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034492)
-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晓红仝瑞建孙中海蒋猛李东彦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长寿沙田柚无菌苗培育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通过无菌苗的培育,研究了长寿沙田柚苗期的发育生物学特征及培育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见光时间对苗期生长的影响,即在播种的第5d、6d、7d、8d和9d见光,分别比较了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30d内的生长情况,综合分析表明:第6d见光的苗子生长最好;对上述5个处理,分别在播种的第12d、15d、18d、21d、24d和27d进行移栽,通过移栽后生长势的观察比较,播种第18d、21d和24d移栽效果最好,且无显著差异。
- 仝瑞建杨晓红蒋猛
- 关键词:苗期选育方法
- 长寿沙田柚Ri T-DNA转型根优化培养体系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设计了长寿沙田柚不同外植体在光、暗条件下进行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试验,建立了长寿沙田柚RiT-DNA转型根优化培养体系,该体系为:用对数期的发根农杆菌A4菌株感染活化胚中单片子叶的创伤腹面,25℃±2℃暗培养25~30d,多数子叶上发出转型根(毛状根),遗传转化率达(83±11)%。继代脱菌5代后获得无菌转型根。外植体活化采用MT培养基,继代脱菌培养采用MS培养基。采用这个体系获得了大量激素自主的长寿沙田柚RiT-DNA转型根。获得的新鲜转型根白色,长1.14±0.07cm,粗0.73±0.04mm,负向地性生长。
- 杨晓红孙中海仝瑞建
- 关键词:发根农杆菌RI
- 丛枝菌根真菌种间差异对柚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6年
-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AM真菌G igaspora margarita、Glomus m 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 e对长寿沙田柚(C itrus grandiscv.Changshou Shatian You)无菌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的植株均有效地被感染;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能显著促进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尤其促进了须根的生长,接种Glomus m osseae处理的主根长度比对照增加了22.7%,侧根数量增加了35.7%,须根数量和总长分别增加了160.8%和103.2%;接种AM真菌显著地提高了叶片的N、P、K、Ca、Mg、Zn、Cu和Mn含量,与对照相比,3种真菌处理的P含量分别增加了46.8%、88.7%和32.3%.3种AM真菌处理中,以接种Glomusm osseae处理营养生长最好,菌根依赖性最大,矿质元素N、P、K、Ca、Zn和Cu的含量最高,其效应顺序为Glomus m osseae>G igaspora margarita>Glomus versiform e,可见,3种AM真菌对长寿沙田柚生长均有正效应,以Glomus m osseae最为显著,为长寿沙田柚适宜的优良菌种(株).
- 仝瑞建杨晓红李东彦
- 关键词:AM真菌种间差异营养生长
- AMF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 2006年
-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可以与植物的根形成互惠共生体,增加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以及在土地复垦和植树造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论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生态特征,以及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广泛效应,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重点和热点。
- 仝瑞建杨晓红刘雪芹于桂宝
- 关键词:三峡库区丛枝菌根真菌生态环境
- AM真菌孢子不同消毒方法的优化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采用7种消毒方法,对Gigaspora margarita,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3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分别进行表面消毒试验.结果表明,Gigaspora margarita的孢子,采用5%氯胺T+0.04%链霉素消毒液+2滴Tween 20处理15min,无菌蒸馏水漂洗6~10次的消毒方法最好,萌发率高,且消毒效果好;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2种孢子,可采用上述方法或'差别灭菌法',即先用2%氯胺T+200 mg/L链霉素+100 mg/L庆大霉素消毒液+2滴Tween20处理10 min,无菌蒸馏水漂洗6~10次后,置于26℃条件下培养3 d,再用2%氯胺T+200 mg/L链霉素+100 mg/L庆大霉素消毒液+2滴Tween 20处理10 min,最后用无菌蒸馏水漂洗6~10次即可.这2种方法都非常好,消毒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 仝瑞建杨晓红蒋猛
- 关键词:萌发率污染率
- AM真菌种间差异对枳壳生长及耐热性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用地表球囊霉、莫西球囊霉、珠状巨孢球囊霉及其混合菌剂接种无菌根枳壳幼苗进行盆栽试验,25℃培养4个月,观察对枳壳菌根形成和营养生长的影响,在40℃高温胁迫30d,调查分析菌根枳壳的耐热性。试验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的根系形成了20%~80%的菌根侵染率;菌根枳壳的苗高、苗质量、节间长、茎基粗、须根数量和须根长度等营养生长显著增加;叶片中的SOD,POD活性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强,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叶片中的MDA含量降低,膜透性显著变小,枳壳苗的耐热性显著提高;但是,AM真菌在促进枳壳苗菌根化、营养生长和提高耐热性方面存在着种间差异,地表球囊霉、莫西球囊霉、珠状巨孢球囊霉、混合菌剂与枳壳根系形成丛枝菌根的侵染率依次为20.4%±1.2%、61.8%±3.4%、85.7%±2.7%、83.3%±2.2%,促进枳壳苗营养生长提高枳壳苗耐热能力的AM真菌依次为:地表球囊霉<莫西球囊霉<珠状巨孢球囊霉<混合菌剂,认为珠状巨孢球囊霉和莫西球囊霉是枳壳耐高温胁迫菌根化育苗的重要优良菌种。
- 杨晓红曾斌李新国孙中海
- 关键词:菌根高温胁迫生理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