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8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861)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东文原小斌池俊杰刘冲荆强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aspase12在糖尿病大鼠逼尿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表达
- 2015年
- 目的探讨Caspase12在糖尿病大鼠逼尿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在不同的时间点(4、8、12、16周后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注射链脲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电镜下观察内质网形态,应用TUNEL技术检测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的凋亡水平,采用RT-PCR技术测定逼尿肌细胞内Caspase1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逼尿肌细胞内的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电镜下内质网呈不规则改变,膜表面附着大量核糖体;逼尿肌细胞凋亡水平随着时间延长呈显著升高趋势;Caspase12的mRNA和蛋白水平曲线随病理过程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Caspase12参与糖尿病大鼠逼尿肌平滑肌细胞的内质网应激。
- 王东王东文原小斌池俊杰
-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逼尿肌内质网应激
- 糖尿病膀胱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2010年糖尿病患病率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总体患病率高达9.7%,总糖尿病患病人数规模为9千2百万人以上,对个人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膀胱(diabetes cystopathy,DCP)是糖尿病在泌尿系统最主要的并发症。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中合并DCP的比例高达80%以上。由于糖尿病渗透性利尿效应、代谢紊乱、微血管损伤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综合作用,导致逼尿肌细胞、尿路上皮细胞以及神经传导结构的功能障碍,DCP主要特点为伴随糖尿病病程出现的膀胱感觉及收缩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以及残余尿量的增多。
- 池俊杰王东文
- 关键词:糖尿病膀胱
- 内质网应激影响糖尿病膀胱逼尿肌细胞凋亡的效应及机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研究内质网应激(ERS)在糖尿病膀胱(DCP)逼尿肌病变发生进展过程中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并鉴定糖尿病大鼠模型,在4、8、12和16周观察电镜下逼尿肌细胞(DSMCs)超微结构,用苦味酸酸性复红法(VG染色法)测逼尿肌胶原纤维所占面积比例,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法(SABC法)测DSMCs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测DSMCs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测ERS相关性凋亡标志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2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DSMCs超微结构随病程进展渐出现核旁内质网区域脱颗粒及空泡化,伴正常结构破坏。除DM4W组[(8.02±0.43)%]外,DM8W组[(13.38±2.65)%]、DM12W组[(18.14±1.93)%]、DM16W组[(19.71±3.05)%]逼尿肌胶原纤维面积比例与对照组[(7.86±0.72)%]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各实验组PCNA平均阳性表达率随病程进展均显著升高[(20.34±4.55)%、(46.88±7.12)%、(39.78±1.93)%、(22.15±5.64)%比(16.26±2.43)%,P<0.05],在8周达峰;各实验组大鼠平均凋亡指数(AI)均逐渐升高[(17.12±2.78)%、(28.12±4.09)%、(28.12±4.09)%、(43.39±6.82)%比(6.32±1.23)%,P<0.05]。GRP78、Caspase-12及CHO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aspase-12及CHOP表达随病程进展均逐渐升高,而GRP78的mRNA表达于12周达峰,其蛋白表达于8周达峰。结论糖尿病膀胱逼尿肌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及细胞数量变化呈现时间依赖性,其病情进展与ERS相关性凋亡密切相关。
- 原小斌吴波王东文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糖尿病膀胱逼尿肌凋亡
- 膀胱出口梗阻后大鼠逼尿肌细胞内质网形态及GRP78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膀胱重构中,逼尿肌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形态及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情况,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膀胱重构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梗阻2周组15只,梗阻4周组15只,采用经会阴途径球部尿道部分结扎的方法建立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逼尿肌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通过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逼尿肌中GRP78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假手术组、梗阻2周组和梗阻4周组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GRP78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7±0.38)%、(51.22±0.27)%、(27.02±1.85)%,梗阻2周组大鼠膀胱逼尿肌中GRP78阳性表达明显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梗阻4周组大鼠逼尿肌中GRP78阳性表达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但比梗阻2周组表达量减少(P<0.01)。各组GRP78mRNA表达量分别为(22.21±1.58)、(30.62±2.49)、(24.52±2.24),梗阻2周组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GRP78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与梗阻2周组相比,梗阻4周组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GRP78mRNA表达量下降,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梗阻4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梗阻后膀胱重构过程中,逼尿肌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形态有明显损伤性变化,GRP78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提示内质网应激参与膀胱重构的进展。
- 史骁王东文高宏飞荆强刘冲
- 关键词:膀胱出口部分梗阻葡萄糖调节蛋白78
- 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膀胱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糖尿病大鼠DSM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内质网应激与糖尿病膀胱的关系。方法通过注射链脲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不同的时点(造模成功后4、8、12、16周),电镜下观察内质网超微结构,应用TUNEL技术检测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的凋亡水平,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分别测定DSM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因子CHO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电镜下内质网肿胀、融合,逼尿肌细胞核变形;逼尿肌细胞凋亡水平、CHOP mRNA和蛋白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升高。结论内质网应激参与了糖尿病大鼠DSM细胞凋亡过程,CHOP与糖尿病膀胱病程进展呈正相关。
- 池俊杰王东文原小斌王东
- 关键词:糖尿病膀胱逼尿肌内质网应激CHOP
- 中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与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研究中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与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探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在早期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年龄≥40岁的1 157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年龄40~ 88岁,平均60.2岁;体重指数16.7 ~ 36.1 kg/m2,平均24.6 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1 c)4% ~ 13%,平均7.8%;糖尿病病程16 ~46年,平均10.4年.403例口服药物治疗,239例接受胰岛素治疗,515例二者联合应用.731例合并高血压病,164例有心脏病史,436例伴周围神经病变,295例有脑血管病史,721例有高脂血症.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既往史、现病史、OAB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等.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157例患者的OABSS为2.45±1.38,其中糖尿病病程<10年者OABSS为1.94±1.23;糖尿病病程10~ 20年者OABSS为3.24±1.45;糖尿病病程>20年者OABSS为4.00±1.72,不同糖尿病病程的OAB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程增加,OABSS增加(F=48.419,P<0.001).不同HbA1c水平、年龄、是否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OAB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BMI分级、治疗方式的OAB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史、高血脂症、脑血管病史的OAB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以上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病程、HbA1c水平、年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是影响OABSS的因素,其中病程的标准偏回归系数最高,为0.366,对OABSS的影响最大.OABSS与QOL评分呈正相关(r=0.434,P<0.001).结论 中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膀胱功能障碍相关症状的OABSS与病程、是否并发周围神经病变、HbA1c及年龄相关,其中病程对OABSS影响最为显著.OABSS可作为早期评估糖尿病�
- 曹晓明马彦杰原小斌兰丽珍王东文
- 关键词:膀胱功能障碍糖尿病中老年
- 大鼠膀胱出口梗阻致膀胱重构的形态结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不同时期的膀胱逼尿肌细胞增生、凋亡及间质中胶原纤维的变化情况。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采用经会阴途径球部尿道部分结扎的方法建立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梗阻2周组15只,梗阻4周组15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通过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测逼尿肌细胞凋亡指数;运用VG染色分析胶原纤维占膀胱逼尿肌面积比例变化情况。结果假手术组、梗阻2周组和梗阻4周组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19±1.37)%、(50.74±3.15)%、(33.58±2.80)%,梗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梗阻2周组和梗阻4周组逼尿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0.22±1.70)%、(33.90±1.86)%、(51.18±3.30)%,梗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梗阻2周组和梗阻4周组胶原纤维占膀胱逼尿肌面积比例分别为(7.07±0.67)%、(13.19±1.50)%、(22.98±2.89)%,梗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阻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时期大鼠膀胱出口梗阻的膀胱逼尿肌形态结构的变化,可能是膀胱逼尿肌细胞增生、凋亡以及间质中胶原纤维占膀胱逼尿肌比例变化的综合作用结果。
- 刘冲王东文高宏飞荆强史骁
- 关键词:膀胱出口部分梗阻逼尿肌增殖细胞核抗原凋亡指数胶原纤维
- 高糖对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中钙库操控的钙离子通道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高糖对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BSMCs)中钙库操控的钙离子通道(SOCC)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记录高糖处理的BSMCs激动和抑制SOCC后细胞内相对荧光强度值,反映其钙离子浓度变化。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OCC相关组成分子STIM1和Orai1在高糖处理的BSMCs中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高糖处理的BSMCs加入SOCC激动剂CPA后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增加,加入SOCC抑制剂SKF-96365后相对荧光强度显著降低。高糖能上调BSMCs中SOCC重要组成分子STIM1和Orai1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高糖能促进大鼠BSMCs中SOCC的激活,使胞外Ca^(2+)内流,可能为糖尿病膀胱的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杨天成杨森张晖赵长剑王东文
- 关键词:高糖膀胱平滑肌细胞糖尿病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