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2SJD740053)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卢冰冯岩松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译者的选择与适应——以《红楼梦》中官职英译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依据生态翻译理论,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为了追求最佳翻译,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对翻译生态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和选择性的适应。以《红楼梦》中官职英译为例,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进行选择转换,还要使原文的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得以实现,从而达到适应选择度最佳化的程度。
- 卢冰
- 关键词:红楼梦
- 翻译主体间性的生态维度——以《哀希腊》四个译文为例
- 2015年
- 翻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即翻译的主体间性。依据生态翻译理论,以《哀希腊》的四个译文为例,考查译者的适应性选择对译介的影响;同在主体间性关系下的读者作为翻译主体的适应性选择;总结出翻译主体与翻译生态环境的互动和整体性,以及当时的译文是翻译生态环境产物。从生态的角度考察主体间性有利于实现不同主体、文本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营造宜生健康的翻译生态环境。
- 卢冰
- 关键词:主体间性
- 论翻译生态系统中主体间性的“视域融合”被引量:1
- 2013年
- 翻译生态系统中的多元主体间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在该系统中,各参与主体由主体间性所达成的"视域融合"是翻译得以顺利实施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主体间性的"视域融合"表现为翻译主体对翻译对象、翻译策略和译介环境的适应性选择。最佳翻译实质上就是主体间性的最佳"视域融合"。
- 冯岩松
- 关键词:翻译生态系统主体间性视域融合
- 《读山海经》(其十)的英译比读——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
- 2015年
-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凸显了翻译活动中译者使译文达到"选择性适应",方法上采用"适应性选择"以达到目的语多维度适应。文章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对陶渊明诗歌英译本进行赏析,从而印证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是翻译生存的要求。
- 卢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