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GJ001)

作品数:7 被引量:191H指数:5
相关作者:蔡翠红李皓汪晓风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政治
  • 3篇网络政治
  • 2篇主权
  • 2篇网络空间
  • 1篇动员
  • 1篇信息自由
  • 1篇隐私权
  • 1篇缘起
  • 1篇政治参与
  • 1篇政治动员
  • 1篇政治沟通
  • 1篇私权
  • 1篇全球治理
  • 1篇主权概念
  • 1篇外交
  • 1篇外交方略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政治沟通
  • 1篇网络治理
  • 1篇两面性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蔡翠红
  • 2篇李皓
  • 1篇汪晓风

传媒

  • 3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国际问题研究
  • 1篇美国问题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国家-市场-社会互动中网络空间的全球治理被引量:45
2013年
网络空间的发展加深了国家政府、全球市场和全球社会的融合,也推动了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从"自治论"到"巴尔干化论"的转变。基于全球信息环境的回归、世界政治的竞争逻辑以及网络空间日渐上升的现实挑战性,国家逐步跻身于网络空间的管控和治理。代表各种利益的行为体在国家、市场和社会互动中出现了分化和组合,网络空间出现了不同的阵营分化。作者提出并分析了四种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分化组合方式:利益共同体、竞争共同体、身份共同体和风险共同体。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阵营分化的表面原因在于:一是对目前治理现状的不满,二是基于现状基础上各行为主体对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观点分歧,例如对权力布局现状、制度行动者、制度形式和制度延伸性等的争论。而阵营分化和观点分歧最本质的原因则是各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权力和利益的较量,即网络空间出现的"权力流散"和利益竞争的结果。作者最后对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有效治理模式将是能够平衡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多层合作治理模式。
蔡翠红
关键词: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网络政治
网络政治沟通:两面性与效果之辨被引量:4
2011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逐渐成为政治沟通平台。互联网一方面日益成为政治家们开展政治动员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也为公众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空间。当前网络政治沟通具有参与形式新颖多样、作用机制双向交互等特点,对其参与过程中的自由与限制、沟通内容的失真与真实、对社会影响角度的信息鸿沟与信息平等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政治沟通的两面性。源于历史时期和研究者主观认知的局限,关于网络政治沟通的效用可以概括为乐观论、怀疑论和悲观论。政府应重视技术权威,提高网络政治沟通的针对性,并加强政治家们开展网络政治沟通的能力。
蔡翠红李皓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沟通政治参与政治动员
云时代数据主权概念及其运用前景被引量:53
2013年
"棱镜门事件"中数据传输的合法性以及云时代数据安全问题使数据主权备受关注。数据主权概念的提出主要基于主权国家维护其权威和合法性的需求、数据对国家主权的重要意义以及云时代数据主权面临的威胁等因素。虽然数据主权在国际和国家两个层面都有很强的应用前景,但其在现实中仍面临诸多难题,如数据主体行为能力的分散化、国内数据的不确定性、数据量实际操作难度大、网络空间技术挑战以及数据管制和开放的平衡等。
蔡翠红
关键词:网络空间
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及其治理困境被引量:22
2011年
在网络化进程蓬勃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网络政治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与组织功能,通过蝴蝶效应以及网络活动主义途径作用于国际关系。除了财富外,网络政治在国际关系的权力、身份、规则象限中都有其存在形式。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并未超越权力政治,但网络时代的权力分配、权力范畴与权力性质却发生了一定改变。互联网使人们的思维结构与身份认同发生改变,世界不再仅仅以国界划分,而是辅之以认同划分。传统民族国家作为主要政治忠诚对象的地位被弱化,国家、市场和市民社会的各种行为体在重新平衡。信息网络还对国际制度转制、改制和创制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信息革命中崛起的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体不再屈服于强权政治,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互联网的无政府状态特性、主权超越性以及技术影响不确定性都呼唤着网络政治的全球治理的出现,但是制度行动者、组织结构以及制度文化的限度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制度互动的有限化以及网络政治的全球治理困境。
蔡翠红
关键词:网络政治网络治理
国际关系中的大数据变革及其挑战被引量:66
2014年
随着智能设备和视频设备等器材的普及,廉价存储设备、高速宽带和云计算的诞生以及社交化和移动化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在当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特征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中,对大数据的高效利用已成为各国获取制信息权的关键,大数据亦将成为国际关系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无论从经济、主权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大数据都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将对之产生变革性意义:其作为未来最大的交易商品、经济资源和经济资产的商业价值决定了围绕大数据的新国力竞争;其信息载体的本质奠定了数据主权的基础,数据主权也必将成为各国的博弈对象;其所蕴藏的重要情报信息及预测性功能昭示了对国家安全和战略能力的重要意义。同时,大数据所伴随的新数据鸿沟、数据霸权以及数据跨国安全威胁等也对国际关系的平等性、民主性和合作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应正视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会,从政府顶层设计、一体化建设以及大数据治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战略布局。
蔡翠红
关键词:大数据
美国互联网外交:缘起、特点及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作为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的重要内容,美国互联网外交的框架已趋成形,并在对外政策中付诸实施。"21世纪外交方略"和"互联网自由"是当前美国互联网外交的两大着力点,分别代表了互联网与美国外交融合的技术取向和政治取向。从技术层面看,表现为外交事务中互联网工具的广泛运用;从政治层面看,则是互联网事务成为美国外交的重要内容。美国互联网外交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是美国外交转型的一部分。互联网外交总体上有助于美国推行对外政策,但能否有效促进美国的巧实力外交仍须面对诸多困难。
汪晓风
关键词:外交方略
试论美国信息自由的法律基础及其限度——以维基揭密事件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维基揭密"网站所披露的美国军方文件再次掀起了信息自由与国家安全的讨论。信息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最基本条件,并在美国受到宪法的直接保障。但信息自由必须遵循信息交流的伦理,即在保护信息自由与信息透明的同时实现数据保护。数据保护在个人价值观层面主要表现为隐私权的保护,在公共利益层面集中表现为维护国家安全,这就是信息自由的限度所在。
蔡翠红李皓
关键词:信息自由隐私权公共利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