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7-3081)
- 作品数:5 被引量:105H指数:5
- 相关作者:孙应实张晓鹏曹崑崔湧唐磊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肠癌局部浸润的高分辨率MRI征象与病理学T分期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局部浸润的MRI征象与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148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接受MR检查。对直肠癌局部浸润的高分辨率MRI征象进行分析、归类,做出分期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肿瘤T分期进行对照。结果148例直肠癌MRIT分期总的诊断准确性为90.54%,T1~T4期MRI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8.65%、91.22%、91.89%和99.32%。直肠癌侵犯肠周径程度与病理T分期间呈中等正相关(rs=0.59,P<0.001)。直肠癌局部侵犯的MRI征象与病理T分期间呈中等正相关(rs=0.62,P<0.001)。结论高分辨率MR对于直肠癌T分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MRI征象的正确识别和肿瘤对肠管周径侵犯程度的评价对MRI直肠癌T分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孙应实张晓鹏唐磊曹崑崔湧张晓燕段姗姗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肿瘤分期高分辨率
- 磁共振扩散成像与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病理反应性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肿瘤消退分级的评价,以及与相关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对51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1.5T磁共振行MRI常规和扩散成像。测量放化疗前后肿瘤ADC值。比较ADC值及其变化与不同直肠癌消退分级的关系,及其与相关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降期组、未降期组、RCRG1-3级间治疗前肿瘤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54,p=0.007);RCRG1级与RCRG3级、T-未降期;RCRG2级与RCRG3级;RCRG3级与T-降期;T-降期与T-未降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CRG分级间炎性反应程度、细胞核异型性程度和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CRG1级与2级间的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RG1级与3级间的炎性反应程度、细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死亡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RG2级与3级间细胞核异型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反映直肠癌病理消退分级间的差异;肿瘤降期与肿瘤消退分级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RCRG1级与2级ADC值变化趋势相同,但幅度不同,与治疗反应性程度相关。放化疗反应性好的直肠癌病例在治疗第一周出现ADC值明显升高,但肿瘤体积下降不明显,可能与这部分病例经常伴有明显的炎性反应有关。放化疗反应性好病例的肿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与其肿瘤细胞更易受辐射和化疗药物损伤有关。
- 孙应实唐磊李洁曹崑崔湧齐丽萍张晓燕张晓鹏
- 关键词:直肠癌扩散成像ADC值降期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术前MRI评价被引量:5
- 2010年
- 自1982年英国外科医生Bill Heald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概念以来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完善,TME已成为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TME明显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和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并增加了肛门括约肌的保留机会。
- 孙应实张晓鹏
- 关键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MRI评价长期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肛门括约肌TME
- 表观扩散系数值评价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价值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探讨ADC值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早期监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04年12月到2006年10月2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放化疔过程中不同监测时间点(包括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手术前)肿瘤ADC值。以放化疗前肿瘤的临床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比较,以T分期是否降低为标准,分为治疗效果较好的T-降期组和治疗效果较差的T-未降期组。应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肿瘤ADC值变化情况。结果26例中,T-降期组和T-未降期组分别为12和14例。T-降期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手术前ADC值分别为(1.10±0.13)×10-3、(1.32±0.19)×10-3、(1.35±0.13)×10-3和(1.32±1.0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20,P〈0.01)。T-未降期组在治疗后第1周ADC值由(1.16±0.16)×10-3mm2/s升高至(1.23±0.13)×10-3mm2/s,升高不明显(P〉0.05),在治疗后第2周ADC值继续升高至(1.30±0.1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3,P〈0.01)。用治疗后第1周肿瘤平均ADC值升高程度11.6%作为诊断直肠癌T分期是否出现降期的指标,诊断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78.6%,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78.6%。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95%可信区间为0.583~0.964),具有中等诊断价值。结论ADC值具有作为早期监测直肠癌放化疗疗效影像学指标的可能性。治疗第1周肿瘤平均ADC值变化对于区分放化疗反应性较为敏感,可以作为有效的时间监测点。
- 孙应实张晓鹏唐磊李洁曹崑崔湧齐丽萍汪宁
- 关键词:直肠肿瘤磁共振成像
-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影像学评价被引量:9
- 2011年
- 术前放化疗是目前常用的提高直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的治疗方法。但直肠癌患者对放化疗的反应性不尽相同。目前临床影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准确评价术前放化疗疗效和能否早期发现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MRI已经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直肠癌术前分期,有效地评价术前放化疗疗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PET-CT等功能成像方法在早期评价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方面已显示出其应用前景,但在临床广泛应用尚需时日。
- 张晓鹏孙应实
- 关键词:直肠肿瘤影像学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