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1YZ109)
- 作品数:23 被引量:169H指数:9
- 相关作者:王欣刘宝林卢海燕赵婷婷史然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水-乙醇二元体系的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1H LF-NMR)技术对不同浓度水-乙醇二元体系的弛豫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分子模拟计算获得的体系的氢键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水-乙醇体系的氢键缔合状态可引起低场核磁弛豫特性的变化。对0%≤XW≤10%的水-乙醇体系而言,水与乙醇可通过氢键形成H2O(Et OH)n团簇,表现为T21先增加,后减小并保持相对稳定,而单组分弛豫时间(T2w)逐渐减小。对10%≤XW≤100%的水-乙醇体系而言,单组分弛豫时间T2w呈先缓慢减小再逐渐增加的趋势;当10%≤XW<30%时,乙醇分子间缔合为主,形成(H2O)m(Et OH)n团簇,T21先相对稳定再减小。当30%≤XW≤60%时,单体水分子与乙醇自缔合团簇的结合逐渐达到饱和,T21再次呈相对稳定的现象。当60%
- 刘敏王欣刘宝林
- 不同处理条件对明胶体系凝胶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分析了明胶体系的凝冻强度、黏度和透射比在明胶浓度、蔗糖、NaCl及pH值4个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在试验范围内,随明胶浓度的增加,明胶凝冻强度呈线性增大趋势( R2=0.993),黏度呈二项式增大趋势(R2=0.975),透射比呈线性减小趋势(R2450=0.972,R2620=0.971)。随蔗糖浓度的增加,明胶凝冻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三项式趋势(R2=0.940),黏度呈二项式增大趋势(R2=0.970),透射比则整体上呈增大趋势。随NaCl浓度的增加,明胶凝冻强度线性减小(R2=0.984);黏度先减小后增大,当NaCl浓度为2.00 mol/L时,黏度最小;透射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pH值为4~7时,明胶体系的凝冻强度相对较高;而pH为7时,黏度最大;随pH值的增加,透射比呈先减小后微弱增大的二项式趋势。
- 黄远芬王欣刘宝林
- 关键词:明胶蔗糖PH值黏度透射比
-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弛豫特性的油脂品质检测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研究了低场核磁共振(LF-NMR)检测过程中的仪器参数、检测温度及体积等对大豆油、棕榈油和猪油弛豫特性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适用于含固态脂类油脂样品的LF-NMR检测条件,即:TR=2000ms,τ=250μs,EchoCount=6000个,检测体积2.5mL,检测温度50℃。并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多种地沟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基于油样的LFNMR弛豫特性,可有效区分8种固态油样和10种液态地沟油,检测正确识别率可达75%和100%,有效避免了假阳性,且S21峰比例面积可有效反映样品的掺杂梯度变化,说明了该方法对固态和液态地沟油也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在后期油脂品质检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 赵婷婷王欣卢海燕刘宝林
- 关键词:参数优化油脂
- 基于LF-NMR及判别分析的葵花籽油过氧化值定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为实现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快速检测葵花籽油过氧化值是否超标,收集了乐惠(LH)、金龙鱼(JLY)、福临门(FLM)、日清(RQ)、海狮(HS)、葵王(KW)、多力(DL)和融氏(RS)8品牌,共计162个不同氧化程度的葵花籽油LF-NMR弛豫特性(T21、S21、T22、S22、T23、S23、T2W),其中过氧化值超标样品数为74,并结合判别分析建立了葵花籽油过氧化值是否超标的定性判别模型。结果表明,葵花籽油LF-NMR弛豫信号随氧化时间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借助于判别分析进一步提取有效信息,发现模型总体判别准确率可达85.8%,其中RQ和RS葵花籽油判别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除HS仅为77.27%外,其余品牌判别准确率均在80%以上,判别效果良好。说明可以利用葵花籽油的LF-NMR弛豫特性对其过氧化值进行快速有效的定性分析,省时省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夏义苗王欣卢海燕刘宝林
- 关键词:葵花籽油过氧化值
- 不同氧化条件下葵花籽油脂肪酸含量与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8年
- 为探讨油脂在不同氧化过程中脂肪酸含量与其相应低场核磁共振弛豫信号间的相关性,分别收集葵花籽油在不同氧化温度(105℃和180℃)条件下的脂肪酸组成和弛豫特性(T_(21),S_(21),T_(22),S_(22),T_(23),S_(23),T_(2w)),并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的脂肪酸含量的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新鲜葵花籽油主要包含亚油酸(63.80%)、油酸(29.48%)、棕榈酸(5.73%)、亚麻酸(0.54%)和山嵛酸(0.43%);不同氧化过程中,亚油酸含量均显著降低,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则均升高,亚麻酸和山嵛酸变化不明显,最终引起油样不饱和度整体下降;油样全氧化值呈增大趋势,且与其不饱和度和T2w呈一定相关性;对105℃和180℃氧化葵花籽油弛豫特性分别提取2和3个主成分,前者只有油酸预测良好(R2=0.93),外部验证结果欠佳(R2=0.54),后者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均高达0.96以上,且验证可靠(R2>0.94),这说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深度氧化葵花籽油脂肪酸组成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夏义苗王欣陈利华毛锐黄远芬刘宝林
- 关键词:葵花籽油低场核磁共振脂肪酸
- 葵花籽油贮藏过程理化性质与LF-NMR弛豫特性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4年
- 该文主要对葵花籽油分别在25、65℃避光贮藏过程的理化性质及其低场核磁共振(LF-NMR)弛豫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并验证了理化指标与LF-NMR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65℃贮藏时,油样的过氧化值(PV)、共轭二烯值(K232)、共轭三烯值(K270)、p-茴香胺值(p-AV)、总极性化合物(TPC)含量及峰面积比例(S21、S22)随时间延长呈指数关系增加(r2>0.93),而S23峰及单组分弛豫时间(T2W)则随时间延长呈指数减小趋势(r2>0.98),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可建立理化指标与弛豫特性间的相关性模型(r2>0.94)。25℃贮藏过程中理化性质及其LF-NMR弛豫特性的变化程度均相对较小,但PV、K232及TPC含量仍与贮藏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增大关系(r2>0.95),其余理化指标及LF-NMR弛豫特性则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相关性模型亦较差。
- 卢海燕王欣赵婷婷刘宝林
- 关键词:葵花籽油贮藏理化性质
- 基于LF-NMR及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油脂煎炸品质预测被引量:11
- 2015年
- 以大豆油和玉米油为研究对象,研究薯条煎炸过程(温度(180±5)℃,36 h)中低场核磁(LF-NMR)弛豫特性及理化指标(酸价、黏度、吸光值及总极性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通过LF-NMR弛豫特性预测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随煎炸时间的延长,油样的LF-NMR弛豫特性中,峰起时间(T21、T22)及单组份弛豫时间(T2w)线性减小,T21特征峰的峰面积比例(S21)线性增大;油样的酸价、总极性化合物(TPC)均随煎炸时间的延长而线性增大,黏度、吸光值则呈二项式增大。与大豆油相比,玉米油的酸价、黏度、吸光值、S21等虽变化幅度较大,但TPC,T21,T22,T2w变化幅度较小。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可建立酸价、黏度及总极性化合物含量与LF-NMR弛豫特性间的相关性模型(R2>0.90),模型验证良好,说明可利用油脂煎炸过程中LF-NMR弛豫特性的变化,快速、有效地预测其理化指标的改变程度,从而有效监控煎炸油脂及食品的质量。
- 王欣夏义苗史然刘宝林
- 关键词:煎炸低场核磁共振理化特性主成分回归分析玉米油
- 葵花籽油热氧化过程的~1H-NMR指纹图谱与LF-NMR弛豫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论文应用1H-NMR研究了葵花籽油65℃贮藏过程中氧化产物(共轭烯、醛类、氧化物、芳香烃、游离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并与低场核磁共振(LF-NMR)弛豫特性中的S21的变化进行了相关性分析。1H-NMR结果表明,在65℃贮藏过程中,油样的初级氧化产物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与氢过氧化物相比,氢过氧化物-共轭二烯优先降解;次级氧化产物及水解产物如醛、环氧化物、游离脂肪酸等随贮藏时间呈良好指数关系(R2>0.96),芳香烃则随贮藏时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LF-NMR检测所得到的油样的S21随贮藏时间延长呈良好的指数增加趋势(R2=0.99)。相关性分析表明,氧化物、游离脂肪酸与S21的相关性最高,模型验证合理可靠。该结果可为研究S21特征峰的表征物质、提高LF-NMR油脂品质判别率提供研究参考及有益思路。
- 卢海燕王欣赵婷婷刘宝林
- 关键词:葵花籽油贮藏^1H-NMR氧化物
-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煎炸油品质被引量:53
- 2012年
-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无对象煎炸大豆油油样进行检测,通过对多组分T2弛豫图谱以及峰面积比例S21和单组份弛豫时间T2w分析,煎炸4h后图谱中10ms左右出现明显特征小峰,且S21和T2w与煎炸时间、酸价、黏度、吸光度和极性组分含量呈现良好的规律性,相关系数在0.941~0.997之间,说明可以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检测的S21和T2W有效反映煎炸油的品质变化。但与过氧化值之间无明显规律性。结果可为后期煎炸油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快速检测提供基础。
- 王永巍王欣刘宝林史然杨培强
- 关键词:低场核磁共振煎炸油
- 油脂低场核磁(LF-NMR)检测参数的优化试验被引量:18
- 2012年
- 适当的低场核磁共振(LF-NMR)检测条件对于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了大豆油LF-NMR检测过程中仪器参数、样品温度及体积等对检测结果稳定性及重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2.5 mL油脂样品置于核磁试管中,并在32℃恒温10 min,采样前稳定1 min,在TR=2 000 ms,τ=200μs,EchoCount=5 000个,NS=4次,TD=500 050,SW=250 kHz参数条件下采集信号,可保证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研究结果可为后期应用LF-NMR技术进行油脂品质检测提供适当的检测条件参考。
- 史然王欣刘宝林赵婷婷卢海燕杨培强
- 关键词: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