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80513)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80513)
作品数:
1
被引量:7
H指数:1
相关作者:
陈中行
周丽珍
刘佑荣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北省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题名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历史地理
主题
1篇
地质病害
1篇
遗址
1篇
水害
1篇
土体
1篇
病害
机构
1篇
中国地质大学
1篇
湖北省博物馆
作者
1篇
刘佑荣
1篇
周丽珍
1篇
陈中行
传媒
1篇
文物保护与考...
年份
1篇
2007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大型平原土体遗址主要地质病害及其保护治水工程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07年
大量现场地质调查结果表明:大型平原土体遗址原地原样保护的主要环境地质病害是地下水形成的渗水对遗址及其文物造成的腐蚀和破坏,因而治水工程是这类遗址保护中最主要的岩土工程。结合该类遗址原地原样保护原则要求:①遗址围岩和文物的含水率要低于40%;②遗址区地下水位要长期保持在遗址底板高程减去土层毛细水上升的水平面上;③为遗址长期保护服务的地质工程要能长期保持稳定正常运行;④地质工程要与文物景观相容。提出了治水工程的基本技术思路;①查明遗址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②建立遗址区水文地质模型;③遗址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评价;④遗址区治水工程方案论证;⑤工程优化设计;⑥工程施工。其中,治水工作的关键是查明遗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规律,而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能够模拟计算地下水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本工作以抗州萧山独木舟遗址为例,分析了该遗址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模拟计算遗址区原始地下水位分布;根据遗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原始地下水位模拟结果,提出了暗沟疏干排水方案,并模拟预测疏干排水工程实施后地下水位随时间变化规律,模拟结果合理,能够用于指导治水工程设计施工。
刘佑荣
陈中行
周丽珍
关键词:
水害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