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6RG011)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浙江省连作早稻产量差异及其成因的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2008年在浙江省余姚市、瑞安市和衢州市衢江区3个市(区)选取282个样点,调查和分析了当地主栽品种采用抛秧、机插和直播栽培方式的产量差异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连作早稻产量差异主要来源于穗数。当早稻产量<6 t.hm-2时,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有效穗数;当早稻产量>6 t.hm-2时,产量的高低不仅与有效穗数有关,而且与每穗实粒数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轻型栽培提高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是高产的关键。
- 张玉屏金武昌吴树业周爱珠朱德峰
- 关键词:产量构成因子栽培技术
- 旱育秧无纺布覆盖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观察早稻无纺布旱育秧与早稻早播早栽对早稻生长和产量影响,探讨浙西地区早稻早播早栽技术。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能为早稻秧苗生长提供相对适宜的光照、温度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促进秧苗良好生长,从而提高水稻产量。无纺布培育的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能更好地适应移栽时低温多雨的不利环境,从而为早稻的早播早栽提供良好基础。生产实践中根据旱育秧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可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
- 王超仁周爱珠周正春张玉屏朱德峰郑雪林朱志康
- 关键词:早稻无纺布旱育秧
- 浙江省连作晚稻产量水平及其种植差异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2008年调查了浙江省余姚市、瑞安市和衢州市衢江区连作晚稻,主要品种有宁3-88、协优92和天优华占。栽插方式主要为抛秧、机插和手插3种方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共123个调查点。结果表明:晚稻平均单产为445.2 kg/667m2,最高产量和最低产量差异超过300kg/667m2,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移栽稻提高产量应保证足穗和结实率;抛秧应提高每穗实粒数;机插秧则应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千粒重。
- 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金武昌吴树业
- 关键词:连作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