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0620611136D-2)
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0620611136D-2)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石汉文王荣英苏建玲姜云发谷新顺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解放军第25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rt-PA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预后比较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30min、60min和90min三种给药方法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功能和预后的比较。方法24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50mg30min方案组(A组,49例)、60min方案组(B组,76例)和90min方案组(C组,119例)。比较三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ST段回降率、心功能和住院并发症。结果溶栓60min时A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B组(P<0.05)和C组(P<0.01);90min时B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C组(P<0.05);120min时C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冠脉再通率高于C组(P<0.05)。C组CK-MB峰值高于A组(P<0.05),心肌梗死面积大于A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A组(P<0.05)。三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有高于A组的趋势。结论小剂量rt-PA30min给药法较60min和90min给药法明显促进ST段早期回降,提高冠脉再通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和预后,是值得推荐的给药方案。
- 王荣英曹雪滨田英平石汉文佟飞苏建玲谷新顺姜云发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心功能
-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AMI的给药方案探讨——附244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AMI的较佳给药方案。方法:将244例AMI患者分为A组(49例)、B组(76例)、C组(119例)3组。3组均行溶栓治疗,在使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A组采用rt-PA50mg30分钟方案,B组采用rt-PA50mg60分钟方案,C组采用rt-PA50mg90分钟方案。比较3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开始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时的ST段回降率,1周时病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及溶解血栓治疗的并发症。结果:给药30分钟时3组患者ST段回降率相当(均为P>0.05),60分钟时A组的ST段回降率最高(P<0.01),而B、C组分别在90分钟、120分钟才取得相应效果。1周时A组的病变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B、C组。3组的不良反应相当。结论:应用小剂量rt-PA治疗AMI,30分钟方案的疗效较佳,可增加心肌组织的早期灌注,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荣英田英平石汉文佟飞苏建玲谷新顺姜云发
-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梗死后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