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L042)
- 作品数:21 被引量:905H指数:10
- 相关作者:黄汉民郭苏文钱学锋郑先勇熊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贸易政策的制度质量分析——基于制度稳定性视角的研究评述被引量:12
- 2009年
- 贸易政策的制度质量分析框架除了包括制度有效性分析,还应当包括制度稳定性分析。贸易制度稳定性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需要,更是贸易制度变迁进入"梯形"上升演进通道的必要条件。贸易制度稳定性均衡主要取决于利益集团、政治风险、理性预期及政策承诺,而它又会通过投资、贸易、经济改革等渠道间接地影响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因此,努力构建包括制度稳定性在内的符合中国特色的贸易制度质量分析体系,用以指导探索我国贸易制度发展的路径依赖、质量提升和体系构建等一系列问题,将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 熊锋黄汉民
- 关键词:贸易政策
- 贸易政策背后的政府目标及其函数度量:理论评述被引量:1
- 2010年
- 对于政府目标函数,新古典经济学将政府视为"慈善的专制者",而公共选择学派则偏重于对不同利益集团的考察,两者都只揭示了政府目标函数的某一部分的特性。以G-H模型为代表的"串谋型政府"模式将两者结合于自己的分析框架内,因而具有较强的政策博弈预测性。最后,对G-H模型进行的拓展研究表明,应不断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并尽量降低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权重。
- 熊锋黄汉民
- 关键词:目标函数
- 国际分散化生产导致了集聚吗: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被引量:81
- 2009年
-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考察了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分散化生产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其影响程度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呈现出依次衰减的趋势。由于集聚具有自我强化机制,这可能扩大中国内部日益加剧的区域发展鸿沟。结果还显示,服务业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状况不能有效促进集聚,说明"政策租"而不是"集聚租"在东部和中部的工业集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钱学锋陈勇兵
- 关键词:产业集聚
- 李嘉图比较优势、特惠贸易安排与产业集聚被引量:8
- 2009年
- 应用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和方法,本文在一个多国FC模型的基础上融入了比较优势因素,着重探讨了PTA形成后,比较优势差异对PTA内外部国家的区位效应、总体福利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比较优势作为一种重要的离心力,将会弱化大国的本地市场效应,使小国不致沦为工业化的外围;(2)当超过某个门槛值时,比较优势将会发生作用阻止工业从PTA外部向内部转移;(3)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双重本地市场效应变得不确定;(4)在PTA外部贸易自由度较高的情况下,PTA外部国家较大的比较优势在弱化PTA内部国家福利的同时,可能改善自身的福利。
- 钱学锋熊平
- 关键词:产业集聚
- 政府管理效率与跨国公司投资基础设施——来自中国2000~2010年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
- 2012年
-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通过大量的统计资料分析,揭示了跨国公司投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数量、结构及模式上的变迁情况,度量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基础设施行业中存量和流量变化,并运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2000~2010年外商在华投资基础设施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投资基础设施与政府管理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意味着建立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及稳定开放的经济环境对刺激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从短期来看,两者属非动态均衡关系,政府管理效率对跨国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 刘凯黄汉民
- 关键词:政府管理效率跨国公司基础设施
- 大国崛起中的贸易政策取向及对中国贸易政策启示——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思考被引量:10
- 2010年
- 黄汉民郑先勇
- 关键词:贸易政策中国贸易国际经济体系
- 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与对外贸易:一项实证研究被引量:25
- 2011年
- 高质量的制度是贸易促进型的,而制度变迁对贸易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即使是正向制度的变迁,在短期内也可能会因为制度的不稳定性而产生阻碍对外贸易发展的转型成本。文章利用1995~2009年105个国家的样本平均每5年期的面板数据,从法律制度、微观经济制度和宏观经济制度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制度质量和制度稳定性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国的制度质量越高、稳定性越强,其对外贸易增长就越快。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促进作用的发挥,需要制度的稳定性作保障,制度质量和制度稳定性在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 郭苏文黄汉民
- 关键词:对外贸易
-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被引量:479
- 2010年
-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1995—2005年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客观描述了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结构的特征性事实。文章发现,无论在多边层次还是在双边层次,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沿着集约的边际实现的,扩展的边际占据的比重很小。利用Tobit模型的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经济规模、多边阻力、固定成本、生产率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间产品属性等对二元边际并不具备相同的影响机制。特别地,外部冲击对集约的边际构成显著的负面冲击,但对扩展的边际却并不存在负面影响。这些结论不仅为上述解释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经验支持,也将为贸易结构改革提供丰富的政策含义。
- 钱学锋熊平
-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贸易条件
- 出口、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经验年限和所有制性质等企业层面异质性的因素以及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区位因素后,企业的出口和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的影响。对工资水平高于90%分位数的企业和工资水平低于10%分位数的企业从样本中剔除后,再将样本企业按照出口密度的高低进行分类,进一步从两方面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超过了对出口活动的影响,这一结论不受异常样本点和企业出口密度高低的影响。
- 赵春燕黄汉民
- 关键词:工资企业异质性出口技术进步
- 中国铁矿石谈判失利的成因分析——基于供需方博弈视角被引量:4
- 2010年
- 文章用不对称条件下无耐心的讨价还价、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等模型从供需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中国铁矿石谈判失利的原因,认为中国铁矿石谈判失利的供方原因有:供给能力约束条件下国际铁矿石供应巨头结成了涨价联盟,且具有不对称的谈判信息,故在谈判中拖延成本的相对较小等;需求方的原因有:中国企业在谈判中更多的无耐心,国内钢铁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国际铁矿石需求各方利益不一致等。进而提出了应对的政策建议。
- 郑先勇黄汉民
- 关键词:铁矿石谈判讨价还价模型智猪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