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287)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左良姚旭升刘沿东蒋奇武张正贵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沈阳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冷拔珠光体钢丝帘线中织构演变的定量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采用精确的线材织构测定方法与取向分布函数(ODF)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冷拔珠光体钢丝中织构演变的变化规律。帘线钢盘条首先经过1223 K保温0.5 h后空冷至室温,然后在296、7739、23 K3个温度下进行0.5 h的等温处理,经冷拔后获得试验样品。研究结果表明:冷拔珠光体钢丝帘线中晶粒取向主要集中在α取向线上,形成<110>丝织构。主要织构组分为{001}<110>、{111}<110>、{110}<110>,其中{001}<110>织构组分的强度最大。反极图定量计算表明:296 K时,<110>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呈现上升趋势;而773 K时,<110>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先下降后升高;923 K时,<110>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先下降后升高,在中心层达到最大。
- 姚旭升刘沿东左良
- 关键词:ODF钢帘线织构冷拔
- 冷拉拔纯铁丝在退火过程中的显微组织与织构演变被引量:6
- 2009年
- 对截面减小率为80%的冷拉拔纯铁丝分别在723,823,923 K进行退火处理,采用精确线材织构测定方法测定了纯铁丝在退火前后的织构组成,并研究了纯铁丝在退火过程中的显微组织与织构演变。结果表明:退火前纯铁丝的主要织构组分为〈110〉丝织构,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发现〈110〉丝织构主要包括{001}〈110〉,{113}〈110〉,{112}〈110〉,{111}〈011〉,{233}〈011〉等织构类型;退火后,纯铁丝的织构类型与拉拔织构相同,主要织构组分仍为〈110〉丝织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织构强度有增加趋势,同时织构强度沿着线材径向分布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在退火处理过程中,纯铁丝的显微组织由纤维状逐渐向多边形块状转变。
- 姚旭升刘沿东张正贵蒋奇武左良
- 关键词:冷拔退火织构
- 线材冷轧织构演变的定量研究
- 2009年
- 为了探讨圆柱型线材压扁过程中晶粒取向的变化规律,借助于XRD织构衍射仪与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研究了异步轧制的ECAP一道次处理后的实验样品的织构随着冷轧压下量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从快辊侧分析,织构取向密度沿着冷轧实验试样的厚度从表层到中心层随着形变量的增加,冷轧纯铁试样中主要织构组分逐渐形成了<110>//RD(轧向)的α-纤维织构和<111>//ND(轧面法向)的γ-纤维织构,且织构组分的取向密度级别逐渐增加.另外,通过反极图分析与定量计算可以知道:不同压下量下,<110>织构组分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呈现增长趋势.<100>织构组分体积分数在压下量为0%,40%时由表及里先上升后下降.当压下量为80%时则出现相反变化趋势.当压下量为0%时,<111>织构组分体积分数先下降后升高.而压下量为40%,80%时<111>织构组分体积分数呈现上升趋势,沿着试样厚度存在一定差别.
- 姚旭升刘沿东蒋奇武左良
- 关键词:ECAP纯铁织构
- 冷变形织构沿纯铜线材径向分布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为了探讨显微组织与形变织构的相关性,对纯铜线材运用精确的线材织构测定方法进行织构测定,采用取向分布函数法(ODF)分析了织构沿纯铜线材径向的分布.研究表明:单晶铜线材表面织构组分由〈100〉,〈112〉与〈110〉组成.由表及里〈100〉呈现增加趋势,并在中心层成为主要织构组分;〈112〉先增加后减少;〈110〉呈现减少趋势.多晶铜线材表面织构组分有〈100〉,〈111〉,〈112〉.由表及里〈100〉呈现先增加后减少;〈111〉呈现增加趋势,并在中心层与〈100〉成为主要织构组分;〈112〉先减少后增加.
- 姚旭升刘沿东左良
- 关键词:单晶铜多晶铜织构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