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40010)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顾鸣镝黄健秦陈再阳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框架构式“有X无Y”的整合层级及其理据解析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具体论述现代汉语框架构式"有X无Y"的概念整合层级及其理据性承继关联,主要涉及"有X无Y"构式的框架演变,构式的整合程度与层级差异,以及构式的主观化倾向与反预期语用心理。
- 顾鸣镝
- 关键词:理据主观化
- “在+处所VP”与“V在+处所”的构式承继关系与语篇关系被引量:10
- 2013年
- "在+处所VP"(B式)和"V在+处所"(C式)是两个具有承继关系的子构式,二者同中有异,共同承继了基于连动构式的平行理据,所以在构式义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允许一定程度的句法可变换性。本文运用构式语法承继关系理论、语篇理论、交互主观性理论,从句法语序、语义关系、时间顺序和语用驱动等方面梳理二者的承继链接和理据。
- 黄健秦
- 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内部承继问题研究
- 2014年
- 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构式原型和子类承继的梳理,就构式语义偏移现象进行解析。构式语法理论注重对构式义的提炼,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效应,这不仅是语义层面的归纳,更是语用层面的概括。
- 顾鸣镝
- 关键词:构式语法双及物构式理据承继
- 音像、音势、音型:汉语音韵要素的象似性及聚合类词族
- 2015年
- 汉语音韵要素的象似性功能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对自然音响的客观性临摹,二是对特定事物的转喻性临摹,三是对特定情感的隐喻性临摹。汉语这种象似性的理据是声、韵、调的特点,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具有不同表现功能的聚合类词族。
- 陈再阳
- 关键词:音像音型理据
- “有N”和“有V”的同构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结合已有成果,考察现代汉语"有N"和"有V"的属性与功能,从构式承继的角度出发,论述二者在"有X"构式范畴中的同构性本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论述:1)参数量变与同构解读;2)表层概括与同构解析;3)承继关联与同构理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与现代汉语构式研究方法有关的同构概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顾鸣镝
- 关键词:认知构式语法承继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