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Y12530101L)
-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勇赵宁宁周邦维柳阳张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环境光色对工业化养殖豹纹鳃棘鲈幼鱼生长、肤色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探究环境光色对工业化养殖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生长、肤色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红色光、蓝色光、黑暗和昼夜4种养殖光照环境处理,进行豹纹鳃棘鲈幼鱼(64.2g±1.1g)94 d动物实验及其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试验鱼增重率,昼夜组较黑暗组和红光组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28.6%和39.2%(P<0.05,P<0.01),与蓝光组差异不显著;而蓝光组比红光组显著提高31.2%(P<0.05)。2)试验鱼皮肤胡萝卜素含量,昼夜组分别显著高于蓝光组和黑暗组45.7%和68.5%(P<0.05),与红光组的差异不显著。同时新发现,各处理组试验鱼皮肤胡萝卜素和黑色素含量出现增减同时进行,但增减量前者较大后者较小的"同步异幅"现象。3)昼夜组试验鱼胃蛋白酶活性较其他组显著提高48.0%~88.5%(P<0.05),血清SOD和LZM活力极显著提高20.4%~39.7%和140.4%~161.2%(P<0.01);蓝光组试验鱼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红光组和昼夜组(P<0.05);红光组试验鱼Na^+,K^+-ATP酶活力极显著高于蓝光组和黑暗组(P<0.01)。总之,豹纹鳃棘鲈幼鱼在昼夜组光照下,生长、肤色及生理等指标都表现出显著优势;蓝色光提高蛋白质消化能力、促进生长;红色光提高皮肤胡萝卜素含量和吸收能力;"同步异幅"新发现,对调控和优化鱼类肤色具有重要价值。
- 赵宁宁周邦维李勇张静李勇张静
- 关键词:光色工业化养殖肤色
- 蛋白质营养对工业化养殖大菱鲆幼鱼生长、消化、免疫及溶菌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 本论文试验以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初始体重(145.08 ±0.56)g]为研究对象,在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环境中,进行以日粮蛋白质含量为唯一变量的单因素随机动物实验,...
- 李勇高婷婷张家国柳阳周邦维
- 关键词:蛋白质营养免疫大菱鲆封闭循环水
- 主要营养素源组合对暗纹东方鲀生长、消化吸收和水环境的效应
-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是海江珍稀鱼类之一。目前,东方鲀属鱼类已实现设施无毒养殖,但其营养饲料研究相对滞后,如何研发出高效、低污染、低成本(一高两低型)专用配合饲料,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健...
- 王晓晨李勇张静赵宁宁秦巍仑秦桂祥
- 关键词:暗纹东方鲀水环境
- 文献传递
- 饲粮脂肪和蛋白水平对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西洋鲑生长、肌肉品质和水氨氮的效应
- 为探讨饲粮脂肪和蛋白质营养对工业化养殖大西洋鲑(Salmon salar L.)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水环境的影响,在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选用初质量650.0±45.50g大西洋鲑720尾,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
- 柳阳李勇赵宁宁周邦维王晓晨高婷婷王顺奎
- 关键词:封闭循环水养殖
- 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对工业养殖大西洋鲑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及水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为探讨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对工业化养殖大西洋鲑相关消化酶活力、免疫及对水质指标的影响,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3脂肪水平:18%、21%、24%,即F18、F21、F24;2蛋白质水平:38%、48%,即P38、P48),形成6种实验处理的膨化配合颗粒料,每处理3重复,在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RAS)条件下,选用初重(650.0±45.50)g大西洋鲑720尾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F21可显著提高大西洋鲑胃、肠、肝脂肪酶活力,比低脂肪分别提高11.52%、14.63%、4.31%;P48使肠、肝胰蛋白酶活力分别提高8.23%、8.33%,且发现其活力水平远高于胃蛋白酶。(2)F18、P48可显著提高肠道AKP酶活力,F18比F21、F24分别提高18.61%、31.70%,P48比P38提高13.69%。(3)F21、F24可显著改善血清的抗氧化能力,F21比F18的SOD活力提高10.32%,同时MDA含量降低4.49%;P48有利于提高血清LZM活力及补体C3含量,P48比P38分别高9.49%、5.93%。(4)低蛋白质水平可显著降低水体中氨氮、硝酸盐的含量,P38比P48分别降低61.70%、28.36%;提高脂肪水平可降低水体氨氮含量,F21、F24比F18分别降低10.00%、8.20%。研究表明,饲料脂肪和蛋白质水平与消化吸收酶、非特异免疫、养殖水氨氮之间关系特征明显;适当提高脂肪水平有利于提高消化道脂肪酶活力,提高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低蛋白质和中高脂肪组合可有效降低大西洋鲑的氨氮排泄量。
- 柳阳李勇周邦维周邦维高婷婷王顺奎
- 关键词: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
- 欧洲舌齿鲈和花鲈生长期营养需求特点综述被引量:2
- 2016年
- 鱼类的生长期(幼鱼和成鱼阶段)相对于仔稚鱼阶段在养殖生产中持续时间较长,是养殖生产的重要阶段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时期。鱼类生长期饲料使用量大、所占养殖成本高。该时期营养需求特点不同于仔稚鱼期和亲鱼期,有其阶段特殊性,因此,针对鱼类生长期营养需求特点的研究有其必要性。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作为我国的名优海水鱼,得到大规模养殖,市场广阔。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作为引进新品种,与花鲈的生活习性、营养需求和生长特点颇为相似。在现有文献基础上,较系统地综述和比较了欧洲舌齿鲈和花鲈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范围和需求异同点,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以期为专用配合饲料研发、更好地满足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 张静李勇赵宁宁马骏
- 关键词:营养需求
- 投喂方式对工业化养殖半滑舌鳎生长、摄食、免疫及水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通过4×2双因素随机设计动物56d试验,即4种月饱食度水平(80%、90%、100%、110%)、2种日粮次投喂比例(差量:42∶29∶29;等量:1∶1∶1),共进行8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探寻月饱食度和日粮次投喂比例对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幼鱼(291.47±4.23)g生长、摄食、水质、免疫的影响,确定兼顾生长、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适宜投喂模式。试验结果表明,(1)月饱食度极显著影响半滑舌鳎的质量日增加、特定生长率和日均摄食量等(P<0.01),日粮次投喂比例显著影响质量日增加、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等(P<0.05)。差量投喂时,100%饱食度组比80%饱食度组的质量日增加、特定生长率分别极显著提高53.68%、37.31%;等量投喂时,100%饱食度组比80%饱食度组的质量日增加、特定生长率分别极显著提高43.73%、36.11%;质量日增加在等量投喂、月饱食度100%组合时达到最大值(3.60±0.18)g/d。(2)月饱食度和日粮次投喂比对水体氨氮相对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差量和等量投喂110%饱食度组比90%饱食度组分别显著增加72.22%(P<0.05)、117.77%(P<0.01)。(3)月饱食度和日粮次投喂比对试验鱼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试验结果显示,90%月饱食度组与差量投喂为兼顾生长和水环境的生态适宜投喂组合模式,100%月饱食度组与等量投喂为获得最快生长的投喂组合模式,试验投喂方式对试验鱼免疫指标影响不大。
- 柳阳李勇王华王华周邦维赵宁宁
- 关键词:半滑舌鳎免疫
- 蛋白质生态营养提高工业养殖大菱鲆幼鱼免疫力的效应和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
- 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为探寻蛋白质生态营养饲粮对工业化海水养殖大菱鲆生长、水氨氮、免疫机能及溶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体质量为145.08±5.60 g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在...
- 李勇赵宁宁高婷婷周邦维柳阳王晓晨
- 关键词:蛋白质免疫工业化养殖
- 文献传递
- 鲇形目亲鱼和仔稚鱼营养需求特点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鲇形目鱼包含35个科。其中斑点叉尾(Ietalurus puneta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斑鳠(Mystus guttatus)、胡子鲇(Clarias fuscus)等品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鲇形目鱼类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有关鲇形目鱼幼鱼、成鱼等营养饲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其亲鱼和仔稚鱼营养素需求及配合饲料研究相对滞后。
- 赵宁宁李勇马骏马骏张静
- 关键词:鲇形目亲鱼仔稚鱼配合饲料
- 蛋白营养对工业养殖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氨氮排泄及肌肉氨基酸的效应被引量:7
- 2016年
-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选用体重为(145.08±0.56)g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4种饲粮蛋白质水平(41%、46%、50%和55%,即Ⅰ、Ⅱ、Ⅲ和Ⅳ组)的单因素实验74 d,研究蛋白营养变化对工业养殖大菱鲆幼鱼生长、氨氮排泄及肌肉氨基酸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鱼增重率的提高随饲粮蛋白含量升高先快后慢,Ⅲ、Ⅳ组增重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18.48%–65.95%(P<0.01),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饲料系数则相应下降,Ⅲ、Ⅳ组分别极显著低于Ⅰ组25.64%、28.21%(P<0.01),Ⅱ、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2)实验鱼氨氮排泄率与饲粮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即随饲粮蛋白水平提高,实验鱼氨氮排泄率呈先缓增后趋平稳趋势,饲粮蛋白含量超过50%时,排泄率急剧上升。氨氮排泄率呈明显昼夜节律性,即摄食后排泄率逐渐升高,6–8 h达排泄高峰,后逐渐降低,以此周期性循环。早投喂后6 h各组排泄率达高峰,Ⅳ组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17.95%–35.07%(P<0.01);晚投喂后8 h各组排泄率达1 d内第2次高峰,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31.27%(P<0.01),显著高于Ⅱ组14.25%(P<0.05);(3)17种常见氨基酸在各处理组鱼肌肉内含量丰富,总量均高于65 mg/100 mg,且随饲粮蛋白含量升高呈渐增趋势,其中,Ⅲ、Ⅳ组无论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还是鲜味氨基酸含量,均略高于Ⅰ、Ⅱ组,但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含量变化对实验鱼肌肉氨基酸组成比例无显著影响。总之,饲粮蛋白水平过高,不能显著改善生长性能,却会显著提高氨氮排泄;同时,既不能改变肌肉氨基酸比例,也难以显著增加肌肉氨基酸积累。研究表明,大菱鲆幼鱼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为45%–50%。
- 张静高婷婷李勇赵宁宁赵宁宁
- 关键词:蛋白质大菱鲆封闭循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