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01187)

作品数:18 被引量:98H指数:6
相关作者:陈自谦倪萍赵春雷刘耀张鲁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磁共振
  • 6篇颞叶
  • 5篇癫痫
  • 5篇颞叶癫痫
  • 5篇显像
  • 4篇正电子
  • 3篇正电子发射
  • 3篇致痫
  • 3篇致痫灶
  • 3篇术前
  • 3篇痫灶
  • 3篇脱氧
  • 3篇脱氧葡萄糖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干细胞
  • 3篇波谱
  • 3篇磁共振波谱
  • 2篇断层扫描
  • 2篇断层显像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机构

  • 17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16篇陈自谦
  • 13篇倪萍
  • 7篇赵春雷
  • 7篇刘耀
  • 5篇彭德新
  • 5篇马继民
  • 5篇张鲁闽
  • 4篇白伟
  • 3篇钟群
  • 3篇钱根年
  • 2篇李铭山
  • 2篇王楷堂
  • 2篇李华灿
  • 2篇杨忠东
  • 1篇李磊
  • 1篇陶超超
  • 1篇李辉
  • 1篇徐荣全
  • 1篇王志敏
  • 1篇陈贤明

传媒

  • 5篇中国医疗设备
  • 4篇功能与分子医...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用于颞叶癫痫致痫灶术前定位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探讨1H-MRS用于TLE致痫灶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的TLE患者术前行常规磁共振(MRI)、1H-MRS检查,分析TLE患者常规MRI图像及两侧海马区NAA/Cho、NAA/Cr、NAA/(Cho+Cr)的比值,对双侧海马区各代谢物比值行t检验,对比评价TLE患者双侧海马区代谢物变化;以海马区NAA/(Cho+Cr)比值作为TLE定位诊断的参考值,评价1H-MRS对TLE患者致痫灶定位的意义;常规MRI、1H-MRS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行Kappa一致性检验,对比评价常规MRI和1H-MRS对TLE致痫灶定位的价值。结果:(1)TLE患者致痫灶侧海马区和致痫灶对侧海马区的NAA/Cho、NAA/Cr、NAA/(Cho+C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2、4.798、5.297,P<0.05);(2)常规MRI、1H-MRS对TLE致痫灶定位结果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371、0.748,当NAA/(Cho+Cr)比值为0.66时,1H-MRS对TLE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9%、95%、76%、91%和87%,而常规MRI检查依次为69%、69%、70%、79%和57%。结论:1H-MRS较常规MRI对TLE具有更高的定位诊断价值,联合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分析才能进一步提高TLE患者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刘耀李华灿陈自谦赵春雷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颞叶癫痫致痫灶
脑创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及MR活体示踪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常见的急重症,其损伤严重、预后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是一种非造血系统的成体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易于培养、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是细胞移植的首选种子细胞。目前,BMSC已进入临床疾病治疗的研究。文中就BMSC治疗TBI及其MR活体示踪进展作一综述。
彭德新陈自谦
关键词:脑创伤示踪
正常人听皮层不同分区代谢多体素1H-MRS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测定听皮层不同区域代谢物分布的可行性。方法对10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大脑听皮层的颞横回前外区(HGal)、颞横回后内区(HG-pm)、颞平面(PT)等区行二维多体素1 H-MRS检测,观察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化合物(Cho)、乳酸(Lac)、谷氨酰胺和谷氨酸(glutamate/glutamine,Glx)、GABA等代谢物的波峰特点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完成检查后分别将以NAA/(Cho+Cr)、Lac/(Cho+Cr)、Glx/(Cho+Cr)、GABA/(Cho+Cr)等指标含量为灰阶的伪彩图与轴位T1WI进行融合,直观听皮层不同分区代谢物的分布情况。结果多体素1H-MRS研究发现NAA/(Cho+Cr)、Glx/(Cho+Cr)、GABA/(Cho+Cr)比值在听皮层颞横回前外区、后内区及颞平面各区含量不均匀。颞横回后内区Glx/GABA比值明显高于颞横回前外区、颞平面等,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672、6.6968,P<0.001)。通过视觉分析观察伪彩图与常规MRI的融合图像可见Glx、Lac的分布主要局限于颞横回后内区。结论二维多体素1 H-MRS能够显示听皮层不同分区代谢产物的代谢特征,为耳聋情况下听皮层代谢变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梁永辉曾志梅窦晓清陈贤明陈自谦李辉倪萍
关键词:听皮层磁共振波谱学代谢物
^(18)F-FDG PET显像与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价值上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18F-FDG PET显像与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上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颞叶癫痫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和长程/视频EEG检查,细致分析图像,并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F-FDG PET显像准确定位42例癫痫患者病灶位置,头皮EEG准确定位致痫灶30例,准确率分别为67.7%及48.4%,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8F-FDG PET显像结果表现较多样,影像分析应细致、审慎。结论: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定位颞叶癫痫致痫灶优于长程/视频EEG检查,但因其价格较昂贵,临床可首选EEG定位癫痫,EEG定位困难时选择PET显像可明显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性。
赵春雷陈自谦刘耀钱根年杨忠东王楷堂李铭山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脑电描记术
大鼠脑创伤SPIO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磁共振成像活体示踪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TBI)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标记及活体磁共振成像(MRI)示踪的可行性。方法参照Feeney法制作大鼠左侧TBI模型,右侧大脑立体定向注射移植SPIO标记的BMSCs。实验组大鼠注射移植SPIO标记BMSCs,对照组TBI大鼠分别注射等量的无SPIO标记的BMSCs和PBS,均分别于注射细胞前及注射BMSCs后1、3、7、14和21d进行NSS评分及MRI扫描,观察脑实质内信号变化及其迁移情况,并与对侧正常脑实质信号进行对比。每次MRI扫描结束后立即各处死1只,取脑组织切片进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结果 MRI扫描观察到实验组TBI模型大鼠脑实质内低信号区,并逐步向病变区迁移,与对侧脑实质内信号减低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154.19,P<0.05),病理切片普鲁士蓝染色见蓝染颗粒。BMSCs移植组NSS评分低于PBS移植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大鼠TBI模型立体定向注射SPIO标记的BMSCs活体示踪有一定价值,BMSCs对TB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
彭德新陈自谦倪萍白伟
关键词:脑创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示踪磁共振成像
^(18)F-FDG PET-CT脑显像与EEG对颞叶癫痫灶术前定位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对比18F-FDG PET-CT脑显像与EEG对颞叶癫痫灶术前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神经外科癫痫中心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患者15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脑显像、长程/视频EEG检查,其中29例定位仍不确切者行颅内电极EEG检查,手术切除组织术后送病理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1)本组152例患者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为80.92%(123/152),长程或视频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43.42%(66/152),两种检查方法定位致痫灶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1);(2)本组29例患者颅内电极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100%。结论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灵敏、有效,其价值优于长程/视频EEG;18F-FDG PET-CT脑显像对颅内电极埋置有指导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率。
刘耀陈自谦赵春雷倪萍钟群白伟彭德新
关键词: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不同首次换液模式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首次换液模式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首次换液方式分为以下6组:A.24 h半量换液;B.24 h全量换液;C.48 h半量换液;D.48 h全量换液;E.72 h半量换液;F.72 h全量换液,以后每48 h全量换液。记录各组P0~P3培养时间及细胞纯度,流式细胞仪及成骨、成脂诱导鉴定,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各组培养总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455,P〈0.05),D组最短(16.61±1.61)d,B组最长(21.50±1.70)d,B、D组与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代纯度均最高,P3纯度达(90.84±2.19)%。E组各代细胞纯度均为最低,P3纯度为(76.04±3.21)%。P3代纯度比较,B、E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获细胞CD 29、CD 90阳性、CD 34、CD 45阴性,向成骨、成脂诱导分化,MTT检测显示细胞增殖能力良好。结论首次换液方式能影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周期及其纯度,48 h半量换液为最佳首次换液方式。
彭德新陈自谦白伟刘耀倪萍
关键词:纯度周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18F-FDG PET显像与EEG对颞叶癫痫病灶定位诊断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18F-FDG PET显像与脑电图(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颞叶癫痫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和长程或视频EEG检查,细致分析图像,并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8F-FDG PET显像准确定位42例患者病灶位置,头皮EEG准确定位致痫灶30例,准确率分别为67.74﹪及48.39﹪,PET对癫痫的检出阳性率较头皮EEG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显像结果表现较多样,影像分析应细致、审慎。结论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定位优于长程或视频EEG检查,但因其价格较昂贵,所以可首选EEG定位,EEG定位困难时才选择PET显像定位。
赵春雷陈自谦刘耀钱根年杨忠东王楷堂李铭山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癫痫
磁共振波谱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颞叶致痫灶定位价值的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高场强MRS和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对颞叶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 62例资料完整的颞叶癫痫(TLE)患者行常规MRI、1H-MRS及18F-FDG PET/CT检查,定位结果与颅内电极脑电图及术后病理对照,行Kappa一致性检验,对比评价常规MRI、1H-MRS、18F-FDG PET/CT及三者联合使用对TLE致痫灶定位诊断的价值。结果 (1)常规MRI、1H-MRS及18F-FDG PET/CT脑显像对TLE致痫灶的定位结果与颅内电极EEG及术后病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371、0.748、0.631,当NAA/(Cho+Cr)为0.66时,1H-MRS对海马硬化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5﹪、76﹪、91﹪、87﹪及89﹪,与常规MRI扫描(69﹪、70﹪、79﹪、57﹪、69﹪)和18F-FDG PET/CT脑显像(95﹪、83﹪、93﹪、88﹪、92﹪)比较,MRS和18F-FDG PET/CT脑显像对TLE致痫灶定位具有较好的价值;(2)常规MRI、1H-MRS及18F-FDG PET/CT脑显像三者联合时,诊断结果与颅内电极EEG及术后病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71,其对TLE致痫灶定位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8﹪、88﹪、96﹪、93﹪及95﹪。结论 (1)高场强MRS和18F-FDG PET/CT脑显像对TLE致痫灶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2)多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TLE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刘耀赵春雷钟群倪萍马明陈自谦李华灿
关键词:颞叶癫痫致痫灶MRS
正电子放射性核素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1年
目的:分析各种因素对18F-产量的影响,提出合适的方案,以保证日常18F-的稳产和高产。方法:用线性回归方法对2004—2009年的PETtrace回旋加速器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得到18F-产量曲线图,结合曲线图和其他因素分析得到不同的18F-产量的最优生产方案。结果:在束流强度不变的情况下,18F-产量总体上随着轰击时间的延长而增长。18F-产量与轰击时间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轰击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总体上束流强度的增加与18F-产量之间无线性关系。大幅度提高束流强度虽然可以提高18F-产量,但18F-的产量很不稳定。结论:采用大束流强度、短轰击时间生产大量的18F-不可取。采用较低的束流强度,较长的轰击时间可以实现18F-的稳产和高产。
陈泽龙雷禄坤杜超倪萍
关键词:束流强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