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08-B-)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吴敬陈坚陈晟吴丹张芙华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重组大肠杆菌产角质酶-CBM摇瓶发酵优化及分泌表达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在TB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设计对重组大肠杆菌产角质酶-CBM发酵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培养基的组分为:甘油5 g/L,蛋白胨16 g/L,MgSO4.7H2O 2.5 mmol/L,K2HPO413.7 g/L,KH2PO41.53 g/L,菌体生长至对数前中期时添加终浓度为1 g/L乳糖和0.75 g/L甘氨酸,30℃发酵48 h,角质酶-CBM产量可达63 U/ml,较TB培养(20 U/ml)提高了近3倍。考察了热激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及温度两控制对角质酶-CBM分泌表达的影响,在添加Lactose和Glycine后,发现在添加终浓度为75 mmol/L的L-脯氨酸,37℃热激1 h或47℃热激0.5 h,变温至25℃发酵,角质酶-CBM产量可达90 U/ml,较TB恒温培养提高了近四倍。
- 郭森吴丹陈晟吴敬陈坚
- 关键词:正交设计渗透调节物质
- 重组角质酶的发酵制备及其对涤纶纤维的表面改性被引量:7
- 2011年
- 对大肠杆菌表达嗜热子囊菌Thermobifida fusca角质酶的摇瓶诱导条件及3 L发酵罐扩大培养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角质酶对涤纶纤维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在摇瓶培养中,采用工业级TB培养基,用2 g/L乳糖诱导,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前期添加0.5%甘氨酸,角质酶产量可达到128 U/mL。在3 L发酵罐扩大培养中,补料培养生物量(OD600)最大达到35,角质酶酶活最高达506 U/mL,是迄今国内外报道细菌来源角质酶的最高水平。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初步表明涤纶纤维经角质酶水解产生了对苯二甲酸类物质。角质酶处理后纤维的染色性和润湿性明显高于对照样,且角质酶与Triton X-100联合作用,能显著提高涤纶的亲水性。为国内首次采用细菌来源角质酶进行涤纶纤维改性的报道。
- 张瑶陈晟吴丹何淼朱孔亮陈坚吴敬
- 关键词:乳糖发酵涤纶表面改性
- 一种嗜热细菌来源角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跟踪发酵液中pNPB水解酶活性,对角质诱导的Thermobifida fusca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活性炭脱色、硫铵沉淀、Phenyl HP疏水色谱、DEAE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pNPB水解酶.该酶水解角质可得到角质单体,是一种角质酶.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角质酶表观分子量约为29×103.该酶的最适温度为60℃,在40℃和60℃下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为8.0,pH稳定范围为6.0~9.0.该角质酶的生化性质适合在纺织工业中应用.
- 陈晟陈坚吴敬
- 关键词:嗜热细菌分离纯化酶学性质热稳定性
- 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发酵生产重组角质酶被引量:16
- 2009年
- 为进一步提高重组Bacillus subtilis WSHB06-07发酵生产角质酶的产量和生产强度,在pH两阶段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考察了温度(27~40℃)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研究发现,37℃适于菌体生长而30℃适于菌体产酶.通过分析发酵过程中菌体比生长速率及产物比合成速率的变化,确定了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即0~4h时控制温度37℃,4h后将温度调至30℃.通过采用这一优化策略,角质酶酶活和生产强度分别可达312.5U/mL和13.02kUL-1h-1,相比恒定温度37℃控制模式下分别提高了83.4%和10.9%.
- 张芙华华兆哲陈坚吴敬
- 关键词:比生长速率
- 微生物脂肪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9年
- 脂肪酶是催化油酯水解的一类酶的总称,在清洁剂、食品、纸浆、化工合成等工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各种来源的微生物脂肪酶的结构、生化性质、底物特异性和界面活化现象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一些脂肪酶的特殊结构和性质。
- 陈晟陈坚吴敬
- 关键词:脂肪酶生化性质底物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