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246)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5H指数:8
- 相关作者:刘起勇栗冬梅杨小冉宋秀平孙继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云南省不同环境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情况的研究被引量:44
- 2004年
-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状况。方法 对2003年6~7月在云南省3种不同气候类型共5个县、市不同生境中捕获的鼠形动物采集股动脉血,用含5%去纤维兔血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置于35℃含5%CO_2培养箱中分离培养巴尔通体,疑似菌落用巴尔通体属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特异基因片段,电泳图中出现目标带即判断为阳性菌株。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278只,接种鼠血标本176份,共检获巴尔通体疑似菌株79份,经PCR证实69份为巴尔通体。6种被检动物中有4种动物检出巴尔通体,感染鼠分属于家鼠属、绒鼠属、小鼠属。总检动物巴尔通体分离率为39.2%;其中以黄胸鼠分离率最高为42.0%。除大理市外,剑川、祥云、云龙和云县等县捕获的鼠类标本均分离到巴尔通体,鼠类生境涉及室内、庭院、溪场灌木丛、山地灌木丛,跨越暖温带季风气候、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河谷少雨气候三种气候类型。结论 研究再次证实云南鼠类宿主,特别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家栖鼠类巴尔通体感染率较高;巴尔通体在多种鼠类、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中均有分布,呈现出对不同地理和气候环境具有广泛适应性及宿主多样性特征。
- 栗冬梅俞东征刘起勇龚正达
- 关键词:巴尔通体感染鼠形动物分离率黄胸鼠北亚热带
-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北京市昌平地区体检人群中汉赛巴尔通体抗体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调查北京市昌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情况。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抗体(IFA)试剂盒检测体检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抗体情况。结果以IFA为参考标准,间接ELISA方法的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91.6%;阳性预测值为82.2%(60/73),阴性预测值为84.9%。ELISA共检测了357份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为34.5%,IFA共检测了239份体检血清,其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为35.6%。结论间接ELISA方法对于检测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昌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存在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的情况。
- 杨小冉刘起勇崔步云王连秀彭智会任东升
- 关键词:汉赛巴尔通体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汉赛巴尔通体媒介和宿主的实验室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6年
- 刘小闪刘起勇
- 关键词:巴尔通体宿主媒介革兰阴性淋巴结病
- 猫抓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7年
- 杨小冉刘起勇
- 关键词:实验室诊断方法猫抓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巴尔通体新发病例
- 浙江省鼠形动物巴尔通体的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分析浙江省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分子遗传进化关系,为巴尔通体人群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在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捕获鼠形动物,无菌操作取鼠肝和脾,用PCR和分离培养检测巴尔通体,对部分阳性产物测序,提交到GenBank,用CLUSTAL W进行匹配,然后用PAUP4.0beta10软件构建系统关系,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我们分别从黑线姬鼠、黄毛鼠、褐家鼠、黑腹绒鼠、社鼠、臭鼩鼱、东方田鼠、黄胸鼠和大林姬鼠中检测到巴尔通体特异DNA片段,浙江首次从黑线姬鼠脾中分离出一株巴尔通体。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我们检测到的巴尔通体与Bartonellaratti massiliensis以及对人类有致病性的B.grahamii的遗传关系最近。结论浙江省鼠类中广泛存在巴尔通体感染,而且携带人类致病性巴尔通体,存在人群感染风险。
- 孙继民宋秀平傅桂明鲁亮刘起勇
- 关键词:鼠形动物巴尔通体遗传进化分析
- 用PCR方法检出蚤类携带巴尔通体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 调查我国巴尔通体宿主动物体表寄生蚤类是否携带巴尔通体。方法 2 0 0 3年 6~ 7月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居民区采集家猫、狗、鼠类等体表寄生蚤 ,用 3对巴尔通体属特异性引物BhCS .781p BhCS .113 7n、Bh .3 11p Bh .45 2n和TIle .45 5 p TAla .885n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PCR) ,扩增巴尔通体gltA和16S~ 2 3SrRNAITS中部分核酸片段 ,检测采集的蚤类是否感染巴尔通体。结果 共采集 2 5 1只寄生蚤 ,包括猫栉首蚤、人蚤、缓慢细蚤等 7个常见蚤种 ,从 1组猫栉首蚤和 1组缓慢细蚤中扩增出目标带 ,证实有巴尔通体感染。结论 猫栉首蚤和缓慢细蚤能够感染巴尔通体 ,是该种病原体的潜在传播媒介 ,间接表明当地家猫和鼠类动物存在巴尔通体感染。
- 栗冬梅刘起勇俞东征董兴齐
- 关键词:PCR蚤类巴尔通体传播媒介
- 巴尔通体生化特性及生化鉴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运用全自动和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分析巴尔通体的生化特性,研究巴尔通体的生化鉴定方法,为今后巴尔通体菌株的生化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ioMerieux VITEK 32微生物分析系统的ANI厌氧菌鉴定卡及Rapid ID32A系统检测巴尔通体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VITEK ANI厌氧菌鉴定卡检测结果: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半乳糖苷酶、葡萄糖苷酶等反应阴性,能够分解多种氨基酸,但不能分解脯氨酸,不能利用尿素、葡萄糖等糖类。Rapid ID32 A系统检测结果:所有菌株脲素酶、半乳糖苷酶、葡萄糖苷酶阴性,不发酵甘露糖、棉籽糖。结论:两个系统均能快速分析巴尔通体的一些生化特性,但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更方便快捷,检测的生化指标更多,且试验后的VITEKANI厌氧菌鉴定卡可在4℃保存数周,便于结果判定[1]。
- 宋秀平栗冬梅刘起勇黄儒婷
- 关键词:巴尔通体生化特性
- 山东省家猫检出汉赛巴尔通体被引量:17
- 2005年
- 栗冬梅孟凤霞秦增军宋秀平杨小冉刘起勇
- 关键词:巴尔通体家猫检出革兰染色阴性胞内寄生自然宿主
- BALB/c及昆明小鼠的汉赛巴尔通体实验室感染模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用汉赛巴尔通体菌株建立BALB/c和昆明(KM)小鼠的实验室感染模型,检测小鼠体内抗体及菌血症的动态变化。方法用汉赛巴尔通体标准菌株经皮下感染小鼠,用ELISA及PCR检测不同感染天数的小鼠,观察抗体滴度及菌血症的变化。结果BALB/c小鼠在感染后第6天,A值开始升高,第36天达到高峰。KM小鼠的高峰期是在第30天,小鼠在感染的第2天起,血培养出现阳性菌落。结论BALB/c和KM小鼠可作为巴尔通体的实验动物,适于研究巴尔通体在动物体内的动态变化。另外,由于此2种小鼠在感染后持续存在的菌血症,为将来进行动物的巴尔通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
- 杨小冉刘起勇崔步云刘小闪孙继民林华亮
- 关键词:汉赛巴尔通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调查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家猫汉赛巴尔通体血清抗体及菌血症情况。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调查314份家猫血清抗体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对血培养产物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用ELISA法共检测314份标本,总的抗体阳性率为29.6%,<6月龄的幼猫阳性率较低(19.3%),>2岁的老猫抗体阳性率最高(37.5%),雌性和雄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血培养共培养出42份可疑阳性,PCR及序列分析证实为汉赛巴尔通体。结论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家猫均存在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汉赛巴尔通体是家猫感染的主要菌种。
- 杨小冉刘起勇崔步云王晓梅李世华宋秀萍孙继民王艳
- 关键词:汉赛巴尔通体家猫间接ELISA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