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003)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叶青秦波涛鲁义王海桥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瓦斯
  • 2篇瓦斯爆炸
  • 2篇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泥
  • 1篇水泥基
  • 1篇特征数
  • 1篇泡沫流体
  • 1篇破坏过程
  • 1篇破坏特征
  • 1篇巷道
  • 1篇裂隙
  • 1篇流体
  • 1篇耐热
  • 1篇耐热性
  • 1篇掘进
  • 1篇掘进巷道
  • 1篇封堵
  • 1篇高温
  • 1篇安全防护

机构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篇王海桥
  • 1篇鲁义
  • 1篇秦波涛
  • 1篇叶青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内蒙古煤炭经...
  • 1篇矿山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瓦斯爆炸强度作用下管道壁面冲击破坏特征数值模拟
2017年
为了获取管道壁面在瓦斯爆炸冲击作用下的破坏特性,利用LS-DYNA建立了管道内瓦斯爆炸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模拟了管道内不同爆炸强度的瓦斯爆炸冲击破坏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在瓦斯爆炸瞬间,爆炸冲击波直接加载在管道壁面及封闭端,封闭端隅角处冲击波汇聚叠加,致使管道封闭端发生膨胀变形。随着瓦斯爆炸的进行,封闭端区域内出现了负压区,空气回流压缩,冲击波都汇聚在“Z”型槽里,此时管道壁面变薄,出现了“阶梯式”破坏特征。随着瓦斯爆炸强度的增加,爆炸冲击波荷载超过了材料的屈服强度,管道封闭端与内壁面结合隅角部位,内壁面沿管道出现了“Z”型破坏。随着爆炸荷载的持续加载,壁面最终出现了“阶梯式”的破坏和张开型的扩展现象。
贾真真叶青柳伟鲁义
关键词:瓦斯爆炸破坏特征
封堵高温裂隙的水泥基泡沫流体耐热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煤岩体受热破坏形成的高温煤岩裂隙是煤田火区演化和蔓延的主要成因。水泥基泡沫流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温煤裂隙防控材料,其泡沫流体的耐热特性是其重要的技术参数。基于自制泡沫流体隔热性能测试系统,测试了不同支架高度(2 cm、7 cm、12 cm、17 cm、22 cm)和不同喷注厚度(20 mm、40 mm、60 mm、80 mm)情况下水泥基泡沫流体的隔热特性,得出随着测试时间的增加,20~80 mm各个喷注厚度的新鲜泡沫流体冷面温度都增加,在测试时间为0~90 s以内,温升曲线斜率较大;隔热温度空间分布整体在一个曲面上,进而拟合得到了隔热温度、喷注厚度、热面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受热情况下泡孔液膜微观形态变化表征显示泡沫流体在200℃出现失稳定,并从表面张力、液膜基质粘度、自由水含量三个方面分析了受热对液膜排液速度的影响。
鲁义秦波涛王海桥叶青
关键词:封堵
掘进巷道内瓦斯爆炸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2019年
本文借助ANSYS/LS-DYNA建立瓦斯爆炸巷道模型,研究在爆炸冲击作用下巷道壁面的损伤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掘进巷道壁面上下隅角处最先受到破坏;其应力破坏呈现递进式传播,是连续的破坏过程;在距离爆源位置越近应力变化越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巷道结构设计和安全防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朱邵飞叶青
关键词:掘进巷道瓦斯爆炸安全防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