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820)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姜叙诚郭晓奎张彦娄晓丽邓聪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螺旋体
  • 8篇钩端螺旋体
  • 5篇细胞
  • 5篇巨噬细胞
  • 3篇宿主
  • 2篇宿主细胞
  • 2篇主细胞
  • 2篇相互作用
  • 2篇活性
  • 2篇腹腔巨噬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巨噬细...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性钩端螺...
  • 1篇杀灭
  • 1篇杀伤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9篇姜叙诚
  • 8篇郭晓奎
  • 4篇张彦
  • 3篇赵聪聪
  • 3篇娄晓丽
  • 3篇邓聪
  • 2篇朱平
  • 2篇何平
  • 1篇何平
  • 1篇黄莉莉
  • 1篇罗云蔓
  • 1篇胡宝瑜
  • 1篇徐静
  • 1篇陈晓莹
  • 1篇张岚

传媒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公共卫生与临...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钩端螺旋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单层的侵袭性研究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毒力的钩端螺旋体(钩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单层的侵袭能力和通透性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和EAhy926细胞构建完整血管内皮细胞单层模型,分别加入钩体有毒株56606v株、减毒株56606 a株、腐生型PatocⅠ株、伤寒沙门菌14028菌株和大肠埃希菌DH5α菌株,作用2、4、8 h后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计数到达Transwell下室细菌的数量,并检测内皮细胞单层对荧光颗粒的通透性改变。56606v株和56606 a株分别与EAhy926细胞共同孵育24 h,流式细胞术Annexin V和PI染色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下观察钩体穿透内皮细胞单层过程中的形态特征。结果感染后2 h,56606v和14028菌株开始在下室出现,而56606 a株和PatocⅠ株到4 h后才出现。随时间的延长,下室的细菌数目持续增加;感染8 h后,56606v株到达下室的数量最多,且明显多于56606 a株和PatocⅠ株(P<0.05)。不同毒力的钩体均未引起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明显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钩体56606v株和56606 a株均未引起内皮细胞凋亡;电镜观察显示,钩体穿透内皮细胞单层主要是通过穿透内皮细胞胞体而非细胞间紧密连接处。结论有毒株钩体对内皮细胞单层的穿透能力明显强于减毒株和腐生型钩体;不同毒力的钩体对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及内皮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邓聪曾令兵张彦娄晓丽何平郭晓奎姜叙诚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侵袭性通透性
钩端螺旋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2009年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在宿主体内播散过程中与遇到的各种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这在钩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钩端螺旋体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并探讨钩端螺旋体致病机制的研究趋势。
赵聪聪郭晓奎姜叙诚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钩端螺旋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2009年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在宿主体内播散过程中与遇到的各种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这在钩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钩端螺旋体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并探讨钩端螺旋体致病机制的研究趋势。
赵聪聪郭晓奎姜叙诚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问号钩端螺旋体胶原酶体内和体外的活性研究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胶原酶在体内、外的活性,探讨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赖株)假定的胶原酶(LA0872)在钩体病出血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重组赖株la0872,并行相关鉴定及蛋白酶学活性检测。比较不同毒力菌株赖株、赖株减毒株和双曲钩体三宝垄群montevalerio型Monte Valerio株钩体胶原酶的基因序列特异性及转录和酶活水平的差异。测定豚鼠和沙鼠赖株感染模型的血清胶原酶活性水平变化。结果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显示位点连接正确,插入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la0872序列完全一致,并证实其具有胶原酶活性;不同毒力菌株中的钩体胶原酶基因序列一致,转录和酶活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豚鼠和沙鼠感染赖株后,宿主体内血清胶原酶活性水平与未感染赖株动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表达和鉴定了有活性的钩体胶原酶,但其在钩体病出血中的作用尚待证实和探讨。
徐静陈晓莹郭晓奎姜叙诚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胶原酶酶学活性
病原菌逃避单核-巨噬细胞杀灭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在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保护宿主免受多种致病菌的感染。病原菌在与宿主单核-巨噬细胞的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逃避杀灭的有效策略,得以在宿主体内存活并增殖。本文从病原菌抗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抗巨噬细胞内吞噬溶酶体降解作用、诱导和抑制巨噬细胞凋亡或坏死4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病原菌逃避单核-巨噬细胞杀灭策略的研究进展。
罗云蔓郭晓奎姜叙诚
关键词:单核-巨噬细胞逃避
固有免疫在钩端螺旋体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0年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重要的人兽共患病。钩端螺旋体(钩体)感染机体后,固有免疫在早期控制感染扩散中的作用及意义逐渐受到重视。巨噬细胞对钩体具有吞噬和杀伤作用,同时,致病性钩体可逃避巨噬细胞杀伤。中性粒细胞、补体系统和细胞因子在抵御钩体感染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邓聪郭晓奎姜叙诚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固有免疫巨噬细胞
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钩端螺旋体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钩端螺旋体毒力株的机制,探讨天然免疫在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提取豚鼠腹腔巨噬细胞,感染1 h前分别加入细胞微丝阻断剂cytochalasin D、微管阻断剂colchicine和PI3K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同时设立不含阻断剂的对照组,1 h后检测细胞活性。与致病性问号钩体赖型Lai株共同孵育3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吞噬钩体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吞噬率。结果对照组巨噬细胞对钩体的吞噬率为(38.98±0.91)%;cytochalasin D组、colchicine组和LY294002组的吞噬率分别为(23.99±1.40)%、(40.81±0.91)%和(39.64±3.56)%;cytochalasin D组吞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olchicine组和LY29400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丝参与了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毒力钩体的过程,微管在吞噬过程中不起关键作用,微丝的变化不依赖PI3K信号通路。
娄晓丽张彦何平邓聪姜叙诚郭晓奎
关键词:微管微丝PI3K腹腔巨噬细胞钩端螺旋体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对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对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固有免疫在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三种不同毒力的钩体(致病性问号钩端螺旋体赖型有毒株Lai株、赖型无毒株IPAV株以及非致病性双曲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Ⅰ株)分别感染体外培养的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并分别于感染后0.5、1.5、3和6 h加入热灭活表皮葡萄球菌孵育30 min,通过计算巨噬细胞对灭活表皮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检测钩体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感染后3 h透射电镜观察巨噬细胞对钩体的吞噬、降解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对钩体的吞噬和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的变化。结果3 h和6 h Lai株、IPAV株及PatocⅠ株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巨噬细胞对三种不同毒力的钩体均有吞噬作用,但有毒株Lai株可以抵抗巨噬细胞的杀伤和降解,而无毒株IPAV和非致病株PatocⅠ株则无此功能。结论致病性钩体可以抵抗巨噬细胞的杀伤和降解,逃避固有免疫反应的清除作用,有利其在机体内播散。
张彦娄晓丽张岚朱平胡宝瑜赵聪聪郭晓奎姜叙诚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腹腔巨噬细胞杀伤
钩端螺旋体在不同宿主巨噬细胞内存活能力的比较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钩端螺旋体(钩体)在人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内的存活情况,探讨固有免疫在钩端螺旋体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钩体秋季血清群强毒株56606v株及其经体外多次传代的弱毒株56606 a株在体外分别感染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的人单核细胞系THP-1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感染后2、24、72 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计算两种细胞的含菌细胞百分数;感染后2、12、24、48和72 h,采用Real-Tim e PCR技术定量检测可间接反映细胞内钩体存活数量的钩体16S rRNA的表达。结果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两种细胞的含菌细胞百分数逐渐降低;Real-Tim e PCR检测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两种细胞内钩体16S rRNA的表达逐渐下调,细胞内钩体的存活数量逐渐减少。结论钩体在人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内均不能存活和繁殖,提示致病性钩体通过抗巨噬细胞的杀灭降解而在胞内的存活和繁殖可能不是钩体感染人类宿主的主要致病途径,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罗云蔓黄莉莉刘伯玉张彦胡宝瑜朱平郭晓奎何平姜叙诚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巨噬细胞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