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166)
- 作品数:20 被引量:220H指数:9
- 相关作者:邹胜章孔祥胜苗迎李录娟姜光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不同权重确定方法对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指标权重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以贵州省遵义地区地下水质量样本为例,选择9个污染物指标,针对目前常用的确定指标权重的首尾比率法、聚类权法、超标法进行了水质评价比较研究。发现:如果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不同,其相应的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用首尾比率法确定指标权重评价结果误差较大;超标法突出了实测浓度大的指标对水质的影响程度,而对一些实测浓度低的指标显得兼顾不够;而用聚类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合理可行。
- 李录娟邹胜章
- 关键词:地下水质量评价
- 基于PLEIK模型的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以川东南岩溶区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PLEIK评价模型对川东南岩溶区进行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首先分别做出各评价指标的分区图,然后进行叠加计算,得出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分区图。用评价分区图对各分区进行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规律,为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及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李成章旭朱占雄毛郁
- 关键词:防污性能
- 大气干湿沉降:地下河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以广西清水泉地下河为例
- 为证实大气干湿沉降物是岩溶地下河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研究选择了某城市典型的岩溶地下河水源地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大气干湿采样器、聚氨酯泡沫(PUF)大气被动采样器分别采集大气及其干湿沉降物样品,同时采集地下河水样和...
- 孔祥胜苗迎
- 关键词:多环芳烃地下河大气干湿沉降成分谱多介质
- 文献传递
- 地下河不同流量状态下溶质运移的参数及模拟被引量:4
- 2016年
- 在官村地下河流域一段长为750m的管道进行了十一次弥散试验,以考察岩溶管道流的溶质运移行为.采用NaCl作为示踪剂,利用电导仪记录浓度的变化和流速仪测量管道流的流量.试验表明溶质的平均运移速度为1.3~5.8cm·s-1,通过弥散试验求的管道平均截面面积在不同流量时差别不大,表明岩溶管道处于有压管流状态,并且雷诺数大于20000,据此判断管道流为紊流.弥散系数与溶质平均运移速度之间为近似线性关系.利用经典对流弥散方程以及由试验结果取得的参数模拟溶质的穿透曲线,发现模拟结果的溶质运移总比实际滞后,这种现象与模拟时管道形状的平均化处理无关,是用管道截面平均流速代替管道截面实际流速产生的.改用代表暂存区机理的溶质运移模型模拟试验结果,将管道水流截面分为主流区和不流动区,模拟结果与实际吻合,这解释了溶质平均运移时间提前和穿透曲线出现拖尾的原因.
- 郭芳姜光辉于奭林玉石
- 关键词:岩溶管道地下河溶质运移示踪试验数值模拟
- 人工示踪技术在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30
- 2016年
- 人工示踪技术用来验证地下水流动的方向和追溯地下水的来源,在水文地质勘察、水利工程防渗、地质工程涌水处理和查明矿井涌水来源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相比于国际上示踪试验的应用,国内虽然在仪器设备上不相上下,但是在应用的广泛程度上差距很大.近年来示踪剂的自动化监测技术的进步使示踪试验在一些新的领域开展,例如研究平原地区岩溶含水层的流场,以及与天然示踪剂联用进行岩溶水系统的水文过程研究.由示踪试验计算得到平原地区岩溶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视流速在数量级上为10~102 m·d-1,而地下河中的视流速为102~104 m·d-1.尽管从富水性上显示平原地区岩溶含水层的地下水赋存比较均匀,但是示踪剂的运移被严格限制在主径流通道中,很难发生侧向的弥散.相比于地下河系统,平原地区含水层中缓慢的流速和很好的富水性结合会产生强烈的稀释作用,这是开展此类示踪试验需要注意的重点.为此建议在平原地区开展示踪试验的最远距离一般不宜超过1km.鉴于示踪试验的重要性和南方大量地下河急需妥善管理,建议在水文地质普查中大量采用.
- 姜光辉郭芳汤庆佳李鑫曾莘茹
- 关键词:地下河溶质运移水库渗漏隧道涌水
- 典型岩溶区多介质中多环芳烃的环境存在特征——以广西大石围天坑群为例被引量:7
- 2013年
- 选择典型岩溶地区广西大石围天坑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8年同期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空气、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样品测试数据,运用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成分谱、分布特征和特征比值,结合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大气干湿物/土壤/地下河沉积物均以屈(Chr)、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4种4~6环PAHs为主;同期天坑空气/秋冬季干湿沉降物/地下河水以萘(Nap)、芴(Flu)、菲(Phe)和蒽(Ant)4种2~3环PAHs为主;各组介质中的PAHs存在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利用这种方法初步解释了岩溶地区土壤、地下河水和沉积物中PAHs污染的来源(或输入);同时证明了大气干湿沉降物是偏远岩溶地区土壤和地下河中PAHs的主要来源。因此建议在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应把大气干湿沉降物列为PAHs污染源。
- 孔祥胜祁士华
- 关键词:多环芳烃成分谱环境介质岩溶地区
- 南宁市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被引量:13
- 2015年
- 为了深入研究南宁市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质情况及地下水质量演变的主要水化学过程,文章采集南宁市区22组孔隙水和7组岩溶水,检测pH值、阴阳离子、溶解性总固体(TDS)和总硬度等化学指标,探讨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孔隙水和岩溶水pH平均值均小于7,两种水TDS和总硬度基本一致,主要的阴离子(HCO3-、Cl-、SO42-)中含量最高的是HCO3-,平均分别为68.08mg/L和106.68mg/L;对于阳离子(Ca2+、Mg2+、K+、Na+),研究区孔隙水和岩溶水均表现为Ca2+≥Na+>Mg2+>K+,其中Ca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04mg/L和31.34mg/L;地下水化学成分主要通过风化-溶滤作用与混合作用形成,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型水;地质环境背景是地下水pH值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越来越重要,pH值和水化学类型改变均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工矿企业增加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 苗迎孔祥胜宋朝静
-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不同城镇功能区岩溶地下水化学敏感因子识别被引量:5
- 2018年
- 随着西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南城市区岩溶地下水环境压力迅猛增加,水质恶化显著。采集西南岩溶区四个典型城市(遵义市、桂林市、贵阳市和娄底市)的86组地下水样,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变异系数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研究了不同城镇功能区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因子。结果表明,工业区岩溶地下水中电导率、总硬度、TDS、Na^+、Mg^(2+)、Cl^-、SO^(2-)_4、NO^-_2、Mn这9项指标的含量均最高,商业住宅区次之,城乡结合处最低;而K^+、NH^+_4和NO^-_3三者浓度表现为商业住宅区最高。研究区各地下水化学组分普遍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其中工业区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因子为SO^(2-)_4、I^-、Fe,商业住宅区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指标为Na^+、NO^-_2、NO^-_3,城乡结合处的主要敏感指标为Na^+、Mg^(2+)、NO^-_2。
- 朱丹尼邹胜章周长松周长松谢浩
- 关键词:岩溶地下水水化学
- Mn-Cr(Ⅵ)在岩溶水系统内的交互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窄缝槽实验装置,分别模拟岩溶水系统内单一Mn、Cr(Ⅵ)以及Mn-Cr(Ⅵ)复合体系的动态吸附、物理解吸、化学解吸3个阶段的行为特征,分析含锰、铬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对单一体系Mn的吸附率远大于Cr(Ⅵ),但两者均以专性吸附为主,不易活化、迁移;在复合体系内均出现吸附率降低、解吸率升高,表现为以物理吸附为主,易活化、迁移,从而引起水体重金属污染;两者表现为显著的协同作用,但Mn对Cr(Ⅵ)的影响远小于Cr(Ⅵ)对Mn的影响;在酸性环境下,Mn对Cr(Ⅵ)的化学活性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 邹胜章于晓英张国臣卢海平裴建国
- 关键词:岩溶区解吸水文地质环境工程
- 石洞河地下水质量影响指标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对石洞河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包括补径排特征,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区域地质条件等,得出石洞河地下水系统的成因及发育特征;通过两期的调查采样分析结果,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然后对比分析两期数据之间的变化,得出石洞河地下水系统的地下水质量与动态特征;为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分析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 朱占雄刘兆鑫钟金先周建伟李成
-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