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05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0501)

作品数:36 被引量:589H指数:16
相关作者:张镭张仁健王式功尚可政杨德保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气溶胶
  • 7篇污染
  • 6篇光学厚度
  • 6篇干旱
  • 6篇半干旱
  • 5篇沙尘
  • 5篇气溶胶光学
  • 5篇雷达
  • 5篇激光
  • 5篇旱区
  • 5篇干旱区
  • 5篇半干旱区
  • 4篇土壤
  • 4篇气候
  • 4篇气溶胶光学厚...
  • 4篇污染特征
  • 4篇激光雷达
  • 4篇草地
  • 4篇大气气溶胶
  • 3篇沙尘气溶胶

机构

  • 26篇兰州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气象局广...
  • 3篇吉林省气象局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山西省气象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甘肃省气象信...
  • 1篇四川省农业气...

作者

  • 12篇张镭
  • 10篇张仁健
  • 6篇王式功
  • 5篇尚可政
  • 4篇王雪梅
  • 4篇邓涛
  • 4篇石磊
  • 3篇刘辉志
  • 3篇刘阳
  • 3篇曹贤洁
  • 3篇黄建平
  • 3篇王娜
  • 3篇王开燕
  • 3篇杨德保
  • 2篇高枞亭
  • 2篇张怀德
  • 2篇沈振兴
  • 2篇张文煜
  • 2篇涂钢
  • 2篇董文杰

传媒

  • 8篇高原气象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 2篇冰川冻土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干旱气象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Advanc...
  • 1篇Scienc...
  • 1篇Atmosp...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春秋冬季大气黑碳气溶胶的特征分析
应用黑碳观测仪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对长春市黑碳气溶胶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秋冬季黑碳浓度达15.375μg/m3,最大值可达293.5μg/m3,说明长春市的碳污染已达到很严重的程度;冬季黑碳浓...
高枞亭张仁健苏丽欣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大气层结
文献传递
激光雷达反演参数k值的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采用532 nm激光雷达2006年在兰州市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观测数据,结合能见度因子、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对利用Klett法求解时,k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取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0.7≤k≤1.0时,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大小与能见度估算出的值相接近。但在k=0.7时,计算出的气溶胶消光系数正、负参半;k=1.0时,消光系数廓线在晴天无云的天气状况下同实际情况不符。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激光雷达和光度计的同期观测资料发现:k=0.8时,较合理的数据所占比例为100%,k=0.9为84%,k=1.0仅为12%。对兰州市区而言,利用激光雷达分析气溶胶光学特性时,取k=0.8或k=0.9较为合理。
张文煜王音淇宋嘉尧张镭孙璐
关键词:激光雷达太阳光度计
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亚洲干旱/半干旱区剔除季节变化的水汽、降水与三个大洋暖池(WPWP、EIOWP和EP)区在南北纬10°之间区域水汽、海温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东印度洋暖池海温的相关性最好,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相关性次之,与ElNino1+2区的相关性较弱;ElNino区越靠近中太平洋,亚洲干旱区与ElNino区水汽的相关性就越强.亚洲干旱/半干旱区夏季的降水与EIOWP1、WPWP1/2和EP三个大洋暖池四季的海温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亚洲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对EIOWP1的海温变化响应最快(降水变化延后海温变化1-3月),对WPWP1/2区海温变化的响应最慢(延迟4个月).就季节尺度而言,在ElNino年冬季和LaNina年的夏季,亚洲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都比常年偏多.近年来由于西风减弱和印度季风的增强,使得更多的印度季风区和东亚季风区水汽被输送到亚洲干旱/半干旱区,是干旱区上空水汽增加,降水增多的原因之一.
白庆梅田文寿冯兆东王澄海靳立亚
关键词:ENSO水汽降水
中国北方中西部沙尘暴气候特征被引量:60
2010年
利用1954—2005年西北五省(区)及内蒙古沙尘暴观测资料,分别对沙尘暴的年变化、日变化和持续时间频率分布进行分型和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类型沙尘暴时间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年变化趋势可划分为4大类型,即春季型、冬春夏型、春夏型和冬春型,它们分别占总数的29.7%、29.7%、27.1%和13.5%,除冬春型冬季沙尘暴发生最多外,其他类型均为春季最多;沙尘暴日变化可划分为3种类型,各型高发时段和峰值时间均有明显差异;持续时间分布规律也划分为3种类型,短时型、中间型和持续型。上述类型划分及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的时间变化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一差异是某一时期内强风、沙尘源和不稳定层结三者在不同地区配置情况差异的综合反映。
冯鑫媛王式功程一帆杨德保尚可政周甘霖
关键词:年变化日变化持续时间
长春秋冬季大气黑碳气溶胶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09年
应用黑碳观测仪于2007年10月—2008年1月对长春市黑碳气溶胶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秋冬季每小时平均黑碳浓度达16.042μg·m^-3,最大值可达181.014μg·m^-3,说明长春市的黑碳污染已达到很严重的程度;冬季黑碳浓度高于秋季;黑碳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一天有两个峰值,分别在08:00~09:00和17:00~20:00;近地层大气垂直温度梯度与黑碳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采暖和工业用煤等造成了空气中较高的黑碳浓度;经常出现的低层大气层结逆温更使得低层大气中的较高含量的黑碳不易扩散是冬季黑碳浓度高的原因之一。
高枞亭张仁健苏丽欣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大气层结
半干旱区近地层动量热通量计算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2006年12月-2007年2月铁塔观测所得的7层风、温、湿资料,采用梯度法计算了摩擦速度、摩擦温度、湍流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并将2007年2月的通量计算值与开路涡度协方差系统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与稳定度有密切关系,均随稳定度的增加而减小。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均有明显的日变化,中午时段最大,夜晚最小。动量通量无论在何种稳定度条件下均是由上向下输送;感热通量白天均是由下向上输送,夜间均是由上向下输送。在冬季,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的月平均值都是在12月最小,在2月最大,且动量通量的月平均值远小于感热通量的。2月的动量通量散布图斜率为1.096,相关系数R为0.761;感热通量散布图斜率为1.015,相关系数R为0.957。
鲍婧张镭张燕史晋森
关键词:近地层湍流通量稳定度半干旱区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研究概况被引量:18
2007年
大气气溶胶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利用遥感手段不仅可以获得气溶胶的分布信息,也可以得到相关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气溶胶遥感的发展动态,介绍了气溶胶遥感的基本情况及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的几种方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宋薇张镭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
气象条件对2004年北京冬季气溶胶污染的影响研究
对2004年1月1日~12日北京大气物理所气象观测塔院内气溶胶浓度的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冬季出现气溶胶污染的频率较高,采样期间超标率达58%,超标均发生在地面风速较小,温度偏低的天气,以偏东风...
王开燕王雪梅张仁健石磊刘阳
关键词:气象条件气溶胶
文献传递
统计降尺度方法在青海省冬季最低温度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9年
利用2003—2007年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逐日输出产品与青海地区25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作为试验资料,利用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进行因子选择,并以单隐层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作为降尺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用2003 2006年间的11月1日~次年3月1日的资料作为训练样本,以数值预报产品和前一日观测的最低温度作为因子,建立青海省25个气候站的冬季最低温度的24,48,72 h预报模型,并且以2006年12月和2007年的1、2月作为24,48,72 h逐日最低温度预报试验时段。试验表明,对于青海地区来说,青海北部地区的预报命中率总体好于南部高原地区;在4种对比方案中,以选择数值预报资料结合前一日地面观测的最低温度作为主要因子的方法相对较优,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24 h历史实况的作用逐渐减弱;对于所有台站来说,这4种方案各有优缺点,没有一种方案可以完全代替其他所有方案;在实际业务运行中,对不同的台站应采用不同的预报方案进行实际业务预报。
曾晓青王式功刘还珠尚可政
关键词:统计降尺度神经网络最低温度命中率
梯度观测资料计算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
近地面层湍流动量通量和热通量是表征陆地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强弱的重要参量,同时也是各种尺度大气数值模式物理框架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梯度资料和涡动相关仪(超声风温仪)资料,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计...
张燕张镭鲍婧梁捷宁
关键词:涡动相关法动量通量感热通量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