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厅重点课题(2002-304)
- 作品数:3 被引量:61H指数:3
- 相关作者:任彦葛振华周凡王若愚武一曼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的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揭示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的用药模式及脾胃湿热方的配伍规律。方法从120余部明清时期重要的古医籍中收集了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方剂591条,建立方剂和药物数据库,采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统计筛选出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核心药物及脾胃湿热方中一些有意义的药—证相关模式。结论脾胃湿热证理法方药经明清医家的继承与发展,其内容更广泛,学术观点更丰富,有较大的理论探讨和应用参考价值。
- 翁晓红肖林榕杨雪梅杨春波
- 关键词:明代清代脾胃湿热证用药规律
- 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Hp感染率、NF-κB、TGF-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及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内 NF-κB、TGF-α。结果:脾胃湿热组 Hp 感染率(72.73%)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24%,P<0.01);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的 NF-κB和 TGF-α在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基部呈弱表达,脾胃湿热组 NF-κB和 TGF-α呈高表达,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患者有较高的 Hp 感染率,NF-κB和 TGF-α的表达较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增强。
- 武一曼任彦葛振华柯晓周凡王若愚
- 关键词: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NF-ΚBTGF-Α微生物学螺杆菌感染
- 胃泌素、生长抑素与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0
- 2004年
-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气虚组及正常组胃窦粘膜G细胞数、D细胞数和G/D细胞比值的变化。结果:脾胃湿热组G细胞均高于脾气虚组(P<0.01);脾胃湿热组D细胞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1),G/D细胞比值脾胃湿热组高于其它两组。脾胃湿热组的HP感染率高于脾气虚组,脾气虚组患者年龄高于脾胃湿热组。结论:脾胃湿热组患者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由于HP介入导致G细胞增多,D细胞减少,G/D细胞比值增大。
- 武一曼葛振华周凡任彦王若愚姚欣
- 关键词:胃泌素生长抑素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