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10012)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光明任晓伟张光辉卢继元俞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7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主义
  • 6篇民主
  • 4篇马克思主义
  • 3篇社会主义
  • 2篇学术
  • 2篇政治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列宁
  • 2篇罗莎·卢森堡
  • 2篇毛泽东
  • 2篇民主主义
  • 2篇共产党
  • 2篇国共
  • 2篇恩格斯晚年
  • 1篇党内
  • 1篇党内监督
  • 1篇党内民主
  • 1篇新经济
  • 1篇新经济政策
  • 1篇新民主主义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作者

  • 7篇张光明
  • 5篇任晓伟
  • 1篇张希清
  • 1篇卢继元
  • 1篇张光辉
  • 1篇俞凤

传媒

  • 5篇当代世界社会...
  • 2篇哲学研究
  • 1篇文史哲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中国延安干部...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学研究斯大林对毛泽东的理论影响——关于莫里斯·迈斯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斯大林主义》的评析和反思
2014年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斯大林主义》一文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莫里斯·迈斯纳的一篇重要论文。该文主要研究了斯大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关系。但在政治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分析框架下,迈斯纳的研究陷入了对中共党史、特别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严重误解之中。全面评析迈斯纳的这篇论文,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迈斯纳关于毛泽东和中共党史的研究状况,并能凸显出当代西方学者关于毛泽东研究的一些新特点。
任晓伟
关键词: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斯大林主义中国共产党
民主社会主义: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概念》一书谈起
2012年
“民主社会主义”这个词对我国公众来说并不陌生,但倘若问到这一主义的思想、纲领、政策、历史演变及其当代状况,恐怕许多人都不甚了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从一批在这个领域里长期潜心耕耘的学者开始,学术界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他们的成果一般只限于在发行量有限的专业出版物上流传,很少有机会进入专业之外的读者的视野;
张光明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魔鬼天使历史演变学术界
中国的罗莎·卢森堡研究——回顾与评论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梳理了国内研究罗莎·卢森堡的学术历史,对各不同时期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作了一个简略的回顾和总结,特别针对当前国内卢森堡研究的成绩与不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回顾传统、关切当下之后,对未来卢森堡研究的努力方向提出了一些概要式的建议。
马嘉鸿张光明
关键词:罗莎·卢森堡马克思主义总体性
一元论唯物史观还是“因素论”?——重读普列汉诺夫被引量:2
2016年
普列汉诺夫对"因素论"的批判和对一元论历史观的阐述,对理解唯物史观有重要贡献。因素论和唯物史观的区别,并不在于前者"同等程度地"看待各种因素而后者强调"经济因素"的首要作用,而在于方法论上的根本分歧。一元论唯物史观是从"社会人"的活动出发,把社会历史理解为统一的立体结构,从而将人的理性引向社会深处,去具体而切实地研究历史运动内部的客观规律。"因素论"则是分解的、孤立的,将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相加而成的平面组合,这便导致在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之间纠缠不清。因素的分析在历史理论中是必要的,但在历史哲学中是不中用的,而一元论唯物史观的深远透视力存在于历史的长时段之中。
张光明俞凤
关键词:普列汉诺夫
民主集中制“集中”倾向的诱因与矫正被引量:3
2014年
在一定意义上说,当下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态是由其设计的基本原则即民主集中制所塑造的。而民主集中制存在的主要缺陷就是其"集中"倾向强而民主性不足。民主集中制"集中"倾向的矫正路径,应当是复归民主集中制的民主本义,把民主集中制作为一项整体的民主制度,而非"民主制"和"集中制"两种制度的组合形式,进而把它看作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统一。
张光辉卢继元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历史制度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民主过程
“马克思主义分为前后两期”说献疑——与何方先生讨论
2011年
本文是与何方先生商榷的文章。何先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所提出的若干解释与基本史实不符。经典马克思主义并无前后期之分;苏俄布尔什维主义和西欧社会民主主义两大流派,皆非马克思学说"正统",而是在历史客观进程作用下由经典马克思主义演变出来的两条不同道路;当代中国需要民主化,但应从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中得出明确结论,不需靠穿凿附会、托古改制的办法来论证。
张光明
关键词:民主恩格斯晚年社会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说”的学术反思被引量:3
2012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理论界持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近些年来,这一理论却被一些论者所否定,认为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杜撰,并认为研究和宣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会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笔者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并不是杜撰,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科学概念;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是在否定苏联模式和体制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肯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
任晓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
“七千人大会”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民主的思考
2012年
"七千人大会"在中国共产党探索党内民主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次大会深刻地认识到党内民主不足是导致"大跃进"以来重大历史失误的体制根源,并在正确认识错误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充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来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并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上升到决定党的执政命运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当然,"七千人大会"没有能够在制度的层面提出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思路和方法,这给当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任晓伟
关键词:党内民主党内监督
卢森堡对布尔什维克的第三篇批评——再谈罗莎·卢森堡《信条》一文被引量:3
2011年
凡涉及反对改良主义、以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等问题时,卢森堡通常与列宁站在一起。但在建党问题上,卢森堡不接受列宁的高度集权的组织原则,她更反对把党组织的集中制原则扩展为革命后的新政权的组织原则,她认为那会使社会主义变形。进一步看,卢森堡和列宁的差别不仅在组织问题上,而是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同理解。
张光明
关键词:信条布尔什维克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党
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及其意义
2016年
列宁晚年面对执政和发展新主题的凸显,对国家治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他晚年国家理论一次新的飞跃。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涵盖了对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多种经济形态的治理、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政治治理、以提高教育水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治理以及以中央委员会的建设为核心的执政党治理等各个方面。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体现出了第一个夺取国家政权的共产党的执政思维的增长以及对这种执政思维增长的制度性适应,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源头。
任晓伟
关键词:列宁晚年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