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407)

作品数:15 被引量:76H指数:6
相关作者:柯才焕张国范刘晓游伟伟陈维宇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杂色鲍
  • 6篇盘鲍
  • 4篇皱纹盘鲍
  • 3篇杂交
  • 2篇幼鲍
  • 2篇育种
  • 2篇启动子
  • 2篇种间
  • 2篇种间杂交
  • 2篇微卫星
  • 2篇海洋生物
  • 2篇海洋生物学
  • 2篇AFLP
  • 2篇DISCUS
  • 2篇HALIOT...
  • 2篇存活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度夏

机构

  • 9篇厦门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集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9篇柯才焕
  • 5篇张国范
  • 3篇刘晓
  • 2篇王桂忠
  • 2篇李卫东
  • 2篇王波
  • 2篇王志勇
  • 2篇刘贤德
  • 2篇蔡明夷
  • 2篇李进寿
  • 2篇王艺磊
  • 2篇卢斌
  • 2篇陈维宇
  • 2篇游伟伟
  • 1篇赵晶
  • 1篇康康
  • 1篇郭峰
  • 1篇周一兵
  • 1篇陈军
  • 1篇任鹏

传媒

  • 5篇海洋科学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台湾海峡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下皱纹盘鲍“中国红”与各家系代谢和吸收效率的比较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综合评价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红壳色新品系“中国红”(RwRh)的生理能量学特性,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比较了12、15、18、21、24℃条件下,RwRh与皱纹盘鲍不同地理群体(J1Jm、C1Jm、C1Rh、J7Rh和RjRh)的代谢率和吸收效率。结果表明:J1Jm(皱纹盘鲍日本群体♀×日本群体♂)和C1Jm(皱纹盘鲍中国群体♀×日本群体♂)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上升,但超过18℃在21℃下耗氧率明显下降,RwRh与其半同胞家系(C1Rh、J7Rh、RjRh)的耗氧率拐点出现在21℃,说明“中国红”及其半同胞家系更适宜较高温度;各家系排氨率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与耗氧率基本相同。方差分析显示,在12-24℃内,家系对吸收效率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21-24℃下“中国红”有较高的吸收效率。
黄璞祎周一兵刘晓张士凯陈卫新杨大佐张国范
关键词:皱纹盘鲍家系温度代谢
皱纹盘鲍微卫星标记开发和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采用磁珠吸附法构建了皱纹盘鲍的三碱基(CAG)微卫星富集文库,挑取文库中的1440个克隆进行测序,从中选出57条序列进行后续分析,成功开发了17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
张丽博李加琦匡友谊刘晓孙效文
关键词:皱纹盘鲍微卫星
文献传递
基于MegaBACE 1000的荧光标记物(marker)开发
2009年
MegaBACETM 1000 DNA测序仪是由美国Pharmacia公司生产的一种高通量的DNA测序仪,利用这套测序仪,可以进行DNA测序、遗传分析等相关研究。但该公司生产的用于遗传分析的DNA标记物(marker)(ET550-R Size Standards)价格不菲,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自行开发了荧光标记物,经过验证,这个标记完全可以在MegaBACE 1000 DNA测序仪上使用。利用这套标记物和自己开发的标记物识别软件,构建了一套基于MegaBACE 1000 DNA测序仪的改良的、高通量的AFLP操作流程。
刘贤德张国范
关键词:AFLP
氯霉素暴露对杂色鲍免疫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杂色鲍的免疫机能主要是由血细胞以吞噬的方式来完成.本研究将杂色鲍分别暴露在1、2、5μg/cm3不同含量氯霉素的水体中60 d(每天暴露4 h),检测其主要免疫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氯霉素暴露实验后,杂色鲍的主要免疫指标出现了下降.对照组与各药物含量组(1、2、5μg/cm3)中杂色鲍血细胞对溶藻弧菌的吞噬率分别为89.83%±3.66%、75.33%±4.89%、68.67%±5.05%和37.00%±9.21%;其吞噬指数分别为3.84±0.27、2.54±0.35、2.12±0.47和1.18±0.32;其血细胞密度分别为(2.72±0.33)×107、(1.87±0.09)×107、(1.46±0.17)×107、(1.03±0.14)×107个/cm3.对照组与各药物含量组在水温31℃高温胁迫下杂色鲍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10、8、6、4 h.各实验组的壳长、体重生长率、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高含量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含量为1μg/cm3和2μg/cm3的氯霉素暴露对杂色鲍的生长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各实验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指标变化与氯霉素的暴露含量无明显相关性.
李进寿卢斌王波柯才焕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杂色鲍氯霉素免疫高温胁迫
杂色鲍×盘鲍杂交及亲本自繁群体的AFLP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应用AFLP技术研究了杂色鲍(SS)、盘鲍(JJ)及其正反交群体(SJ和JS)的遗传关系,并比较了各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3对选择性引物共扩增出344个位点.双亲自繁群体SS和JJ的AFLP图谱差异很大,平均遗传距离达1.425.因此,AFLP图谱可以用于两物种及其杂交种的种质鉴别.正反交群体SJ与JS的AFLP图谱很接近于母本自繁群体,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11(SJ与SS之间)和0.134(JS与JJ之间),而与父本自繁群体则有较大区别,平均遗传距离分别达1.408(SJ与JJ之间)和1.394(JS与SS之间).将4个群体分为SS/SJ和JS/JJ两组,进行三水平的AMOVA分析,结果显示:84.74%遗传变异来源于母本不同的两组之间(SS/SJ组和JS/JJ组之间),12.66%变异存在于群体内个体之间,正反交群体与母本之间的变异仅有2.60%.另一方面,正反交F1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Nei′s遗传多样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均低于母本自繁群体.综合群体内多样性和群体间遗传关系分析结果,杂色鲍与盘鲍正反交F1的遗传物质组成有别于同时含有双亲基因组的实质性杂交,而与母本有着高度的遗传同质性,且遗传多样性水平略低于母本自繁群体.
蔡明夷王志勇柯才焕任鹏王桂忠王艺磊
关键词:杂色鲍盘鲍种间杂交AFLP
运用拟测交策略构建遗传图谱的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遗传图谱(genetic map),又称连锁图谱(1inkagemap)或遗传连锁图谱(geneticlinkagemap),是指依据基因(或DNA标记)在染色体上的重组值(或交换值),将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标记之间的距离和顺序标志出来,绘制而成的图谱。
刘贤德张国范
关键词:遗传连锁图谱DNA标记测交染色体交换值
利用贝壳颜色标记分析皱纹盘鲍苗种繁育中的无意识选择
2011年
利用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贝壳颜色与摄食饵料相关且贝壳生成后色调不再改变等特点,以幼鲍贝壳顶部摄食底栖硅藻期间形成的褐红色部位的壳长指示它剥离时的壳长,将贝壳颜色用作形态标记,首次在皱纹盘鲍苗种繁育中观察到无意识选择。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后的第3天与第30天,分别从遗传背景不同的8组样本中取样测量每个幼鲍的褐红色部位壳长,分析每组幼鲍摄食配合饵料后不同时间所测褐红色部位壳长的平均值差异及相关统计学参数。结果表明,其中的7组在第30天时所测剥离时壳长平均值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同组幼鲍在第3天时的数值;同时,6组样本在30 d时的剥离壳长方差、极差小于3 d时同组样本的数值,所有组合30 d剥离时壳长变异系数等于或小于3 d时同组样本的数值。上述结果提示,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后的第3天至第30天期间,剥离规格小的幼鲍淘汰率高于剥离规格大者,表明现行皱纹盘鲍育苗工艺对幼鲍在剥离前食用硅藻期间的生长速度进行了一次较高强度的选择,这是苗种管理中无意识选择行为导致的结果。
李加琦刘晓
关键词:DISCUS育种
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杂色鲍血细胞的吞噬率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技术检测了杂色鲍血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对不同含量荧光微球悬液的吞噬率.其结果表明体内注射法测定吞噬率的方法不可行.在体外吞噬中,当荧光微球含量为血细胞含量的68.2倍时吞噬率达98.43%±1.27%,随着荧光微球含量的降低血细胞吞噬率也随着降低.当荧光微球含量为血细胞含量的6.82倍时吞噬率为63.45%±6.05%,以这一含量进行血细胞吞噬率的测定比较恰当.利用这一含量测定了正常鲍与经过低盐(S=18)海水胁迫24 h后鲍的血细胞吞噬率的变化,正常鲍的吞噬率为68.71%±10.05%,经低盐海水胁迫后鲍的吞噬率为49.49%±10.18%,吞噬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p<0.05).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相比传统的显微镜镜检记数法检测杂色鲍血细胞吞噬率更为方便可靠.
李进寿陈军唐艳霞柯才焕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杂色鲍
杂色鲍与盘鲍杂交F_1的早期生物学表现被引量:3
2011年
比较研究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S)与盘鲍(H.discus discus)(J)正反交F1及其亲本自繁后代的卵裂速度和孵化速度,以及杂色鲍与盘鲍杂交F1及杂色鲍自繁幼体的成活率。在22~23℃下,杂色鲍自繁后代的早期发育速度快于盘鲍自繁后代。杂色鲍和盘鲍2细胞期分别为授精后45.3 min±8.9 min和59.3 min±8.9 min,卵裂间隔时间分别为21.7 min±2.9 min和27.0 min±2.6 min,孵化时间分别为授精后563.4 min和711.8 min。SJ和JS杂交F1的第一次卵裂速度均比他们的双亲慢,2细胞期分别为69.3 min±17.5 min和71.7 min±5.8 min;而卵裂间隔时间(τ0)表现出较强的母本效应,略长于母本,分别为22.2 min±4.7 min和31.3 min±6.1 min;孵化速度均慢于其母本自繁后代,分别为授精后632.7 min和授精后874.3 min。计算结果表明,自繁和杂交胚胎过程发育经历细胞周期数相当,SS、SJ、JJ和JS的从2细胞到孵化经历时间分别相当于23.9τ0、25.4τ0、24.1τ0和24.8τ0。另一方面,SJ杂交F1在附着变态阶段大量畸形、死亡,变态后成活率仅为母本自繁组合的1.2%,显现出较高程度的杂交不亲和。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杂色鲍与盘鲍杂交F1的后续应用开发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杂交F1的遗传本质及父母本的基因互作关系奠定基础。
蔡明夷柯才焕郭峰王桂忠王志勇王艺磊
关键词:种间杂交
杂色鲍肌动蛋白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杂色鲍(H.diversicolor diversicolor)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作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杂色鲍品质研究工作的首要部分,作者利用PCR和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方法克隆了杂色鲍肌动蛋白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和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陆号:EU622901).所分离的肌动蛋白基因DNA序列片段全长为1 990 bp,与GenBank中彩虹鲍(Haliotis iris)肌动蛋白A1基因序列和肌动蛋白A1a基因序列有非常高的相似性(99%和96%).在基因编码区中间发现了一个内含子区,在编码区之前发现一个类启动子区,经过Promoter Prediction在线软件分析,发现了该启动子序列和转录起始位点,同时也发现了该启动子特有的启动元件两个标准的CAAT BOX和一个TATA BOX.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所克隆的杂色鲍肌动蛋白和启动子序列符合实验的目的,并且这一实验的成功也为下一步利用所分离的启动子做杂色鲍转基因工作打下基础.
陈维宇李卫东柯才焕
关键词:杂色鲍肌动蛋白启动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