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6A36001003)
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6A36001003)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嘉利欧阳亚涛钟世镇唐丹冼庆林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南方医科大学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对截瘫患者膀胱和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RGO),配合综合系统康复训练,帮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改善膀胱和直肠功能。方法先后为12例T4~L1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装配RGO,并于安装前后对其进行综合系统的康复训练。分别于装配前和装配后3个月进行冷水试验、尿细菌培养和结肠排空实验,并检测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充盈压及平均直肠压。结果12例截瘫患者装配RGO前后的冷水实验均为阳性;但其尿细菌培养结果示,装配RGO前11例为阳性,装配后仅1例阳性。装配RGO3个月后的膀胱容量和平均直肠压较装配前显著提高(P<0.05);而残余尿量、膀胱内压及平均结肠排空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RGO并配合综合系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截瘫患者的膀胱和直肠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嘉利钟世镇欧阳亚涛唐丹冼庆林
- 关键词:脊髓损伤截瘫神经源性膀胱
- 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后钢缆的生物力学测试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RGO)后钢缆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使用S型拉力传感器测试18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病人配戴RGO行走时对后钢缆的拉力,并用关节角度计测量其行走时的髋关节摆动范围,取其均数作为力学测试的参考值。利用生物力学测试机(MTS858)参照此力学参考值,模拟步行周期对3组18件RGO样品的后钢缆固定螺丝进行疲劳实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损伤平面在T4~T12之间的完全性SCI患者在行走时对RGO后钢缆所产生的拉力,随体重的增加而递增,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18例病人的髋关节平均摆动范围是(19.56±1.69)°;3组样品RGO的后钢缆固定螺丝疲劳至断裂的平均次数分别为95450±2636、127171±27194及204620±7148(次),每组断裂次数平均值的上、下限值范围分别为92684<μ<98216、100756<μ<153586和196405<μ<212835,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国产RGO的后钢缆固定螺丝是其相对薄弱环节;体重在55kg以下、55~70kg及70kg以上的SCI患者,在配戴RGO行走分别达到各自相应步数之前,应及时更换其后钢缆的固定螺丝。
- 孙嘉利赵卫东欧阳钧唐丹欧阳亚涛钟世镇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生物力学
- 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TCSCI)患者配戴交互式步行矫形器(RGO)的三维步态分析,比较分析脊髓损伤(SCI)平面与步行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重建SCI患者步行能力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在本中心住院且配戴RGO进行步行训练3个月以上的TCSCI患者10例,采用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应用Spearman秩和相关系数对TCSCI患者的不同SCI平面与其步态的运动学和时空参数等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步频和跨步长分别为(37.4±2.15)步/min和(91.6±9.09)cm;髋关节摆动角度及髋关节伸展和屈曲时相的角速度分别为(42.57°±5.43°)、(20.88°±2.18°)/s和(124.75°±9.31°)/s。步速(r=0.80,P<0.01)、跨步长(r=0.78,P<0.01)、助行架的压力峰值(r=0.82,P<0.01)、髋关节摆动角度(r=0.77,P<0.01)、助行架的压力均值(r=-0.67,P<0.05)和髋关节伸展的角速度(r=0.75,P<0.05)与SCI平面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TCSCI患者双上肢过度负载和髋关节摆动幅度受限是其步行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降低过度负载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助于改善重建的步行功能。
- 孙嘉利黄东锋欧阳亚涛毛玉瑢钟世镇
- 关键词:三维步态分析脊髓损伤运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