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2149)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俞宇颖胡建波谭华戴诚达张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本构
  • 2篇本构关系
  • 1篇折射率
  • 1篇声速
  • 1篇石英
  • 1篇偏应力
  • 1篇屈服强度
  • 1篇响应特性
  • 1篇剪切
  • 1篇剪切模量
  • 1篇SN
  • 1篇VISAR
  • 1篇
  • 1篇LY12铝
  • 1篇MODEL
  • 1篇波速
  • 1篇冲击波
  • 1篇冲击波作用
  • 1篇U
  • 1篇Z

机构

  • 5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宁波大学

作者

  • 4篇谭华
  • 4篇胡建波
  • 3篇俞宇颖
  • 2篇戴诚达
  • 2篇周显明
  • 1篇汪小松
  • 1篇马云
  • 1篇李英华
  • 1篇李雪梅
  • 1篇王焕然
  • 1篇陈大年
  • 1篇付秋卫
  • 1篇张林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1篇Chines...
  • 1篇高能量密度物...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冲击压缩下Z-切石英的弹性响应特性和折射率被引量:16
2010年
利用平面对称碰撞和"原位"测量实验方法,对Z-切石英的弹性响应特性和窗口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至少10GPa内,Z-切石英为弹性单波响应,且透光性良好,可作为速度剖面测试系统的光学窗口.10GPa内Z-切石英的冲击波速度和粒子速度之间满足线性关系.1550nm入射光条件下,其窗口速度修正采用指数形式较为精确,线性修正仅适用于特定范围;而折射率随密度的变化关系则可采用线性函数进行较好描述.以上结果为Z-切石英应用于基于1550nm光源激光干涉测速系统的光学窗口提供了依据.
李雪梅俞宇颖李英华张林马云汪小松付秋卫
关键词:折射率
反向碰撞法测量Sn的高压卸载声速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系统,通过对窗口碰撞面做特殊防护处理,发展了反向加载测量高压卸载声速的实验技术,解决了以往因使用缓冲层而不能得到样品材料体积声速的局限.利用该方法测量了Sn样品在37—80GPa压力范围内的高压卸载声速,得到了较高精度的声速测量结果(纵波声速测量误差约为2%,体积声速误差约为5%),且与热力学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胡建波周显明谭华
关键词:SN
冲击波作用下铝的等效剪切模量被引量:3
2008年
提出了冲击波作用下通过测量沿着准弹性卸载过程纵波波速与体波波速得到等效剪切模量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LY12铝在20—70GPa冲击压力下的等效剪切模量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等效剪切模量随应力线性减少直至反向屈服时为零,而初始卸载时的等效剪切模量可以由修正的Steinberg-Cochran-Guinan模型进行描述.应用得到的等效剪切模量进行了初步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的粒子速度剖面符合很好,重现了准弹性卸载到塑性卸载的光滑过渡.
俞宇颖谭华胡建波戴诚达陈大年王焕然
关键词:波速冲击波
单轴应变:本构关系——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论述了单轴应变加载下固体中偏应力的基本含义和偏应力在本构关系研究中的意义。指出了加载-卸载波剖面测量在本构关系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测量金属材料在平面冲击压缩下的剪切模量的基本方法,对表征固体材料弹性特性的剪切模量在冲击压缩状态下的物理含义做出了解释。根据剪切模量的一般性定义,建立了描写受冲击材料的准弹性-塑性卸载特性的有效剪切模量与纵波声速和横渡声速的关系。通过同时测量受冲击材料中的追赶稀疏波速度和波后粒子速度,获得了LY12铝在20~110GPa冲击压力和无氧铜在41~104GPa冲击压力下的声速和剪切模量,以及从冲击压缩状态卸载时沿着准弹性卸载路径的声速和有效剪切模量。 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描写单轴应变下固体材料的加载-卸载响应特性的SCG本构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本构关系的局限性,认为这种本构关系原则上不能用来描写受冲击材料的卸载过程。根据LY12铝和无氧铜的实验研究结果,对SCG本构关系中的剪切模量方程进行修正,讨论了修正的物理含义。修正后的方程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很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加载本构方程。 根据铝和铜沿着准弹性卸载路径的声速测量结果,提出了描写受冲击压缩固体的准弹性卸载的有效剪切模量方程和相应的屈服强度方程。建立了单轴应变下包含加载-卸载过程的新的本构方程。根据本文的实验测量结果,给出了铝合金和无氧铜卸载本构方程的解析形式,确定了相关参数。 依据文中提出的加载本构和卸载本构方程,对实验测量的6发LY12铝的波剖面、美国5发6061-T6铝合金的加载-卸载波剖面及冲击波衰减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预测。计算中采用与本文测量相同的卸载本构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再现了这些波剖面的�
谭华俞宇颖胡建波戴诚达
关键词:本构关系偏应力屈服强度剪切模量声速
反向碰撞法测量锡的高压卸载声速
采用激光干涉测速技术(VISAR),通过对窗口碰撞面做特殊防护处理,发展了反向加载测量高压卸载声速的实验技术,解决了以往因使用缓冲层而不能得到样品材料体积声速的局限。利用该方法测量了锡(Sn)样品在37-80GPa压力范...
胡建波周显明谭华
关键词:VISAR
文献传递
LY12铝在一维应变加载和卸载下的本构关系
本文测量LY12铝在强冲击压缩下的剪切模量,获得了LY12铝在20-100GPa压力范围内的剪切模量随加载压力的变化规律,并与Steinberg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Steinberg本构模型的固有缺陷。本...
谭华俞宇颖
文献传递
Shear modulus of shock-compressed LY12 aluminium up to melting point被引量:2
2008年
Asymmetric plate impact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LY12 aluminium alloy in a pressure range of 85-131 GPa. The longitudinal sound speeds axe obtained from the time-resolved particle speed profiles of the specimen measured with 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 (VISAR) technique, and they are shown to be good agreement with our previously reported data of this alloy in a pressure range of 20-70 GPa, and also with those of 2024 aluminium reported by McQueen. Using all of the longitudinal speed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ulk speeds calculated from the Gruneisen equation of state (EOS), shear moduli of LY12 aluminium alloy are obtained. A comparison of the shear moduli in the solid phase region with those estimated from the Steinberg model demonstrate that the latter are systematically lower than the measurements. By re-analysing the pressure effect on the shear modulus, a modified equation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pressure term of P/η^1/3 in the Steinberg model is replaced by a linear term.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s and the modified equation is obtained, which implies that the shear modulus of LY12 aluminium varies linearly both with pressure and with temperature throughout the whole solid phase region. On the other hand, shear modulus of aluminium in a solid-liquid mixed phrase region decreases gradually and smoothly, a feature tha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drastic dropping at the melting point under static conditions.
俞宇颖谭华胡建波戴诚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