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312)

作品数:11 被引量:108H指数:7
相关作者:刘畅郑刚刘畅张亚龙李文杰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基坑
  • 4篇支护
  • 3篇基坑支护
  • 2篇有限元
  • 2篇支护结构
  • 2篇软土
  • 2篇深基坑
  • 2篇受力
  • 2篇轴力
  • 2篇桩侧
  • 2篇桩身
  • 2篇桩身轴力
  • 2篇开挖
  • 1篇单桩
  • 1篇单桩承载
  • 1篇单桩承载力
  • 1篇应力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有限元模拟

机构

  • 10篇天津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天津市市政工...
  • 1篇天津市地下铁...

作者

  • 9篇刘畅
  • 6篇郑刚
  • 2篇刘畅
  • 2篇刘畅
  • 2篇赵歆
  • 2篇张亚龙
  • 2篇孙盼盼
  • 2篇李文杰
  • 1篇张立明
  • 1篇杜一鸣
  • 1篇刘涛
  • 1篇郭德强
  • 1篇孙雅楠

传媒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ifferential uplift and settlement between inner column and diaphragm wall in top-down excavation被引量:5
2015年
Top structure and basement will confront the risk of being damaged on account of large stress and strain fields incurred by differential uplift and settlement between inner column and diaphragm wall in top-down method. Top-down excavation of the Metro Line 10 in Shanghai was modeled wit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BAQUS and parameters of subsoil were obtained by inverse analysis.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parameters, changes in 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made to find more effective methods to restrain differential uplift and settlement: length of diaphragm wall, thickness of jet-grouting reinforcement layer, ways of subsoil reinforcement, sequence of pit excav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slabs and diaphragm wall or column and width of pit. Several significant results are acquired. The longer the diaphragm wall is, the greater the differential uplift between column and diaphragm wall is. Rigidity of roof slab is in general not strong enough to keep diaphragm wall and column undergoing the same uplift during excavation; Uplift at head of column and differential uplift between column and diaphragm wall decrease when subsoil from-16.6 to-43 m in pit is reinforced through jet-grouting. But, as excavation proceeds to a lower level, benefit from soil reinforcement diminishes. During the process applying vertical load, the larger the depth of diaphragm wall is, the smaller the settlement is at head of column and diaphragm wall, and the greater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is between column and diaphragm wall. When friction connection is implemented between column, diaphragm wall and floor slabs, uplifts at head of column and diaphragm wall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case when tie connection is implemented, and so does differential uplift between column and diaphragm wall. The maximum deflection of diaphragm wall decreases by 58% on account of soil reinforcement in pit. The maximum deflection of diaphragm wall decreases by 61.2% when friction connection is implemented instead of tie connection.
王丽郑刚欧若楠
改进的基坑支护水平支撑温度应力及水平位移的计算方法被引量:8
2015年
温度变化对基坑支护系统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为改进基坑支护系统中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基于Winkler地基梁模型,采用弹性抗力法,提出等效弹簧刚度的概念,并推导了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支撑轴力和水平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把计算结果和前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迭代法相比,省去了迭代过程,计算量大大减少,可用于估算实际工程中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水平支撑的温度应力和水平位移。
刘畅张亚龙郑刚孙盼盼
关键词:基坑支护结构温度应力
深基坑开挖对坑底桩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加大,基坑开挖过程对已施工坑底工程桩的受力和变形影响不容忽视,针对该问题,对深开挖条件下桩基进行了桩身内力及位移的工程现场实测。对比分析不同位置及不同长度的坑底桩基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规律。结合工程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基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损伤模型,探究了基坑开挖深度、桩的相对位置等因素对桩身轴力、桩土侧摩阻力和桩身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桩身受拉力作用;桩身混凝土在产生塑性应变前,桩身拉力随开挖深度增加逐渐增大;桩身混凝土应变超过极限拉应变后,拉力开始逐渐降低,桩身塑性区侧摩阻力变化显著。此外,坑底桩位置和桩长是影响其受力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相同位置处,长桩的桩顶竖向位移更小;靠近基坑中心部位的桩顶竖向位移大,桩身塑性拉应变区较大。
刘畅刘畅郑刚郑刚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受力变形
水平受荷倾斜群桩模型试验及受力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长期受水平荷载的工程涉及到倾斜桩的应用,其水平承载能力和桩周土体行为受到关注.设计了4组不同布桩方式的室内倾斜群桩水平加荷模型试验,针对6桩承台,对比分析了倾斜群桩的桩身位移、桩身内力及桩周土体变形,相较于群直桩,同向10°、对称10°和对称20°的倾斜群桩水平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3.3%、28.3%和75.0%,桩顶最大水平位移依次减小了21.3%、35.6%和53.9%,倾斜群桩的桩身内力较小,侧摩阻力较大,桩顶土体水平位移最多减少了48.9%,桩底土体竖向位移最多减小了56.4%.建立了承台-倾斜群桩-土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足尺条件下不同布桩方式倾斜群桩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直桩抵抗水平荷载的作用主要由土体沿桩身法向抗力提供,而倾斜群桩在水平荷载下产生较大的侧摩阻力,且斜桩侧摩阻力水平分量在抵抗水平荷载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称20°倾斜群桩中侧摩阻力水平分量占比高达35%,所以其水平荷载能力更强,显著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承台与桩连接方式的改变没有影响其受力模式,刚接时桩顶存在负弯矩,更有利于减小桩身弯矩和桩顶位移.合理布置的倾斜群桩可以在水平荷载下发挥显著作用.
刘畅刘畅苗圃闫城东
关键词:水平荷载模型试验有限元模拟受力机理
基坑反压土时间效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由于软土具有较强的流变性,基坑变形除了考虑瞬时变形还有必要考虑蠕变变形,目前基坑考虑软土蠕变变形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基坑开挖反压土分析时考虑了其时间效应的影响,采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中的三维软土蠕变模型(SSC模型),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计算了反压土对于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土体应力和对环境的影响的时间效应,并考虑当反压土面积一定时,随着时间的发展,宽高比与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以及土体应力的变化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工程表明,缩短工期、控制反压土暴露时间、控制降水并且必要时可对反压土进行一定的加固,可减少反压土蠕变变形,增强反压土稳定和安全性,同时也增强了基坑的整体稳定性。
刘畅孙盼盼赵歆梁奉林
关键词:围护结构土体应力宽高比
降雨对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影响实测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9
2020年
降雨通常易导致土质边坡的滑动、失稳,降雨对基坑特别是软土条件下的基坑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天津市某基坑展开实测,开挖结束后在没有其他施工条件下,连续3 d 247 mm降雨导致基坑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增加13.75 mm,因此研究降雨入渗诱发软土基坑变形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降雨的入渗深度及对非饱和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测,采用Plaxis2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二维软土基坑模型,分析了降雨对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机理,主要对比了降雨强度、降雨时长、降雨量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以及开挖深度、桩顶初始位移、支护形式不同对降雨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降雨对软土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影响主要因素为坑外杂填土重度增加、坑内土体软化、渗流作用,降雨量是对基坑支护变形影响较大的因素;降雨产生的支护结构位移增量受支护结构初始位移影响最大,而基坑开挖深度对相同降雨条件下支护结构变形增量影响差异不大。
刘畅刘畅郑刚郑刚刘涛
关键词:降雨软土基坑支护结构
季节性温度变化对某深大基坑工程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通过对软土地区某停滞深大基坑16个月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研究了季节性温度变化对环梁支撑受力、围护结构位移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律。该基坑近似呈矩形,长178 m,宽148 m,采用多道钢筋混凝土圆环支撑结合中部对撑的布置形式。监测结果表明:环梁支撑轴力随着夏季到来持续增大,进入冬季后又逐渐减小,支撑内力变化受温度升降趋势影响显著;温度降低阶段,围护桩明显向坑内移动,且桩顶水平位移增量与温度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降温引起的多道水平支撑体系的围护结构变形增量呈倒三角变形模式;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坑外土体沉降,对基坑的整体变形以及基坑周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围护结构刚度对支撑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大,土质条件越硬,温度对支撑轴力的影响越大。
刘畅张亚龙郑刚郑吉成孙雅楠
关键词:季节性温度基坑环梁支撑有限元法
基于冗余度的基坑支护体系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被引量:7
2016年
目前基于构件设计的基坑设计理论造成很多支护体系缺乏必要的冗余度,导致发生倒塌事故。基于基坑水平支撑系统的冗余度,利用PLAXIS三维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工程支护体系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坑水平支撑系统发生局部损伤对整个基坑的空间影响,分析土体的竖向位移、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及其刚度敏感度,据此提出考虑冗余度的竖向支挡结构优化设计。
刘畅李文杰郭德强
关键词:基坑冗余度数值模拟优化设计
考虑深基坑开挖效应的超长灌注桩桩身压缩综合系数的理论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对于深基坑坑底以下的工程桩,受开挖效应影响,桩侧摩阻力分布与常规条件下差异较大。基于超长钻孔灌注桩的足尺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研究了常规和基坑开挖条件下试桩不同侧摩阻力分布导致的沉降特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超长钻孔灌注桩在工作荷载下一般端阻比较小,桩侧摩阻力的分布形式直接决定了桩身压缩综合系数。无深基坑开挖影响时,规范推荐的桩身压缩综合系数计算超长桩桩身压缩量是可行的。但在深基坑开挖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桩身压缩综合系数取值可比现行规范基于不考虑基坑开挖效应的推荐值大20%,不考虑深基坑开挖影响可能导致桩顶沉降被低估。此外,在深开挖条件下,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桩身压缩综合系数随桩身长径比l/d的增大而减小;而常规条件下,桩身压缩综合系数随桩身长径比l/d变化的规律不明显。
杜一鸣郑刚张立明
关键词:超长钻孔灌注桩简化模型
斜直交替基坑支护桩现场实测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9
2022年
斜直交替基坑支护结构是利用冠梁将交替布置的竖直悬臂桩与倾斜桩连接到一起形成的无支撑支护体系。已有工程实测表明,斜直交替支护具有较好的抗倾覆和变形控制能力,然而目前还缺乏从桩身受力角度对斜直交替支护受力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天津市某基坑工程进行斜直交替支护桩现场监测,首次对支护斜桩的桩身受力进行测试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建模,对斜桩轴力发挥机理以及斜桩倾斜角度、斜直桩排布形式对支护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斜直交替支护比单排倾斜桩和双排桩支护桩的桩身轴力更大,斜桩对直桩存在着斜撑效应,且斜撑效应对支护结构变形的控制效果明显,斜撑效应的发挥主要来源于斜桩与被动区土体相对位移产生桩侧摩阻力;同时发现增大斜桩倾斜角度有利于增强斜桩的斜撑效应,使得支护桩侧移减小,但同时支护桩的桩身最大正弯矩会增加;此外,在用桩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斜直桩组合及布置形式对支护变形影响较小,采用一斜两直的布置形式,能够在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减少直桩的受力。
刘畅刘畅郑刚郑刚杨宇航
关键词:基坑支护桩身轴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