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211工程”项目([2009]319)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嘉炜陈蔚文叶玉珊李武国闵欢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211工程”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活性
  • 2篇细胞
  • 2篇两面针
  • 2篇面针
  • 2篇活性评价
  • 2篇超临界CO2...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细胞
  • 1篇体外细胞毒
  • 1篇葡萄球菌
  • 1篇气质联用
  • 1篇迁移
  • 1篇球菌
  • 1篇萃取物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迁移
  • 1篇细菌
  • 1篇金黄色葡萄球...
  • 1篇抗菌
  • 1篇抗菌活性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3篇刘嘉炜
  • 2篇叶玉珊
  • 2篇陈蔚文
  • 2篇李武国
  • 1篇李红玉
  • 1篇刘晓强
  • 1篇徐晖
  • 1篇李庆国
  • 1篇詹若挺
  • 1篇郑润生
  • 1篇丘俊鑫
  • 1篇何紫凝
  • 1篇闵欢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质谱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面针根抗菌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研究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根提取物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以药理活性测试为导向,综合利用硅胶柱、氧化铝柱、制备TLC和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分离两面针提取物活性成分,采用NMR和MS谱学数据及其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两面针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茵芋碱(1)、氧化白屈菜红碱(2)、8-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3)、β-谷甾醇(4)、L-芝麻脂素(5)、8-甲氧基-9-羟基白屈菜红碱(6)、4-羟基-N-甲基脯氨酸(7)、鹅掌楸碱(8)、勒樘碱(9)、两面针碱(10)、苯甲酸异丁酯(11)。抗菌测试表明化合物1、3、6、8和10均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化合物8抑菌效果最强,MIC为31.3μg/mL,较优于对照药磺胺甲唑;进一步测试表明化合物8能显著抑制临床分离的对6大类抗生素均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IC为93.8μg/mL。结论基于活性导向法从两面针根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碱活性成分,化合物7、9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获得,首次发现化合物8对临床多药耐药性MRSA具有较强杀菌活性,为开发新型超级细菌抗菌素提供参考。
叶玉珊刘嘉炜刘晓强丘俊鑫闵欢郑润生徐晖李红玉詹若挺陈蔚文
关键词:两面针抗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超级细菌
虎杖根茎超临界CO_2萃取物GC/MS分析及抗细胞迁移活性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研究虎杖根茎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对人肝癌细胞Huh-7的细胞迁移活性,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GC/MS方法分析鉴定虎杖根茎中的低极性化合物,并利用体外伤口愈合模型评价其抗细胞迁移活性。结果表明:从虎杖根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莪术烯、丙二醇、醋酸、吉玛烯B、2,3-丁二醇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1.8%、12.2%、6.9%、6.5%和5.9%;体外伤口愈合模型测试表明,虎杖根茎超临界萃取物在浓度为10mg/L,作用24h,能抑制人肝癌细胞Huh-7的细胞迁移活性,抑制率为19.85%。本实验可为阐明虎杖药效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李武国刘嘉炜李庆国叶玉珊司马贞华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气质联用细胞迁移
两面针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GC-MS比较分析及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被引量:11
2014年
利用GC-MS技术从两面针根和茎超临界CO_1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1个和51个低极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7个,主要为斯巴醇(根18.49%,茎26.18%)、棕榈酸(根14.24%,茎12.79%)、芳姜黄酮(根6.95%,茎8.88%)、油酸(根8.39%,茎5.71%)和己酸(根4.39%,茎7.78%)等;体外MTT法测试表明两面针根和茎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和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均没有明显细胞毒性。实验研究表明两面针根和茎低极性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相似,其体外细胞毒活性也相似,可为两面针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和扩大药用部位提供进一步参考。
何紫凝刘嘉炜李武国司马贞华陈蔚文
关键词:两面针超临界CO2萃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