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1714)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单鸿叶滨宾何炳均陈少琼邹艳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病灶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张量成像
  • 1篇脑白质
  • 1篇脑白质病
  • 1篇进行性
  • 1篇进行性多病灶
  • 1篇扩散
  • 1篇扩散张量
  • 1篇扩散张量成像
  • 1篇白质
  • 1篇病灶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篇罗明月
  • 1篇康庄
  • 1篇胡冰
  • 1篇邹艳
  • 1篇陈少琼
  • 1篇何炳均
  • 1篇叶滨宾
  • 1篇单鸿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扩散张量成像和三维脑白质束示踪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 MS 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和 T_2WI 上表现为正常的脑白质区(NAWM)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并探讨 DTI 和三维脑白质束示踪技术对 MS 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 MS 患者和32名与 MS 患者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进行头部 DTI 检查,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图(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图(FA),分别选取 MS 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 区和对照组正常人相应脑白质区测量 ADC 值和 FA 值,并使用示踪技术做出三维脑白质束图像。结果 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 区和对照组的 ADC 平均值分别为(1.233±0.119)、(0.973±0.098)、(0.748±0.089)×10^(-3)mm^2/s 和(0.620±0.094)×10^(-3)mm^2/s,FA 平均值分别为0.225±0.052、0.311±0.050、0.421±0.070和0.476±0.069。对 MS 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 数据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 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 分别和对照组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三维脑白质束图像可以观察到 MS 斑块。结论使用 DTI 检查生成的 ADC 图和 FA 图可以有助于评价 MS 中各部位脑白质的改变。通过三维脑白质束示踪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 MS 斑块区白质束的异常。
胡冰单鸿罗明月陈少琼康庄何炳均邹艳叶滨宾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扩散脑白质病进行性多病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