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JZDW007)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洪修任增元孙继红陈诗邵彦敏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同创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冲突
  • 2篇协同创新
  • 2篇高校
  • 1篇大学自治
  • 1篇调适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化
  • 1篇学科
  • 1篇研究生科研
  • 1篇研究生科研能...
  • 1篇权力
  • 1篇权力制约
  • 1篇主义
  • 1篇主义理论
  • 1篇资源依赖
  • 1篇悖论
  • 1篇文化冲突与融...
  • 1篇理论学科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作者

  • 2篇李洪修
  • 1篇邵彦敏
  • 1篇孙继红
  • 1篇任增元
  • 1篇陈诗

传媒

  • 1篇江苏高教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校协同创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被引量:9
2014年
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对大学而言,它不再仅仅是真理和知识表达的场所,经常会因受到内部的利益纠葛和大学外部力量的牵引而处于尴尬境地。高校协同创新面临着价值观念、领导权与话语权、身份认同等方面的文化冲突。高校协同创新的文化冲突需经历隐藏期、暴露期、磨合期、融合期四个阶段。高校协同创新的文化融合需契约互信,责权明确;尊重差异,建立新型的文化认知;积极互动,注入文化驱动力;制度保障,形成文化愿景。
李洪修孙继红
关键词:协同创新文化冲突
关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思考被引量:4
2015年
当今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时代。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储备人才,肩负着建设和发展学科理论体系以及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难题的重要任务。这些任务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然而,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却偏低、科研能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较弱的状况以及产生的原因,并对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出对策性思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邵彦敏陈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权力制约、资源依赖与公共选择:大学自治悖论的实践逻辑被引量:11
2012年
大学需要自治,但是作为组织首领的大学校长却不采取行动争取更多的自治权,这种知行不一的矛盾现象即大学自治悖论。解释这种广泛存在的悖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权力制约、资源依赖和公共选择机制是大学自治悖论存在的重要成因和现实逻辑。中国不是缺乏具备教育家素质的人才,而是缺乏有利于教育家生存的制度架构和制度环境,优化制度环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抉择。
任增元
关键词:行政化权力制约资源依赖公共选择
高校协同创新的文化冲突及其调适被引量:11
2013年
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高等院校为核心,由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多种其他主体组成的,以提高人才、科学、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文化共同体。在文化学视野下,协同创新中心应该具有一致性、平等性、共享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同时,高校协同创新也面临多主体的文化碰撞及其冲突,主要表现在信念、角色以及利益三个方面。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需要确立共生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明确协同创新的发展取向。
李洪修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文化冲突调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