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5025)

作品数:16 被引量:444H指数:9
相关作者:李维京任宏利曹鸿兴虞海燕高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气候
  • 10篇降水
  • 5篇气候变化
  • 5篇夏季
  • 4篇气候预测
  • 4篇相空间
  • 3篇年代际
  • 3篇夏季降水
  • 2篇因果
  • 2篇因果检验
  • 2篇雨型
  • 2篇增暖
  • 2篇年代际变化
  • 2篇全球增暖
  • 2篇热带
  • 2篇热力学
  • 2篇中纬
  • 2篇中纬度
  • 2篇纬度
  • 2篇夏季旱涝

机构

  • 1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1篇中国气象局国...
  • 7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市气象局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江苏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苏州市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泰安市气象局
  • 1篇上海气候中心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作者

  • 12篇李维京
  • 10篇曹鸿兴
  • 7篇任宏利
  • 5篇张培群
  • 4篇丑纪范
  • 4篇高丽
  • 3篇李想
  • 3篇朱正心
  • 3篇蔡秀华
  • 3篇赵振国
  • 3篇虞海燕
  • 2篇朱莲芳
  • 2篇郑艳
  • 2篇韩荣青
  • 1篇孙林海
  • 1篇何金海
  • 1篇张兴强
  • 1篇陈德亮
  • 1篇何会中
  • 1篇李德平

传媒

  • 6篇气象学报
  • 3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
  • 1篇新疆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贵州气象
  • 1篇Advanc...
  • 1篇Scienc...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Meteor...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相似—动力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发展构想
如何使用统计学方法来提高动力模式的预报水平,即实现统计和动力方法的有机结合,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这里旨在探索一种利用现有大气环流模式进行相似-动力预报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其核心思想是把...
任宏利丑纪范黄建平李维京张培群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
文献传递
自忆性建模及其气候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对制约系统运动的含时间微商项的方程,引进记忆函数后可导得一个差分—积分方程,它能包容含初值的多个往值。构建和求解系统的差分—积分方程的原理,称为自忆性原理,相应导得的数学模型称为自忆性模型。自忆性模型现已应用到气象、海洋、水文、市场、农业、交通和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建模、计算和预报,尤其在预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提高了预报准确率。文中还论述了自忆性—界门模型,讨论了自忆性模型应用效果好的原因,给出了气候预测的实例。
曹鸿兴朱正心虞海燕
关键词:动力系统气候预测
自记忆时序模型及其在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设定一个可能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然后运用双向差分法反导得方程的具体形式。随后再利用自忆性原理推导得一个差分-积分方程,运用最小二乘法求得该方程离散化形式中的记忆系数,由此建立一种基于量测序列构建的自记忆模型。这是运用自忆...
曹鸿兴朱莲芳蔡秀华朱正心
关键词:气候预测时间序列分析降水
文献传递
统计-动力相结合的相似误差订正法被引量:105
2005年
根据大气相似性原理,提出了利用历史资料的相似信息估计模式误差的反问题,并发展了一种相似误差订正(ACE)方法。该方法将统计和动力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在不改变现有数值预报模式的前提下,既充分利用了动力学发展的成就,又能够有效提取大量历史资料中的相似信息,达到减小模式误差、改进当前预报的目的。而且,ACE方法能够针对当前预报的特殊性来区分所利用过去资料的特殊性,提取历史相似信息间接求解反问题。定性分析表明,ACE方法与以往相似-动力模式原理是等价的,但无需重新建立复杂的相似离差预报模式,更具可行性和业务应用前景。在理想化的极限情形下,当数值模式或历史相似完全准确时,ACE方法的预报结果将分别蜕变为动力或统计学方法的预报结果。
任宏利丑纪范
关键词:反问题
北半球副热带—中纬度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纬向传播与东亚夏季旱涝
用时空滤波和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1958—2000年夏季东亚(20°—45°N,110°—135°E)不同纬带(由南到北分为4个区域)的降水分别与太平洋同一纬带上大气30—60 d振荡(ISO)沿纬圈传播的关系及...
韩荣青李维京董敏
关键词:夏季旱涝
中国北方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2
2003年
文中重点分析了我国北方干旱气候的基本特征,并从影响中国气候异常的主要因子初步探讨了干旱的成因。指出在全球与东亚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主要影响因子的年际异常变化和年代际振荡是我国干旱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李维京赵振国李想孙林海
关键词:干旱气候特征气候变化年代际振荡
气候自忆热力模式及其非线性特征
随着全球变化和全球增暖研究的进展,热力学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因为热力学因子对大气和地球系统的长期行为更为重要。这样对大气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研究尤显得迫切。虽然气候热力学有了许多新成果,但它们似乎与数值气候模式平行地进展...
曹鸿兴何会中蔡秀华
关键词:气候模式热力学非线性混沌
文献传递
中国夏季大尺度低频雨型及其转换模被引量:9
2005年
使用40年逐日降水资料和相空间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识别出中国夏季降水的7个大尺度低频雨型,它们对应相空间中概率密度分布的局部极大值区域,具有持续和转换特点,反映了低频降水的传播和跃变特征.分析表明,低频雨型在季节内分布一般与夏季风雨带相对应,雨型之间存在优势转换关系,可归纳为4个雨型转换模,它们是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年际和季节内变化的主要信号分量.环流场分析显示,西太平洋副高、中高纬阻塞、低纬环流异常以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波列结构与低频雨型的出现和转换有着密切联系,而副高和阻塞形势的异常演变、东亚波列的分布和变动、急流位置和形态的季节内变化,有可能是雨型转换模形成的主要环流因素.
任宏利张培群丑纪范李维京高丽
关键词:夏季降水相空间聚类分析方法
Seasonal Transition Features of Large-Scale Moisture Transport in the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Region被引量:23
2007年
Using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for the period of 1957-2001, the climatological seasonal transition features of large-scale vertically integrated moisture transport (VIMT) in the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region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seasonal transition of VIMT from winter to summer a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mmertime "great moisture river" pattern (named the GMR pattern) and its eastward expansion, associated with a series of climatological events which occurred in some "key periods", which include the occurrence of the notable southerly VIMT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in mid March, the activity of the low VIMT vortex around Sri Lanka in late April, and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mid May, among others. However,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ummer to win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exhibit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asterly VIMT belt located in the tropical area, accompanied by some events occurring in "key periods". Further analyses disclose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dian and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s when viewed from the meridional migration of the westerly VIMT during the seasonal change process, according to which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can be easi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long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it may also denote different formation mechanism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何金海孙丞虎刘芸芸Jun MATSUMOTO李维京
非平衡态热力学与气候模式构建
本文回溯了大气动力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气候动力学的进展,剖析了当今气候数值模式的源由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以非平衡态热力学为基础设计热力学朝向的气候模式的新思路,阐述了发展突显热力学作用的数值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述了该...
曹鸿兴
关键词:热力学气候预测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