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485)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 相关作者:万明雨黄银兰梁希森梁繁荣王磊更多>>
- 相关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本经取穴调控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基因表达谱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针刺少阳经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前后的基因表达谱。【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比较采用经穴(经穴组)和非经非穴(非经非穴组)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各10例)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选取部分基因进行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穴组治疗前后筛选出72个差异基因;非经非穴组治疗前后筛选出110个差异基因。经穴组差异基因涉及的功能包括脑内啡肽酶、ATP合酶等,与治疗该病的关联性大。但非经非穴组涉及的基因功能广泛且分散,与治疗该病关联性较小,如细胞凋亡、DNA修复等。RT-PCR检测了经穴组的ATPAF2、PTGS2、TOR3A基因,非经非穴组的ACP2、AURKA、ARHGEF11、CASP8基因,验证了基因芯片数据的可靠性。【结论】本经取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经穴效应在分子水平是多基因作用的综合结果,而非经非穴产生的安慰效应并未找到与之对应的与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相关的靶基因,进一步证明了经穴效应的存在。
- 黄银兰万明雨梁希森梁繁荣哈静曹丽翠王磊
- 关键词:经穴效应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
- 本经取穴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评价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评价本经取穴及非经非穴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8例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经穴组14例,针刺患侧角孙、外关、阳陵泉及丘墟四穴,非经非穴组14例,针刺患侧四个非经非穴点,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10次,治疗前后及入组3个月分别以视觉/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偏头痛患者生活品质问卷(MSQ)评价。结果 (l)近期疗效:两组头痛VAS计分、MSQ计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显示,经穴组VAS计分、MSQ计分均优于非经非穴组(P<0.05);(2)远期疗效:入组3个月随访经穴组VAS计分、MSQ计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非经非穴组则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结论该经取穴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即时、远期疗效均优于非经非穴组。
- 万明雨黄银兰梁希森何卫国梁繁荣贾红云哈静王磊曹丽翠
-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
- 从基因表达谱的角度评价安慰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效应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从基因表达谱的角度观察安慰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效应。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例,采用相同的针刺手法刺激不同的穴位点,经穴组选用少阳经经穴,非经非穴组选用非经非穴点,观察2组治疗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非经非穴组治疗前后表达的差异基因与经穴组治疗前后表达的差异基因重合部分有39个,仅有ZNF429基因参与非经非穴组的生物过程(BP)构成,其余基因均不参与两组BP的组成。结论:非经非穴在临床效应评价中显示的疗效在基因表达谱中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差异表达,提示非经非穴的治疗作用可能是安慰作用的显示。
- 黄银兰万明雨梁希森梁繁荣
- 关键词:基因表达谱无先兆偏头痛
-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61例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欧立停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欧立停联合针灸)31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欧立停10 mg)30例,疗程共2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的次数、天数、视觉模拟评分(VAS)值的改善,评价治疗后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头痛发作的次数、天数、VAS值等方面均有改善,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欧立停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偏头痛患者发作期的优先治疗方案。
- 曹丽翠王磊贾红云黄银兰代阳倩姚辉洁
- 关键词:针灸发作期偏头痛
- 本经取穴针刺法对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MME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本经取穴针刺法调控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膜金属肽链内切酶(membrane metallo-endopeptidase,MME)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将20例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经穴组(针刺患侧经穴)和非经非穴组(针刺患侧非经非穴),每组各10例,每天针刺1次,连续10天。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两组的基因表达谱,并对其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经穴组治疗后MME基因表达量下降(P=0.0023),该基因富集于β-淀粉样蛋白代谢过程(beta-amyloid metabolic process,P=3.16E-05)以及肽代谢过程(peptide metabolic process,P=0.009612),该基因在非经非穴组治疗后各样本中未见表达。结论本经取穴对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效应可能通过对MME基因的调控实现。
- 黄银兰万明雨梁希森梁繁荣
- 关键词:脑啡肽酶无先兆偏头痛
- 本经取穴调控偏头痛患者FAH基因、PTGS2基因的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本经取穴调控偏头痛患者延胡索二酰乙酰水解酶基因(FAH)、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含酶基因(PTGS2)差异表达。方法 20例偏头痛患者经辨证分型确诊为肝阳上亢型偏头痛,随机分为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例,经穴组针刺患侧角孙、外关、阳陵泉、丘墟4穴;非经非穴组针刺患侧4个非经非穴点,每日1次,共治疗10次。提取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外周血,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获得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因表达谱,并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并且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VAS量表评价。结果 FAH基因、PTGS2基因在经穴组各样本中表达显著降低,通过GO分析,FAH基因P<0.05,PTGS2基因P<0.05,这2个基因在非经非穴组各样本中未见表达。VAS量表评价2组治疗前无差异(P>O.05)。经穴组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经穴组治疗后与随访后有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的差值d相比较有差异(P<0.05),经穴组比非经非穴组即时疗效、远期疗效均显著。结论本经取穴对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效应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对FAH基因、PTGS2基因的调控实现的。
- 黄银兰万明雨梁希森梁繁荣
-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经穴效应
- 国内外偏头痛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偏头痛分为先兆型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和无先兆型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两个亚型,其中70%的为无先兆性偏头痛。Russel等[1]用复合分离分析法研究MA和MO,结果支持两者为多基因遗传,且两者子代之间未发现遗传差异。
- 万明雨黄银兰哈静
- 关键词:相关基因复合分离分析多基因遗传
- 经穴效应通过调控ATPAF2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本经取穴调控偏头痛患者ATPAF2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两组的基因表达谱,通过Gene Ontology(GO)分析、Pathway分析。结果:得出ATPAF2基因在经穴组各样本中表达显著,GO分析,该基因所体现的3个功能的P值分别为0.000287、0.000287和0.000693(均P<0.05),该基因在非经非穴组各样本中未见表达。结论:本经取穴对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效应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对ATPAF2基因的调控实现的。
- 黄银兰万明雨梁希森梁繁荣
- 关键词:经穴效应无先兆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