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422304)

作品数:32 被引量:359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广雪范德江刘勇史经昊刘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沉积物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泥沙
  • 3篇悬浮体
  • 3篇水下三角洲
  • 3篇泥质
  • 3篇泥质沉积
  • 3篇黄河
  • 3篇浮体
  • 3篇北部
  • 3篇表层沉积物
  • 3篇沉积环境
  • 2篇地球化学记录
  • 2篇东海陆架
  • 2篇沙波
  • 2篇沙量
  • 2篇输运
  • 2篇泥沙输运
  • 2篇泥质沉积物

机构

  • 22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青岛海洋地质...
  • 6篇国土资源部
  • 6篇教育部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海洋信息...
  • 2篇复旦大学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菏泽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1篇李广雪
  • 7篇范德江
  • 5篇史经昊
  • 5篇刘勇
  • 4篇刘健
  • 4篇杨作升
  • 4篇陈斌
  • 4篇郭志刚
  • 3篇梁源
  • 3篇孔祥淮
  • 3篇孙晓燕
  • 2篇黄海军
  • 2篇周良勇
  • 2篇高涛
  • 2篇严立文
  • 2篇李巍然
  • 2篇马妍妍
  • 2篇乔璐璐
  • 2篇周春艳
  • 2篇邓声贵

传媒

  • 14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海洋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海洋地质动态
  • 2篇Journa...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海洋通报
  • 1篇Chines...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Scienc...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海泥质区单体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及物源分析被引量:37
2006年
利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对东海近岸泥质区、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东海不同泥质区典型海洋藻类源正构烷烃C19同位素组成基本相似,在-27.4‰^-28.0‰之间,平均为-27.7‰。典型海洋水生植物源C23同位素组成在-28.5‰^-31.6‰之间,平均为-30.5‰,碳同位素组成从近岸泥质区到冲绳海槽北部逐渐变重,表明海槽区与陆架区海洋水生植物种类有所不同。陆架区长链正构烷烃(C25~C31)部分随着碳数的增加,其同位素组成逐渐变轻,但海槽区这一变化不大,显示陆架区的陆源高等植物蜡具有相似的物源,而冲绳海槽北部由于黑潮主干区和黑潮分支(对马暖流)对陆架沉积物进入深海的控制性阻隔作用,其物源与陆架区区别较大。现代输入东海的陆源植物以C3植物为显著优势,C3植物对近岸泥质区北部、近岸泥质区南部、远端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北部陆源植物的贡献分别为83%,95%,75%和70%。
郭志刚杨作升林田李钜源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表层沉积物C3植物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孔8.4kaBP来的沉积特征被引量:29
2009年
对取自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钻孔的6.1m岩心进行了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和U3K7′海表温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孔沉积物基本类型为黏土质粉砂,8400aBP来的沉积环境可分为3段:8.4~6.9kaBP为砂含量达13%的滨岸浅水环境;6.9~6.1kaBP为砂含量8%的滨岸浅水向稳定浅海过渡的环境;6.1~0kaBP为基本不含砂的黏土质粉砂稳定浅海环境。表层海水温度(SST)在滨岸浅水阶段较低,平均约14.2℃;在第2阶段从6.9kaBP开始增加,最高达18.1℃,指示了黄海暖流的入侵;6.4kaBP增温结束后,浅海阶段SST稳定在15~16℃之间,同时有3个SST平均为13.9℃的短暂低温期,大致为5.7~5.2、3.7~3.2和2.3~1.8kaBP。在稳定浅海环境的黏土质粉砂地层中发现了罕见的3个砂质粉砂质粗粒级夹层,大致形成于6.0、3.9和2.5kaBP,其粒度具有风暴沉积特征,重矿物表现出变质岩特点,U3K7′-SST和黏土矿物指示其沉积环境的温度偏高。上述特征与岩心其他所有层位差异较大,显示了异地搬运的特征,可能为风暴沉积。根据AMS14C测年,不考虑风暴沉积,YE-2岩心的沉积速率在50.7~75.6cm/ka之间。
王利波杨作升赵晓辉邢磊赵美训Yoshiki Saito范德江
关键词:泥质沉积古环境南黄海
Response of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 of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to water and sediment discharge regulation in 2007
2010年
The water and sediment discharge regulation (WSDR) project, which has been performed since 2002 before flood season every yea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iver management in China. Until 2007, six experiments have been fulfill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projec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o fill the gap of investigations, a study on flood and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and channel changing along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 o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WSDR project period in 2007. The lower channel was scoured rapidly and the channel became unobstructed gradually several days after the flood peak water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Xiaolangdi Reservoir. Within four days after the flood peak at 3 000 m3/s entered the distributary, the channel in the river mouth area was eroded quickly. Both the mean values of area and depth of the main channel were tripled, and the maximum flood carrying capacity increased to 5 500 m3/s or more. Then, the river channel was silted anew in a very short time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WSDR. Favored by the WSDR project, the fiver status in April 2008 becam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year before. The adjustment ranges of main channel parameters were about 30%, 10%, and 10% at sections C2, Q4, and Q7, respectively. The process of rapid erosion-deposition was more active 15 km away in the channel from the fiver mouth due to the marine influence. It is reasonable for discharging sediment at concentration peak from Xiaolangdi Reservoir at the end of the flood peak. As a result, the sediment peak reached the river mouth about two days later than that of the water current. In addition, the WSDR project has improv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stuarine wetland. Wetland vegetation planted along the river banks restrained the water flow as a strainer and improved the main channel stability. It is suggested to draw water at mean rate of 150 m3/s from the Huanghe River during flood periods, because at the rate the water in the wetland would be stored and replenis
马妍妍李广雪叶思源张志恒赵广明李景阳周春艳丁文洁杨欣
小清河口海域泥沙运动特征被引量:11
2009年
根据莱州湾内小清河口海域的悬沙和底床的粒径、含沙量及潮流的观测资料,探讨了该海域的悬沙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含沙量总体趋势为由岸向海逐渐增大,并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其中河口东北海域为含沙量高值区。近岸悬沙主要受底质沉积物的影响,而离岸较远海域悬沙可能主要是源于相邻浅水区海域悬浮颗粒在流场作用下从外海运移而来。河口北部海域表底层含沙量基本一致;而南部海域底层含沙量远大于表层。大潮含沙量远大于小潮含沙量,含沙量存在随潮流增大而增大的总趋势。小清河口泥沙主要来源于黄河口再悬浮泥沙的输运及近岸浅滩局部搬运。
陈斌黄海军梅冰
关键词:含沙量泥沙粒径
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环境对末次冰盛期以来海面阶段性上升的响应被引量:25
2009年
到目前,还缺乏关于大型陆架系统对全球海面变化响应的研究,5年来我们对中国东部宽阔的陆架海底进行详细制图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中国东部陆架海底沉积环境分布与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海面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响应关系;目前的陆架海底被3个沉积体系覆盖,即低海面期的古滨带、冰消期的海侵体系和高海面期的涡漩及近岸带沉积体系;末次冰期后期以来,可区分出3个快速海面上升期和3个慢速上升期。在快速上升期,海底形成了代表海岸快速移动的混杂沉积-海侵边界层,海岸平均移动速度10~22cm/a(最大64cm/a),缓慢上升期,形成了陆架广泛分布的潮流沙脊体系,三期沙脊体系之间有继承性演化关系。
李广雪刘勇杨子赓
关键词:海面变化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物源贡献估算被引量:15
2011年
依据渤海湾及其邻近海域16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分析数据,探讨了渤海表层沉积物TOC的空间分布与物源贡献。结果显示,渤海湾TOC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TOC与粒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且TOC高含量区与泥质区相吻合,表明TOC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沉积动力环境。TOC和TN之间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TOC和TN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了样品中无机氮(IN)的含量,得到了有机氮的校正值(ON)。扣除样品中IN的影响后,本区沉积有机质的C/N值介于4~17之间,平均值为9,显示本区TOC为陆源和海洋自生的混合来源。利用基于TOC/ON比值计算沉积有机质中陆源和海洋源贡献的方法,估算出了陆源有机碳和海洋自生有机碳对本区TOC的相对贡献,陆源有机质的输入在研究区起着主导作用。
陈彬胡利民邓声贵范德江郭志刚
关键词:有机碳表层沉积物
胶州湾北部高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胶州湾北部高新区建设是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决定性环节。将高新区生态系统划分为建设用地、森林、草地、农田、河流、人工湿地和湿地7个类型,使用价值量评价法评价了新规划可能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新规划实施后生态服务总价值由2007年的4.72亿元降至4.31亿元,损失幅度达8.82%,主要是填海造陆造成的;单位面积平均生态服务价值由18 391元/hm2降至16 768元/hm2,但仍然大于全球和中国的平均值。8项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在规划后有增有减,食物生产、水文处理、废物处理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有所损失,气体调节、气候调节、保持土壤和原材料生产功能有所增加,总体来看减少量大于增加量。总之,高新区规划符合建设高效生态城市的长远目标,建议对后续填海造陆和备用土地利用要引起高度重视。
张志恒李广雪刘勇史经昊周春艳
关键词:生态系统
江苏废黄河口外夏季悬浮泥沙运动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对江苏北部废黄河口水下斜坡和平坦海床上同步声学多普勒测流仪(ADP)测流和悬浮体取样数据,分析了本区近海水动力条件和泥沙运移。三站的同步调查显示,本海区潮周期悬沙净通量方向以南向为主,净通量在103~104kg/m之间。依据三站同步资料,初步估算穿过本区的泥沙通量接近长期侵蚀输沙的平均值。潮周期内悬浮泥沙含量呈周期性变化,靠近岸边浅水区的悬浮泥沙含量变化尤其明显。流速数据和悬浮体含量数据对比显示,底层流速与悬浮体含量的关系密切。这说明悬浮体含量变化与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有关。悬沙含量峰值出现在急流后,ADP测流垂向断面数据显示急流时,流速梯度高,因而,急流时有较大的剪切速度,使沉积物受到侵蚀或再悬浮,从而使悬沙含量在急流后达到峰值。
周良勇陈斌刘健胡刚梁源
关键词:南黄海
小清河口海域悬沙输运格局的数值研究
本研究构建了小清河附近海域三维悬浮泥沙输运的数值模型,并通过网格嵌套技术为研究海域提供边界条件,其中水动力模型中主要考虑了潮汐潮流的作用,输运模型中考虑了黏性泥沙的絮凝、再悬浮等过程。并与观测水位、潮流资料及悬浮泥沙观测...
陈斌黄海军严立文梅冰
关键词:泥沙输运泥沙浓度
文献传递
大学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探析被引量:15
2011年
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和今后的学习发展,是整个大学教育的开端。探讨交互式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和方法,可以使大学新生清楚全面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提高新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认可,为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做出良好开端。
高涛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