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111607)

作品数:26 被引量:121H指数:8
相关作者:刘波刘国红唐建阳车建美陈峥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芽胞
  • 12篇芽胞杆菌
  • 5篇系统发育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3篇质谱联用
  • 3篇色谱
  • 3篇色谱质谱
  • 3篇气相色谱
  • 3篇气相色谱质谱
  • 3篇气相色谱质谱...
  • 3篇相色谱
  • 3篇基因
  • 2篇多样性
  • 2篇脂肪酸
  • 2篇生物发酵
  • 2篇生物发酵床
  • 2篇内生
  • 2篇青枯
  • 2篇青枯雷尔氏菌

机构

  • 24篇福建省农业科...
  • 8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4篇刘波
  • 13篇刘国红
  • 10篇唐建阳
  • 7篇朱育菁
  • 7篇陈峥
  • 7篇车建美
  • 6篇史怀
  • 5篇林乃铨
  • 4篇葛慈斌
  • 4篇胡桂萍
  • 4篇潘志针
  • 3篇郑雪芳
  • 2篇郑榕
  • 2篇马桂美
  • 2篇郑梅霞
  • 2篇陈梅春
  • 2篇林营志
  • 2篇蓝江林
  • 2篇刘丹莹
  • 1篇谢华安

传媒

  • 13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Agricu...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武夷科学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Journa...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芽胞杆菌的采集与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芽胞杆菌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到处都有芽胞杆菌的踪迹。【目的】了解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土芽胞杆菌的多样性,丰富特殊环境下芽胞杆菌的地理分布。【方法】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中采集土壤样品,采用温度筛选法和稀释梯度涂布法分离到了10株芽胞杆菌,通过16SrRNA作为鉴定手段对这10株芽胞杆菌进行鉴定。【结果】通过16SrRNA将10株芽胞杆菌鉴定为4种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1株、地衣芽胞杆菌1株、梭状芽胞杆菌1株、枯草芽胞杆菌5株,另外2株为芽胞杆菌疑似新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中存在着丰富的芽胞杆菌种类,丰富了我国极端环境下芽胞杆菌资源地理分布。
刘波刘国红林乃铨唐建阳
关键词:芽胞杆菌系统发育秦始皇兵马俑
夏枯草内生菌及根际芽胞杆菌种群结构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芽胞杆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土壤、动植物体表。为了解采自武夷山的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植株及其根际土壤芽胞杆菌的多样性,以及药用植物内生芽胞杆菌的生物多样性,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夏枯草植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到芽胞杆菌菌株27株,并采用16SrDNA序列测定法对27株芽胞杆菌进行鉴定。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及16SrDNA序列测定,将27株芽胞杆菌归入14个种,其中阿氏芽胞杆菌5株、蜡状芽胞杆菌4株、炭疽芽胞杆菌4株、苏云金芽胞杆菌2株、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2株、嗜气芽胞杆菌1株、地衣芽胞杆菌1株、假蕈状芽胞杆菌1株、简单芽胞杆菌1株、短短芽胞杆菌1株、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1株、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1株、嗜几丁质类芽胞杆菌1株,另外2株为芽胞杆菌疑似新种。研究表明,夏枯草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芽胞杆菌种类,丰富了药用植物内生芽胞杆菌资源的研究。
郑榕刘波刘国红葛慈斌
关键词:芽胞杆菌系统发育夏枯草
芽胞杆菌资源库管理系统的构建被引量:1
2012年
建立芽胞杆菌菌种资源库的收集保藏系统和以脂肪酸、rRNA和传统生理生化特性的细菌鉴定系统,以气质联用、液质联用鉴定结果构建细菌次生代谢物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整套针对作物病害、虫害、线虫为害以及杂草的微生物农药候选菌株的筛选评价系统。通过建立这套系统,能够大大加快菌株的筛选,尽快将有用的菌株从保存转入前期研究阶段,对存在重大潜在应用价值的菌株的生理生化、发酵培养等特性进行基础性研究,使其能够尽快地进入开发阶段,为相关菌株的产业化做好充分的准备。
陈峥刘波朱育菁潘志针史怀刘国红唐建阳
关键词:芽胞杆菌资源库RRNAMIDI气质联用液质联用
芽胞杆菌属种类脂肪酸鉴定的可靠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选取10种芽胞杆菌模式菌株,分别进行不同重复检测次数的脂肪酸鉴定。从脂肪酸鉴定结果、相似指数SI、脂肪酸含量和聚类分析4个角度研究了芽胞杆菌属种类脂肪酸鉴定的可靠性。通过脂肪酸鉴定,10种芽胞杆菌可以准确地鉴定到种。鉴定指数SI与脂肪酸含量具有相关性,与重复检测次数无关,可得出脂肪酸鉴定指数重复性较好。芽胞杆菌属种类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无变化或者变化很小,聚类分析发现重复检测次数对芽胞杆菌的种分类地位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芽胞杆菌脂肪酸鉴定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刘国红刘波林乃铨
关键词:芽胞杆菌脂肪酸可靠性SHERLOCKMIS系统
短短芽胞杆菌功能基因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短短芽胞杆菌分布广泛,并且在不同生长阶段,菌落形态也有所不同。目前已经完成2株短短芽胞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但只对短短芽胞杆菌部分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如编码二硫化物氧化还原酶的基因bdb、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基因aldB、耐碱性木聚糖酶xylB基因和细胞壁的合成基因等,特别是具有抗菌活性的短杆菌酪肽的合成过程及所需酶的基因均有研究。短短芽胞杆菌在生物防治、作为分泌表达外源蛋白的宿主及环境治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马桂美车建美刘波史怀陈峥
关键词:基因微生物降解生物防治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中物质组分GC-MS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极性从低到高的5种有机溶剂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中垫料的物质组分进行梯度萃取,物质提取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不同溶剂层的物质组分进行分析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垫料中的物质组分以酯类物质和烃类物质为主,其中石油醚和氯仿对低极性的酯类物质和长链烷烃的提取效果较好,但氯仿层提取的种类更多,对不饱和烃的提取效果要优于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对烯烃类化合物(包括多环芳烃)有较好的提取效果;丙酮适合全物质提取,对垫料中低极性的烷烃组分到高极性酯组分的提取效果均较好;乙醇溶剂适合极性较高的酯类物质的提取。
潘志针刘波朱慧君朱育菁张连宝陈峥郑梅霞史怀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仙草植物内生芽胞杆菌种群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仙草植株内生芽胞杆菌种群的多样性,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仙草根、茎、叶中的内生芽胞杆菌,采用16SrRNA序列鉴定法对分离获得的芽胞杆菌进行鉴定。同一组织内,对16SrRNA序列及形态完全一样的菌株合并冗余,用ClustalX对分离得到的菌株16SrRNA进行排序,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并计算多样性指数。实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58株仙草内生芽胞杆菌(根29株、茎28株、叶1株),分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和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共3个属的11个种,其中与阿氏芽胞杆菌B.aryabhattai、简单芽胞杆菌B.simplex和B.flexus 3个种最接近的内生芽胞杆菌占总分离芽胞杆菌株数的62%;根部内生芽胞杆菌数量及种属均最丰富,其多样性指数高于茎和叶。
刘国红刘波车建美唐建阳葛慈斌
关键词:仙草多样性
系统发育标记基因在芽胞杆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传统鉴定芽胞杆菌的方法被一种可定量、较精确的以可翻译核苷酸序列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所取代,即以进化速率不同的分子为研究对象,进行芽胞杆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近年来不断有系统发育标记基因被发现并使用,本文就近年来使用较多的分子标记基因,如gyrB、rpoB和gyrA、rpoD等基因在芽胞杆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田潇娜刘国红刘波林营志
关键词:芽胞杆菌
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无致病力突变株插入位点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TN5插入强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FJAT-91,获得突变株FJAT-t582和FJAT-t583。菌落形态观察及弱化指数测定结果表明,突变株FJAT-t582和FJAT-t583表现为典型的无致病力菌落形态,且弱化指数均在0.8以上。利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特异性引物从突变菌株FJAT-t582和FJAT-t583中均扩增出片段大小为681bp的条带,而野生型菌株FJAT-91未扩增出任何条带,说明TN5转座子已插入其基因组中。对这2株无致病力突变株进行反向PCR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出插入位点在编码putative diguanylate phosphodiesterase基因和Ⅲ型效应蛋白基因中,推测这2个基因的突变致使强致病力菌株表现出无致病力特征。
车建美马桂美刘波郑雪芳唐建阳
关键词:青枯雷尔氏菌
Structure Design of Large-scale Fattening Pig House with Fermentation Bed被引量:2
2014年
The fattening pig house with fermentation bed had an area of 2 100 m2, and the area of fermentation bed was 1 900 m2 with a utilization rate of 91.4%, which was 45%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pig house with surrounding barrier. There was feeding trough around the house. The water troughs were set in the middle of the fermentation bed and of the feeding trough on the short sides of the house, separating feed and water. There were electric aluminum alloy shutters in both long sides of the house for ventilation, cooling and heat preservation. On both short sides, there were fans and wet curtains. The spray cooling devices were in- stalled outside the roof for cooling.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the piggery, includ- ing light, temperature, water, humidity, carbon dioxide and ammonia, was realized to run by computer automatically. The coconut chaff and chaff configuration were used as mattress material, realizing the advantages of fermentation bed, such as no smell, zero emission, high-quality meat, saving labor, controlling disease, no drug residue, producing fertilizer, intelligent control, mechanized operation, etc.
刘波蓝江林唐建阳史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