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13014)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范倩倩胡德宏戴青梅张秀霞胡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直视
  • 1篇置入
  • 1篇置入长度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测量
  • 1篇头端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外测量
  • 1篇外周
  • 1篇外周置入中心...
  • 1篇经外周置入
  • 1篇经外周置入中...
  • 1篇静脉
  • 1篇静脉导管
  • 1篇PICC

机构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1篇胡国栋
  • 1篇张秀霞
  • 1篇戴青梅
  • 1篇胡德宏
  • 1篇范倩倩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术中直视定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理想位置与体外测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PICC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段的可靠影像学标志及准确的体表测量方法,以提高导管置入长度的准确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经右胸手术且需要置入PICC的患者305例,术中在直视下找出上腔静脉中下1,3段(上腔静脉穿心包处)及该处所对应的胸椎体及前肋等体表骨性标志;术前1d将305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均用“横L法”“一字法”“改良法”3种方法测量置管长度,然后根据其所属分组,选择对应的长度作为置管长度,置管后拍X线胸部正位片,确定PICC头端实际位置,分析头端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的关系。结果305例患者上腔静脉中下1/3段(理想位置)对应如下:84.4%对应第七~八胸椎之间;91.2%对应第三~四前肋之间。“改良法”组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最高,实际长度和理想长度的一元直线回归方程:Y=0.928X+1.488,通过校正后置入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结论经过校正的“改良法”是一种更加安全、快捷、准确的PICC体外测量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张秀霞戴青梅胡德宏胡国栋范倩倩
关键词:PICC体外测量置入长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