患者插管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并在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记录诱导前、诱导后、切皮即刻、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1、6、12、24、48 h的疼痛感觉程度,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各时点SBP、DB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K组和KF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 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止痛泵有效触发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K组比较,KF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开腹手术术前静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氟比洛芬酯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 陈静杨蓓潘嗣宁谢玉波
- 关键词:氯胺酮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妇科开腹手术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多模式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多模式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氯胺酮组、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每组20例.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且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氯胺酮组患者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插管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并在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1、6、12、24、48 h的疼痛感觉程度,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 VAS评分均降低[(2.06±0.48)、(1.94±0.30)分比(3.19±0.47)分;(2.79±0.23)、(2.75 ±0.93)分比(3.56 ±0.36)分;(2.80 ±0.20)、(2.74 ±0.23)分比(3.56 ±0.15)分;(1.33±0.17),(1.11±0.26)分比(1.93±0.34)分;(1.00±0.16)、(0.84±0.13)分比(1.69±0.41)分](均P<0.05),术后止痛泵有效触发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氯胺酮组比较,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开腹手术术前静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 王学勇杨蓓陈静
- 关键词:氯胺酮多模式镇痛妇科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