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KG002)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沙武田李晓青赵蓉更多>>
- 相关机构: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综述被引量:6
- 2011年
- 对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的研究,相对其他各期石窟的研究比较薄弱,目前还没有系统的专题研究论著出版。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就敦煌吐蕃期洞窟的研究,通过分类的方法,分别就综合研究、洞窟营建史、分期、洞窟个体、专题(如单个图像等)、榆林窟第25窟研究、莫高窟第365窟汉藏文题记、画风、供养人图像与服饰、经变画专题等问题的研究作了回顾并就吐蕃期石窟研究的特点作了总结。
- 沙武田
- 关键词:敦煌学吐蕃时期
- 一座反映唐蕃关系的“纪念碑”式洞窟(下)——榆林窟第25窟营建的动机、思想及功德主试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榆林窟第25窟是敦煌石窟吐蕃期洞窟的代表作,通过对洞窟藏文题记的再研究,结合吐蕃在处理唐蕃关系时建寺等佛教活动的传统、洞窟营建的历史背景、窟内壁画内容及其艺术特色,最终表明榆林窟第25窟很有可能是776年瓜州陷蕃后、786年沙州陷蕃前,身为瓜州节度使、沙州作战前沿总指挥尚乞心儿的功德窟,或者说是与他有密切关系的洞窟,而建窟的主要目的是吐蕃人为了"纪念"对瓜州的占领,又是为了通过佛教手段向瓜沙地区的汉人表示友好,因此该窟实为一"纪念碑性"洞窟,具有很强的"秘密性",但其建窟的模式未得到广泛的流传。
- 沙武田
- 关键词:唐蕃关系
- 一座反映唐蕃关系的“纪念碑”式洞窟(上)——榆林窟第25窟营建的动机、思想及功德主试析被引量:3
- 2012年
- 榆林窟第25窟是敦煌石窟吐蕃期洞窟的代表作,通过对洞窟藏文题记的再研究,结合吐蕃在处理唐蕃关系时建寺等佛教活动的传统、洞窟营建的历史背景、窟内壁画内容及其艺术特色,最终表明榆林窟第25窟很有可能是776年瓜州陷蕃后、786年沙州陷蕃前,身为瓜州节度使、沙州作战前沿总指挥尚乞心儿的功德窟,或者说是与他有密切关系的洞窟,而建窟的主要目的是吐蕃人为了"纪念"对瓜州的占领,又是为了通过佛教手段向瓜沙地区的汉人表示友好,因此该窟实为——"纪念碑性"洞窟,具有很强的"秘密性",但其建窟的模式未得到广泛的流传。
- 沙武田
- 关键词:唐蕃关系
- 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359窟供养人画像研究——兼谈粟特九姓胡人对吐蕃统治敦煌的态度被引量:12
- 2010年
- 本文首先通过新发现于莫高窟第359窟的供养人画像题记的释读,表明该洞窟为吐蕃统治时期粟特九姓胡人石姓家族营建的功德窟。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供养像所反映的服饰新现象、洞窟功德主、粟特胡人对吐蕃统治的态度等问题作了探讨,最后回答了作为吐蕃期洞窟的特例第359窟供养人画像大量集中出现的原因。
- 沙武田
- 吐蕃人与敦煌石窟营建——以莫高窟中唐第93窟为考察中心
- 莫高窟中唐第93窟新发现一些具有吐蕃文化与艺术特色的图像内容,主要包括:龛内屏风画中用于同时书写藏文与汉文的"T"、"(?)"、"(?)"形榜题框;龛内屏风画中的吐蕃装人物;窟顶西坡千佛中吐蕃艺术风格的坐姿主佛;特别的洞...
- 沙武田赵蓉
- 文献传递
- 劳度叉斗圣变未出现于敦煌吐蕃时期洞窟原因试析被引量:7
- 2010年
- 学术界传统意见认为,敦煌中唐吐蕃之后洞窟中以整壁一铺巨幅画面大量出现的劳度叉斗圣变,主要是意在表现当时人们对推翻吐蕃统治的喜悦心情,属洞窟中的反蕃历史题材。但文章作者并不同意这一传统观点,而从艺术与形式的关系入手,经过对劳度叉斗圣变绘画特点的综合分析,认为劳度叉斗圣变之所以在经过北周初唐的表现后而在中唐吐蕃期洞窟中突然中断,又在晚唐五代宋洞窟中大幅表现,主要是受该类经变画表现形式的限制,其思想仍在阐释主尊造像的性格,并非是用来表现反吐蕃的洞窟绘画历史题材。
- 李晓青沙武田
- 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154窟——主尊彩塑造像的性质与定名考被引量:6
- 2010年
- 莫高窟中唐吐蕃期洞窟第154窟主尊彩塑造像为一身倚坐姿的菩萨装佛,较为独特和少见。本文通过对中古时期佛教造像装饰佛的考察,表明该身造像与传统意义上表现"菩提伽耶金刚座真容像"的装饰佛有较大的不同。而考虑到其倚坐的弥勒造像特征,再结合中国历史上和敦煌地区传统的弥勒佛王造像与思想,以及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则表明第154窟该身造像很有可能是中唐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当地的"弥勒佛王"造像,表现转轮王治世与治国的佛教治国意识形态。
- 沙武田
- 关键词:吐蕃统治敦煌
- 敦煌石窟彩塑艺术试论——对莫高窟第159窟彩塑造像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
- 2010年
- 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159窟彩塑一铺保存较为完好,属敦煌石窟中唐彩塑艺术的代表作。该铺造像较之敦煌同时代或更早时期(初盛唐)的彩塑造像,更加富有个性化的艺术特征,人物服饰变化比较大,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艺术反映历史,通过对该铺造像的分析,结合敦煌当时的历史背景,表现出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彩塑艺术的新特征。另一方面,该铺造像相互之间艺术表现样式与造像特征的区别与变化,属敦煌彩塑艺术所鲜见,究其原因,则很有可能是受到有唐一代艺术家相互之间竞争风气影响的结果。
- 沙武田
- 榆林窟第25窟T形榜子再探被引量:2
- 2011年
- 敦煌石窟中书写藏汉文字的T形榜子颇具时代特征,榆林窟第25窟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中的T形榜子更具研究价值,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作研究:1.为什么榆林第25窟T形榜子仅出现在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中?2.为什么该T形榜子中未写藏文?3.为什么主尊T形榜子中汉文题名"清净法身卢舍那佛",而与主尊本身的大日如来形象不合?
- 沙武田
- 一座反映唐蕃关系的“纪念碑”式洞窟——榆林窟第25窟营建的动机、思想及功德主试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榆林窟第25窟是敦煌石窟吐蕃期洞窟的代表作,通过对洞窟藏文题记的再研究,结合吐蕃在处理唐蕃关系时建寺等佛教活动的传统、洞窟营建的历史背景、窟内壁画内容及其艺术特色,最终表明榆林窟第25窟很有可能是776年瓜州陷蕃后、786年沙州陷蕃前,身为瓜州节度使、沙州作战前沿总指挥尚乞心儿的功德窟,或者说是与他有密切关系的洞窟,而建窟的主要目的是吐蕃人为了'纪念'对瓜州的占领,又是为了通过佛教手段向瓜沙地区的汉人表示友好,因此该窟实为一'纪念碑性'洞窟,具有很强的'秘密性',但其建窟的模式未得到广泛的流传。
- 沙武田
- 关键词:唐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