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6-906-02-05)
-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4
- 相关作者:胡永华曹卫华李立明詹思延孙宁玲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社区高血压病人体质指数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BMI)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冠心病发病风险、及它们间的相关情况。方法通过全人群现场调查和血压测量发现疑似病例,2w后对疑似病例复查来确诊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检和血液的化验检查。对2015例确诊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男性、女性的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分别为57.2%、55.4%,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BMI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G/HDL-C、血糖的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BMI与未来10a冠心病的预测发病风险呈正相关;超重或肥胖患者中危险因素水平、异常率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高血压患者伴发超重或肥胖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为了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应及早控制并减轻体重。
- 高志东李娜秦雪英陈大方詹思延曹卫华李立明胡永华
- 关键词:高血压
- 苯那普利抗高血压治疗患者血压长期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介绍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在降压治疗中对血压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的应用。方法利用在上海市南市区开展的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苯那普利上市后3年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3年中血压水平的变化趋势。用作拟合的是患者每3个月1次的血压重复测量值。结果 对收缩压和舒张压拟合的较适模型为曲线线性模型。而对脉压进行了分段拟合,即用药后前9个月为曲线线性模型,9个月后为线性模型。服用苯那普利期间,患者的血压水平表现出长期稳定的降压效果。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在血压水平、降压速度和加速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变异。患者年龄越大,表现出收缩压越高、舒张压越低、脉压越大。抗高血压治疗表现出最初的血压水平越高,降压速度越快,降压幅度越大。结论 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在应用于纵向数据的分析时,尤其是在处理缺失数据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更充分地利用可得信息。
- 吕筠李立明何平平曹卫华詹思延胡永华
- 关键词:苯那普利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变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和糜酶抑制剂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和Chymase(CMA)基因A/B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 (RFLP)检测了 10 4 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以及CMA基因A/B多态性 ;同时超声心动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 (LVPWT)。结果 ①ACE基因II、ID、DD基因型及I、D等位基因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组 (LVH)与无左室肥厚组 (NLVH)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②CMA基因AA、AB、BB基因型及A、B等位基因频率在LVH组与NLVH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③ACE和CMA基因型间年龄、体质指数 (BMI)、脉搏、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LVDd、IVST、LVPWT、LVM以及LV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④ACE和CMA基因型与左室肥厚 (LVH)不相关 ;⑤ACE基因中各基因型与CMA基因中各基因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及CMA基因A/B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不相关。
- 和红李立明曹卫华孙宁玲刘美贞胡永华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基因多态性左室肥厚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心电图变化的分析探讨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的方法 ,分析城市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心电图变化规律 ,为高血压伴心脏损害的患者提供心电图诊断的依据及临床相关信息。方法 对上海南市区 344 5名 35岁以上的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 ,心率 ,体重指数 ,血脂的测定 ,同时进行心电图的检查 ,心电图采用明尼苏达编码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对编码中的主要异常和次要异常指标与血压 ,血脂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1)城市社区中有 93.1%的高血压患者 ,血压未控制到正常血压范围水平。在病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高血压患者有心电图编码的异常 ,编码异常率为 30 97%。主要异常编码率 14 .2 8% ,次要编码频率 16 .6 9% ;(2 )高血压患者中异常编码的主要类型为T波改变及ST段的压低 ,有 2 %的患者出现Q波改变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4 .5 % ;(3)随着高血压患者年龄的增加 ,异常编码率明显增高 ,在 >6 5岁老年患者中异常编码的心律失常 (房颤 )为多见 ;(4)在相关因素分析中发现收缩压和脉压与心电图的异常明显相关。结论 在高血压人群中 ,心电图的主要异常编码率较高 ,收缩压和脉压水平与异常编码有关 ,以T波改变和ST段压低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收缩压的升高 ,异常心电图编码率明显增高。因此应重视对高血压水平的?
- 孙宁玲李晓辉王鸿懿张国杰祝国英戴立强胡永华曹卫华詹思延李立明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电图EH心脏病
- 城市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膳食干预研究被引量:26
- 2002年
- 目的探讨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及其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于 1 997~ 1 999年对上海南市区 1 0 2名高血压高危对象进行了膳食干预研究。结果经过两年的合理膳食干预后 ,对照组中可促进高血压发生发展的膳食营养因素明显增加 ,而干预组则明显减少或维持原有水平。两年间 ,干预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别下降了 3.8和 2 .9mm Hg,而对照组的血压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通过膳食综合干预可以改善城市社区居民的膳食结构 ,并可降低血压水平 。
- 肖颖王军波闫少芳梁学军刘毅胡永华
- 关键词:高血压高危人群膳食干预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采用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方法分析城市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特点 ,为高血压伴心脏损害的患者提供心电图诊断的可能依据。方法在上海南市区对 34 45名 35岁及以上的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 ,编码和分析心电图及其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中近 1/ 3有心电图编码异常 (编码异常率为 30 .97% ) ,主要异常和次要异常编码的频率分别为 14.2 8%和 16 .6 9%。主要编码异常、次要编码异常率和大部分单项编码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单项编码以 T波改变和 ST段压低最为多见 (分别为 10 .5 1和 7.6 3% )。男性室内传导阻滞、电轴偏移和 R波高电压高于女性 ,而女性 4和 5编码 (ST- T改变 )多于男性。除年龄、性别外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脉压与心电图编码异常有关。结论在高血压人群中 ,心电图主要异常编码率较高 ,以 T波改变和 ST段压低多见 ,因此应重视和控制该人群的血压 。
- 李晓晖孙宁玲张国杰祝国英戴立强李立明胡永华曹卫华詹思延
- 关键词:高血压心电图
- 长期服用苯那普利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和Chymas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苯那普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Chymase(CMA)基因A/B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15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24个月的随访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以及CMA基因A/B多态性;超声心动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 (1)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而心率改变不明显;(2)能明显逆转LVH;(3)ACE基因型间除左室质量(LVM)下降值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值在DD基因型明显大于Ⅱ型和ID型以外,其余各临床指标下降值在ACE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CMA基因型间各临床指标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ACE基因中各基因型与CMA基因中各基因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6)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仅ACE基因型与LVMI下降值有关。结论 长期服用苯那普利可以明显降低血压、逆转LVH;其中ACE基因为DD型的患者较其他基因型患者更易于LVH逆转,而CMA基因多态性与LVH逆转不相关;两种基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 和红李立明曹卫华刘美贞孙宁玲吕筠胡永华
- 关键词:长期用药苯那普利左室肥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CHYMASE
- 苯那普利咳嗽不良反应候选基因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I/D多态性和缓激肽 β2 受体 (BDKRB2 )基因C/T多态性与苯那普利相关的咳嗽不良反应间的关联。方法 在对 183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苯那普利 3年上市后监测的基础上 ,嵌套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从与病例对应的年龄、性别和肾功能状态组内随机抽取对照。结果 ACEI/D等位基因频率为I 6 5 .4%、D 34.6 %,BDKRB2C/T频率为T 5 3 .0 %、C 47.0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II 42 .2 %、ID 46 .4%、DD 11.4%(ACE基因 ) ;以及CC 2 1.6 %、CT 5 0 .9%、TT 2 7.6 %(BDKRB2基因 )。BDKRB2C/T与咳嗽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肾功能失代偿的男性组中 ,ID或DD基因型发生咳嗽的OR值为 4.80 5。肾功能正常或代偿的 35~ 49岁女性组中DD基因型对应的OR值为 5 .12 8。其他亚组未发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D等位基因对应较高的咳嗽危险性。肾功能状态以及年龄和性别代理的某些生理因素可能对这种关联有一定的效应修饰作用。
- 吕筠李立明詹思延杨慧英李晓晖曹卫华胡永华
- 关键词:苯那普利咳嗽候选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 苯那普利上市后流行病学监测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了解苯那普利在一般高血压患者中长期应用的药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上海市某社区18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药物上市后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3年随访74.3%的患者坚持服药,且具有理想的服药依从性。用药3年后,按规定服药者的收缩压达标率为75.7%,舒张压达标率为87.4%,总达标率为71.5%。总体收缩压水平较服药前降低了近15mm Hg(1mmHg=0.133kPa),舒张压降低了约10mmHg,脉压降低了近5mmHg。用药期间,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咳嗽是该药主要的一种不良反应。3年累积咳嗽发生率,女性达23.6%,高于男性的18.8%。结论 苯那普利应用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群体时,具有较好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 吕筠李立明曹卫华詹思延胡永华
- 关键词:苯那普利流行病学疾病监测高血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