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5012)

作品数:10 被引量:98H指数:7
相关作者:陈月娟施春华周任君邓淑梅李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平流层
  • 12篇流层
  • 6篇臭氧
  • 4篇上空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周期振荡
  • 2篇行星波
  • 2篇水汽
  • 2篇平流层臭氧
  • 2篇准两年周期振...
  • 2篇微量气体
  • 2篇温度变化
  • 2篇环流
  • 2篇北半球
  • 2篇HCL
  • 1篇氮氧化物
  • 1篇地表
  • 1篇对流层
  • 1篇掩星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16篇陈月娟
  • 7篇施春华
  • 6篇周任君
  • 4篇毕云
  • 2篇邓淑梅
  • 2篇凌健
  • 2篇陈权亮
  • 1篇郑彬
  • 1篇许利
  • 1篇李正
  • 1篇叶康
  • 1篇胡站伟
  • 1篇易明建
  • 1篇李庆
  • 1篇张倩
  • 1篇程华

传媒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Advanc...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0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HALOE资料看青藏高原上空HCl分布及其与O_3的关系被引量:20
2005年
采用UARS卫星1992—2002年卤素掩星试验(HALOE)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大气中HCl的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 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对比, 找出它们的差异, 并与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大气中O3 的分布和变化对比, 探讨青藏高原上空HCl对O3 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上空HCl混合比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递增。在 100 hPa以下 HCl含量较少, 其混合比在 10-10 以下, 在10~0.1 hPa之间达到2~3×10-9 量级。青藏高原上空 HCl混合比与同纬度带相比有不少差异。在夏季, 在100 hPa附近气层, 高原地区的HCl混合比明显小于同纬度带平均的 HCl混合比, 但在25~5 hPa气层, 则高原地区的HCl混合比明显大于同纬度带平均的HCl混合比。冬季的情况与夏季几乎是相反的。HCl混合比的分布和变化与O3混合比的分布和变化的相关关系很明显, 且不同高度有所不同。在25~6 hPa气层, HCl混合比与O3混合比的变化呈明显的反相关。在 30 hPa以下到 70hPa它们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而在100 hPa附近为明显的正相关。由于反相关的关系在O3混合比较大的气层25~6 hPa (约25~36 km的高度)最明显, 表明在这个气层中HCl对O3的破坏作用是重要的。
陈月娟施春华
关键词:青藏高原HCL混合比平流层掩星
平流层臭氧、水汽和甲烷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利用1992年–2005年HALOE资料分析了北半球20oN~50oN纬度带和我国上空平流层的臭氧、水汽和甲烷的变化趋势,并与平流层温度的变化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微量气体的季节变化、准两年周期振荡和长...
陈月娟施春华周任君毕云
关键词:平流层臭氧水汽甲烷
文献传递
平流层剩余环流及其时间演变特征
平流层剩余环流是由剩余速度v*和ω*构成的平流层经向-垂直环流,它对于对流层-平流层相互作用和物质交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1979~2003年NCEPII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剩余速度v*和ω*,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
陈权亮陈月娟
关键词:平流层剩余环流
文献传递
我国上空平流层中微量气体的垂直分布和变化趋势被引量:13
2006年
利用1992~2005年卤素掩星试验(HALOE)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上空平流层的几种微量气体(NO,NO2,HF,HCl,CH4,H2O和O3)混合比的垂直分布和变化趋势,以期为研究平流层的辐射和化学过程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文中除给出我国上空平流层各高度上平均的各种微量气体的含量外,还给出青藏高原上空这些微量气体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平流层各种微量气体混合比的垂直分布有其不同的特征,在对流层上层到平流层底部各种微量气体的混合比分布和季节变化与平流层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分析结果还表明,这些微量气体的季节变化、准两年周期振荡和长期变化趋势都很明显,并且在平流层的不同高度上它们的变化趋势是不相同的.在平流层中层,NO,NO2,HCl和H2O混合比在1998年以前都是增加而后则是明显下降的,但O3相反,在1998年以前明显减少,1998年后其减少的趋势不明显.这表明,近年来平流层中层这些微量气体的减少使得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有所缓解.但在平流层下层,臭氧的耗损仍然很明显.
陈月娟施春华周任君毕云
关键词:平流层微量气体准两年周期振荡
北半球地面O_3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
2006年
利用来自GAW(Global Atmosphere Watch,全球大气监测)的、由WDCGG(World DataCentre for Greenhouse Gases,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和发布的、基于地基观测的北半球共15个站点的地面O3含量的逐月观测资料以及逐时观测资料,分析、对比并总结了北半球不同经纬度各区域的地面O3含量的年变化和各个季节的日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内陆比较清洁地区的地面O3多年月平均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接近正弦曲线的形状,最高值出现在4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0月份;而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发生出现推迟一个月峰值的情况,甚至出现连续多个月份浓度均较高的情况.而位于20°N^35°N的洋面以及海岸线上的站点均在夏季出现全年最低值.对于4个季节的平均日变化而言,清洁地区的日变化很小,曲线比较平直;而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则日变化明显,曲线弯曲幅度大,其中夏天的日变化差别最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地面O3含量的长期变化,我们还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站点地面O3含量的变化周期,发现高纬度区域的地面O3表现出明显的准11年的周期,准2年周期振荡较弱.而其他纬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和洋面上的站点则未看出有明显的准11年周期,表现出的是较明显的准2年周期振荡.
张倩陈月娟
关键词:年变化小波分析
HCl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in the Stratosphere and a Comparison with Ozone QBO被引量:8
2005年
HALOE data from 1992 to 2003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HCl volume mixing ratio and its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in the stratosphere,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ozone QBO. Then, the NCAR two-dimensional interactive chemical, dynamical and radiative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wind QBO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HCl in the stratosphe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BO signals in the HCl mixing ratio are mainly at altitudes from 50 hPa to 5 hPa; the larger amplitudes are located between 30 hPa and 10 hPa; a higher HCl mixing ratio usually corresponds to the westerly phase of the wind QBO and a lower HCl mixing ratio usually corresponds to the easterly phase of the wind QBO in a level near 20 hPa and below. In the layer near 10 hPa-5 hPa, the phase of the HCl QBO reverses earlier than the phase of the wind QBO; the QBO signals for HCl in the extratropics are also clear, but with reversed phase compared with those over the Tropics. The HCl QBO signals at 30°N are clearer than those at 30°S; the QBOs for HCl and ozone have a similar phase at the 50 hPa-20 hPa level while they are out of phase near 10 hPa; the simulated structures of the HCl QBO agree well with observations. 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HCl QBO and the reason for differences in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HCl and ozone QBO are attributed to the transport of HCl and ozone by the wind QBO-induced meridional circulation.
陈月娟施春华郑彬
关键词:HCLSTRATOSPHERE
地表有机氯排放增加影响平流层过程的数值模拟
本文主要工作是利用NCAR的包含动力,辐射和光化学相互作用的SOCRATES二维模式,研究地表有机氯排放增加30%后平流层微量气体和温度的变化。分析表明:有机氯增加后,平流层ClOx增加,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导致臭氧的减少,...
施春华陈月娟
关键词:平流层有机氯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平流层的温度变化趋势及其与对流层温度变化的关系
利用NCEP资料对最近的24年的平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采用HALOE资料分析了最近14年平流层中上层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它们与对流层温度变化趋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近地面到对流层中上层,全球年平均温度...
陈月娟毕云凌健施春华
关键词:平流层对流层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臭氧变化特征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被引量:32
2005年
采用TOMS、HALOE和SAGEⅡ臭氧卫星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的垂直结构和变化特征以及伊朗高原臭氧低值中心做了相应的研究,并且对两个高原臭氧低值中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夏季伊朗高原同青藏高原一样存在臭氧低值中心;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臭氧含量的变化与同纬度带其他地区相比,在12~22km或120~30 hPa这个气层中减少最明显,在此气层中伊朗高原上臭氧的减少比青藏高原上的更厉害.进一步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上空位势场和位温的变化及其与臭氧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臭氧含量的变化和南亚高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南亚高压正好处在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夏季当南亚高压中心偏伊朗高原时,伊朗高原上空臭氧总量比多年平均值低,6、7月份随南亚高压中心位置的变化,伊朗高原上空臭氧总量变化明显,而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总量变化不是很明显.利用此区域夏季等位温面的变化对上述关系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周任君陈月娟
关键词:青藏高原臭氧
平流层Brunt-Vaisala频率的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05年
讨论了Brunt-Vaisala频率的重要性,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LOE资料分析了平流层中它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对流层到平流层Brunt-Vaisala频率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低纬度地区,它在对流层向上迅速增加,在平流层向上减小;在平流层下层,它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平流层则经向分布比较均匀;在陆地上空Brunt-Vaisala频率的垂直梯度明显大于海洋上空,且出现高值中心;无论在对流层还是在平流层,Brunt-Vaisala频率冬季的值皆大于夏季的值;该频率也有准两年周期的变化.作为一个例子,我们运用实际计算出的Brunt-Vaisala频率对行星波垂直传播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陈权亮陈月娟邓淑梅
关键词:空间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