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青年基金(20123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青年基金(201234) 作品数:3 被引量:45 H指数:3 相关作者: 万瑜 曹兴 王健 陆辉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气象局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 新疆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青年基金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乌鲁木齐东南大风气压场中尺度特征分型及其演变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利用ECMWF细网格新资料和区域自动站等资料,分析2011—2014年乌鲁木齐9次典型东南大风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东南大风高空环流形势存在2种特殊的形态,锋前减压加回流型和脊中配合低槽型。为了研究空间尺度较为精细的地面中尺度气压场,利用ECMWF细网格资料将海平面气压场分为4型:两高两低型、一高一低型、两高一低型和高低压带状型,其中前两者较常见;高低压带状型东南大风具有持续时间长,间歇性的特点。当存在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海平面气压差时,东南大风开始出现,随风力增大,在乌鲁木齐附近存在东北或西南方向气压梯度,阈值不小于8 h Pa,最大在15 h Pa左右;当气压梯度维持均衡且大于10 h Pa时,将出现持续时间长或断续出现风力强劲的东南大风。通过气压场的中尺度特征,分析了乌鲁木齐东南大风的环流特征和预报指标,为东南大风的起止时间、风速量级及落区的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万瑜 曹兴 窦新英 杨莲梅关键词:大风天气 细网格 气压场 乌鲁木齐 中天山北坡一次区域暴雪气候背景分析 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和中天山近30 a气象观测资料,对2011年3月发生在中天山北坡区域性暴雪过程形成的气候背景、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特征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暴雪500 hPa环流形势场为南北两支锋区汇合型;水汽通量场、水汽通量散度场都反映出该区域内有大量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红外云图显示南北两个不同性质的冷暖云团交绥至中天山,西南暖湿气流沿着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形成水汽输送带,为此次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物理量诊断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辐合及锋生函数的最强区与暴雪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最大辐合区基本位于400~600 hPa,对降雪强度预报有指示意义;正差动假相当位温平流加剧了大气层结的不稳定,热力强迫作用增强了上升运动,有助于降雪的增强。 万瑜 曹兴 窦新英 陆辉 王健关键词:暴雪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Q矢量散度 ECMWF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在乌鲁木齐东南大风预报中的释用 首次利用ECMWF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和区域自动站、风廓线雷达等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乌鲁木齐2013年春季发生的一次强东南大风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预报释用,揭示了乌鲁木齐东南大风发生和维持的物理机制,发现细网格资料在预报... 万瑜 曹兴关键词:细网格 数值预报产品 文献传递 新疆中天山一次城市暴雪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34 2013年 采用NCEP逐日4次1°×1°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11年3月发生在新疆中天山城市暴雪过程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诊断计算包括中尺度分析、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水平散度、垂直速度、高低空风场、螺旋度、假相当位温等。结果表明:暴雪是南北两支锋区在中亚地区交汇后东移发展造成的,降雪前乌鲁木齐城区出现东南大风,地面强烈减压升温为暴雪天气触发不稳定能量提供了热力条件,500 hPa有>30 m·s-1的西南急流,700 hPa存在低空切变,散度和垂直速度表现为明显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对称结构。降雪强盛期整层呈现上负下正的垂直螺旋度对,θse低能舌伸至200 hPa,700 hPa至400 hPa维持θse高能舌区,湿层厚度高达300 hPa。这种物理量场的配置有利于低层湿空气聚合及向上的抬升运动,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此次冷空气以偏西路径影响城区,在冷空气明显的条件下,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强降雪容易发生在温度较高的城区,同时降水中心倾向于出现在锋区的位置。 万瑜 窦新英关键词:暴雪 螺旋度 水汽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