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4-01KZCX2-XB2-09-03)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苏培玺解婷婷严巧娣张岭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利用效率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效率
  • 1篇氮利用
  • 1篇氮利用效率
  • 1篇玉米产量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生物产量
  • 1篇水肥
  • 1篇水肥条件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青贮
  • 1篇青贮玉米
  • 1篇青贮玉米产量
  • 1篇种子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苏培玺
  • 1篇张岭梅
  • 1篇解婷婷
  • 1篇严巧娣

传媒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玉米种子大小和灌溉制度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位于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中部的临泽绿洲,近年来玉米制种业发展迅速,但弊病日益显现。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随机试验方法,进行了种子大小和灌溉制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千粒重的玉米种子,中粒种子播种产量最高,小粒种子次之,大粒种子播种产量最低。在生育期灌溉定额9000 m3/hm^2时,产量最高,灌溉定额达到10500 m3/hm^2时,产量反而降低,灌溉定额7500 m3/hm^2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从灌水次数看出,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提高。这表明,在玉米制种生产中,要以生产成熟饱满的种子为目的,不要追求大粒种子生产;在边缘绿洲优化小区地表灌溉时,生育期灌溉定额以7500~9000 m3/hm^2为宜,灌水次数要保证需水关键期,一般8次为好。
张岭梅苏培玺严巧娣
关键词:绿洲灌溉制度正交试验种子大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灌溉与施氮量对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沙地青贮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在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地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氮组合对青贮玉米产量及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水氮(W1F1)相比,其它各处理均使青贮玉米的株高降低、根冠比增大,根深增加(除W1F2外),其中低水肥(W3F2)的株高、根深、根冠比变化均最大,株高降低了14.1%,根深和根冠比增加了13.3%和88.9%。在同一灌溉量下,随施氮量增加青贮玉米的地上生物产量均提高,但在低灌溉处理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其增产效果相对明显;同一施氮量下,随着灌溉量的增加,青贮玉米的地上生物鲜重也均提高,但在低肥处理下,随灌溉量的增加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增加效果最好。两种氮肥水平下,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减少的变化趋势,但氮肥利用效率却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增加的变化趋势。6种水肥组合方式下,高水肥(W1F1)的地上生物鲜重、总生物鲜重均最高,其值分别为87 t/hm2、99 t/hm2,低水肥(W3F2)地上生物鲜重、总生物鲜重最低,其值分别为73 t/hm2和90 t/hm2,但无显著差异,且W3F2氮肥利用效率比W1F1提高了13.2%。以上结果表明,在边缘绿洲区青贮玉米生产中,采用生育期灌水7 760 m3/hm2与220 kg/hm2的施氮组合能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水分、氮肥利用效率。
解婷婷苏培玺
关键词:青贮玉米水肥条件生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