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1298008-3)

作品数:3 被引量:6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先琨黄甫昭曾丹娟吕仕洪王斌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造林
  • 2篇直播造林
  • 2篇蒜头果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性状
  • 1篇珍稀树种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分类
  • 1篇石漠化
  • 1篇适应性
  • 1篇树种
  • 1篇群丛
  • 1篇种实性状
  • 1篇种子
  • 1篇种子性状
  • 1篇灌草
  • 1篇灌草丛
  • 1篇灌丛
  • 1篇草丛

机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黄甫昭
  • 3篇李先琨
  • 2篇吕仕洪
  • 2篇曾丹娟
  • 1篇向悟生
  • 1篇丁涛
  • 1篇周爱萍
  • 1篇陆树华
  • 1篇韦春强
  • 1篇王斌
  • 1篇何运林
  • 1篇徐广平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桂西南石漠化山区灌草丛对青冈和蒜头果直播造林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为探讨石漠化山区立地类型对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直播造林的影响及其机理,本研究采取小区播种试验方法,并监测这2个树种在石漠化山区3种立地类型(灌丛、草丛和裸地)中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与生长量情况,以及各立地类型中枯落物储量和小气候环境因子特征。结果显示,灌丛和草丛中枯落物储量分别为(182.55±47.94)g/m2和(99.88±35.76)g/m2;灌丛和草丛距离地面150cm处的光照强度和气温显著低于裸地、空气湿度显著高于裸地,且距离地面越近效果越明显;灌丛和草丛地下5cm处的土壤温度显著低于裸地;青冈种子萌发率、幼苗保存率和幼苗生长量在3种立地类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蒜头果种子萌发率在裸地和灌丛间差异显著(P=0.014),一年生幼苗株高生长量在裸地和灌丛之间、草丛和灌丛之间差异显著(P=0.011和P=0.041),幼苗基径生长量在裸地和灌丛之间差异显著(P=0.043),在草丛和灌丛之间差异极显著(P=0.003)。本实验结果表明,在桂西南石漠化山区灌、草丛的保育作用下,蒜头果种子发芽率较高,幼苗生长较快,可选择种子直播方式造林;而青冈因一年生幼苗越冬后死亡率很高,需要改进幼苗抚育措施或改变造林方式,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吕仕洪黄甫昭陆树华徐广平曾丹娟李先琨
关键词:石漠化灌丛草丛蒜头果
珍稀树种蒜头果种实性状及其在石漠化山区的适应性被引量:18
2016年
为探讨珍稀树种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果实与种子的基本性状及其在石漠化山区的适应性,测定了其果实与种子的外部形态、个体质量、果实出种率和种子出仁率等,并在桂西南石漠化山区选择4种立地类型(裸地、草丛、灌丛和疏林)开展直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蒜头果果实和种子的鲜重、高度、宽度和出种率或出仁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1.30±4.25)g和(9.35±1.68)g、(39.31±2.77)mm和(26.12±1.80)mm、(35.19±2.25)mm和(28.61±1.55)mm及44.21%±3.21%和70.43%±4.25%,种子鲜重与果实鲜重、种子出仁率与种子鲜重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在4种立地类型中,种子萌发率为灌丛>疏林>草丛>裸地,2年生幼苗的存活率为疏林>灌丛>草丛>裸地,株高总生长量为疏林>灌丛>草丛>裸地,基径总生长量为疏林>灌丛>草丛>裸地。根据试验结果,在桂西南石漠化山区,蒜头果在灌丛和疏林适应性较好而可以直播造林,但在草丛和裸地适应性较差而不宜直播造林。
吕仕洪韦春强黄甫昭何运林曾丹娟李先琨邓振海
关键词:蒜头果种子性状直播造林适应性
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群丛数量分类及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38
2014年
以弄岗15 ha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监测样地各样方的相对海拔、坡度、坡向、凹凸度和物种重要值数据为变量,采用多元回归树方法将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森林群落分为8个群丛。同时,按乔木层、亚乔木层优势种为主,灌木层指示种为辅的方法分别把8类群丛命名为:(A)南方紫金牛(Ardisia thyrsiflora)–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中国无忧花(Saraca dives)群丛,该群丛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和空气的湿度都较大的谷底边缘;(B)对叶榕(Ficus hispida)–苹婆–董棕(Caryota obtusa)群丛,该群丛类型主要分布于伴有季节性水淹、土壤和空气湿度都很大的谷底;(C)山石榴(Catunaregam spinosa)–广西牡荆–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群丛,该群丛类型主要分布于受太阳直射时间较长、水分条件中等偏旱的中下坡阳坡地带;(D)垂茉莉(Clerodendrum wallichii)–苹婆–广西棋子豆(Cychidendron guangxiensis)群丛,该群丛类型主要分布于受太阳直射时间稍短、水分条件适中的中下坡阴坡地带;(E)米仔兰(Aglaia odorata)–闭花木(Cleistanthus sumatranus)–蚬木群丛,该群丛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湿度中等偏旱的中上坡半阴坡地带;(F)割舌树(Walsura robusta)–闭花木–蚬木群丛,该群丛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湿度中等偏旱、比较陡峭的半阳坡地带;(G)枝花流苏树(Chionanthus ramiflorus)–广西牡荆-蚬木群丛,该群丛类型主要分布于坡度缓和、太阳直射的时间较短、水分条件适中的垭口部位;(H)齿叶黄皮(Clausena dunniana)–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ius)–蚬木群丛,该群丛类型主要分布于受到太阳直射时间最长、岩石裸露度最大、气温干燥、土壤水分严重不足的山顶及其周围。群丛划分说明该区域植被差异主要源于相对海拔和坡向变化,各群丛物种组成并不存在明显界限,而是随环境梯度逐渐变化,反映了植被分布具有连续性,间断只是相对的。
黄甫昭王斌丁涛向悟生李先琨周爱萍
关键词:地形因子植被分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