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GGH07052)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余立霞赵滨宁于志强程德宇刘睿姝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浅析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被引量:4
- 2008年
- 母语负迁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在语音上,中国学生在读英语时常会在辅音之间或后面添加元音。教师在教学中应讲清这些音素的发音部位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辨音练习。在词汇上,中国学生经常把汉语的搭配习惯错误地迁移到英语短语的搭配上。教师应当用示例法来诠释各种词汇的具体用法。英汉这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差异比较大,在进行教学时,应对这两者的语法进行适当的对比分析,让学习者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在语篇上,西方人往往是开门见山,而东方人的语篇则是迂回式的。在教学上,可以结合具体语篇,分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使学习者了解两种语言语篇模式之间的区别。语用负迁移就是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误用了汉语的语用规则,教师应把英语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
- 余立霞
- 关键词:英语学习母语负迁移
- 文化迁移与语用失误
- 2008年
-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经常将自己的母语文化模式套用到目的语文化上,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迁移"。那么,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迁移?拟从价值观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 刘睿姝程德宇
- 关键词:文化迁移价值观
- 试论语言迁移中文化负迁移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通过对语言迁移的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论证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对语言迁移中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分析中,论证了文化负迁移现象对外语交际的影响,以及通过对文化负迁移的认识避免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干扰。本文同时还建议在语言教学中加入跨文化知识的传授以避免文化负迁移现象的产生。
- 于志强
- 关键词:语言迁移文化语言文化负迁移
-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探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母语迁移的概念、表现形式(正迁移、在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以及文化方面的负迁移)和克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策略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旨在引起对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的重视,促进正迁移,克服负迁移。
- 余立霞
-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迁移
- 母语正迁移现象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被引量:3
- 2008年
- 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桥梁,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通过对母语正迁移的理论研究和母语迁移现象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几种有效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 赵滨宁
- 关键词: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