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5B02-01-01)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爽邹德堂赵宏伟赵振东刘化龙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2篇粳稻
  • 2篇寒地
  • 1篇氮肥
  • 1篇氮肥用量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模式
  • 1篇水稻生长
  • 1篇水胁迫
  • 1篇转氨酶
  • 1篇籽粒
  • 1篇胁迫
  • 1篇冷水胁迫
  • 1篇光合物
  • 1篇光合物质
  • 1篇光合物质生产
  • 1篇光效
  • 1篇寒地粳稻

机构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穆棱市农业技...

作者

  • 2篇刘化龙
  • 2篇赵振东
  • 2篇赵宏伟
  • 2篇邹德堂
  • 2篇王爽
  • 1篇刘丹
  • 1篇王敬国
  • 1篇刘永巍
  • 1篇柴永山
  • 1篇姚辰
  • 1篇王继亮
  • 1篇孟昭河
  • 1篇张巍巍
  • 1篇李春光
  • 1篇孙玉友
  • 1篇李洪亮
  • 1篇解忠
  • 1篇程芳艳
  • 1篇魏才强
  • 1篇徐正进

传媒

  • 1篇中国稻米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分蘖期冷水胁迫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东农428、松粳10、龙稻7为供试材料,常温灌溉为对照,研究了分蘖期不同历时(3、6、9、12、15d)冷水胁迫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冷水胁迫下生长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分蘖期冷水胁迫历时延长,水稻株高、分蘖数、出叶速度以及产量显著降低,最高分蘖数下降,最高分蘖出现日期和剑叶抽出时间推迟。冷水胁迫环境下,产量与株高、分蘖数和出叶速度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冷水胁迫历时极显著负相关。
赵振东赵宏伟邹德堂王敬国刘化龙夏楠王爽姚晨吕艳超
关键词:水稻分蘖期冷水胁迫
高光效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2016年
以东农428和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垄距下采用高光效栽培模式,水稻的干物质积累、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等物质生产和光合生产特征明显优于其他栽培模式,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比常规栽培分别高1.75~2.51 t/hm^2和2.66~3.78 kg/30 m^2。同为高光效栽培模式,(20+40)cm×15 cm的垄距处理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明显高于(20+50)cm×15 cm的垄距处理,分别高2.00~2.67 t/hm^2和2.91~4.95 kg/30 m^2,说明行距超出适宜范围其群体干物质积累反而下降,不利于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
李洪亮柴永山高春艳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赵云彤
关键词:水稻高光效干物质量
氮肥用量和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籽粒转氨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试验以寒地粳稻牡丹江30、东农426、松粳14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氮肥用量和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籽粒转氨酶活性、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齐穗后籽粒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到达峰值时间不同;齐穗后21、28、35 d GOT活性和齐穗后14、21、28、35 d GPT活性分别与齐穗后21、28、35 d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插秧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综合水稻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牡丹江30最佳处理为N2D3(N 150 kg/hm2,30 cm×16.6 cm),东农426为N3D2(N 225 kg/hm2,30 cm×13.3 cm),松粳14为N3D1(N 225 kg/hm2,30 cm×10.0 cm)。
王爽赵宏伟姚辰刘化龙赵振东雷万钧邹德堂
关键词:寒地粳稻氮肥用量插秧密度转氨酶蛋白质含量
寒地部分粳稻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于不同选育单位的粳稻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推断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未来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个连锁群的48对引物,对来自不同选育单位的36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8对引物中27对具有多态,占引物总数的56%。共检测出65个等位变异,有多态性的单个引物检测等位位点数为2~5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4个。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307,变幅为0.050~0.66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63,变幅为0.053~0.588,平均Shannon-weiner指数为0.514,变幅为0.127~1.168。供试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8~1.00之间,平均为0.77。遗传相似系数在0.71~0.86占总数的68.4%;0.71以下占总数的19%;0.86以上占总数的12.5%。并绘制聚类树状图。基于Structure模型的遗传结构分析把供试材料分为5个遗传结构群:群Ⅰ、群Ⅱ、群Ⅲ、群Ⅳ和群Ⅴ,类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变幅为0.7642(群Ⅰ和群Ⅳ)~0.9303(群Ⅲ和群Ⅴ),遗传距离变幅为0.0719(群Ⅲ和群Ⅴ)~0.269(群Ⅰ和群Ⅳ)。群组间聚类将5个类群分为3大类,群Ⅲ和群Ⅴ以及群Ⅱ聚为一大类,群Ⅲ和群Ⅴ首先聚为一类,群Ⅰ与群Ⅳ各自成为一类。可见,同一单位选育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材料间总体遗传基础狭窄。建议黑龙江水稻育种者在未来亲本选配时尽量选择其他单位或地区育成的品种,以丰富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程芳艳李春光刘永巍孙翊轩王继亮孟昭河徐正进
关键词:粳稻SSR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