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3CQ018)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1
相关作者:田李曲志才徐荣旗刘娜王转斌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轮枝
  • 2篇轮枝菌
  • 2篇大丽轮枝菌
  • 1篇蛋白
  • 1篇点突变
  • 1篇运输蛋白
  • 1篇真菌
  • 1篇同源
  • 1篇同源重组
  • 1篇突变
  • 1篇膜泡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孔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敲除
  • 1篇分泌
  • 1篇分泌蛋白
  • 1篇分泌途径
  • 1篇胞外蛋白
  • 1篇DNA测序

机构

  • 4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水利职业...

作者

  • 4篇田李
  • 3篇曲志才
  • 2篇刘娜
  • 2篇徐荣旗
  • 2篇王转斌
  • 1篇赵云峰
  • 1篇刘乾
  • 1篇张颖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膜泡运输蛋白VdSec22参与大丽轮枝菌胞外蛋白的分泌和致病性
2015年
【目的】验证大丽轮枝菌分泌途径中一个膜泡运输蛋白Vd Sec22的功能,为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潜在的生物靶点。【方法】利用"正负双向筛选法"的方法,构建大丽轮枝菌Vd Sec22蛋白编码基因缺失的突变体菌株ΔQF。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将其编码基因Vd Sec22重新导入ΔQF构建了功能回补菌株CΔQF。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检测上述菌株分泌胞外蛋白(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毒素蛋白)的能力;采用蘸根接种的方法,检测上述菌株对棉花致病性的差异。同时通过定量PCR检测内质网分子伴侣表达量的方法,推断突变体菌株ΔQF中是否发生了内质网应激反应。【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敲除突变体ΔQF和功能回补菌株CΔQF。突变体菌株ΔQF的果胶酶、纤维素酶、毒素蛋白的分泌能力和对棉花的致病性均较野生型减弱,并且产生了内质网应激反应。重新导入Vd Sec22基因可弥补突变体菌株ΔQF的上述缺陷。【结论】Vd Sec22是大丽轮枝菌的一个重要分泌途径蛋白,在大丽轮枝菌诸多胞外致病蛋白的分泌和棉花致病性中起重要作用。Vd Sec22可作为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潜在生物靶点。
田李徐荣旗王转斌刘娜冯凤鹃曲志才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分泌途径
真菌中DNA重复序列诱导点突变的研究进展
2014年
1987年,由Selker等在粗糙脉孢菌中首次发现重复序列诱导点突变(repeat-induced point mutation,RIP).在重复序列诱导点突变过程中,搜寻前减数分裂组织单倍体核中DNA的重复序列,然后发生众多的碱基C到T的突变,产生富碱基T+A片段,从而使重复序列中的G-C碱基对发生转换突变成为A-T碱基对.此外,发生RIP的序列多集中在着丝粒区域,主要是转座子甲基化后的遗迹.移动转座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进化的主要驱动力.对于真菌,重复序列诱导点突变(RIP)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突变多拷贝DNA,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转座子的影响,因此对RIP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了解基因组进化的真谛.综述了重复序列诱导点突变的产生机制,以及真菌中重复序列诱导点突变的研究进展.
冯凤鹃曲志才田李王转斌
关键词:真菌DNA序列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被引量:33
2015年
DNA测序技术是人类探索生命秘密的重要研究手段。自第一代的Sanger测序技术诞生以来,DNA测序技术经历了三代变革,产生了第二代到第四代测序技术,统称为新一代测序技术。目前,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数据产出能力呈指数增长,而且这一技术本身也从依赖DNA聚合酶的生化反应转变为面向物理学中纳米技术的新领域。新一代测序对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引领了科学研究模式革新和研究思维的转变。科研人员可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组等诸多领域展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新一代测序技术的特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田李张颖赵云峰
关键词:纳米孔
通过缺失大丽轮枝菌Vdku80构建其高效基因敲除受体菌株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验证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关键基因Vdku80的功能,构建高效的大丽轮枝菌基因敲除受体菌株。【方法】利用常规基因敲除的方法,构建大丽轮枝菌Vdku80基因缺失的突变体菌株ΔVdku80。即将Vdku80的同源重组DNA片段(Vdku80的基因组上下游DNA片段之间连接潮霉素抗性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转入大丽轮枝菌,通过同源区段的重组,潮霉素抗性基因便会替换掉野生型Vdku80,从而获得突变体菌株ΔVdku80。对突变体菌株ΔVdku80的生物学表型,即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对棉花的致病性进行测试。分别以大丽轮枝菌野生型菌株和ΔVdku80作为受体菌株,采用上述基因敲除方法测试2个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ChsV和ChsVI的基因敲除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Vdku80缺失突变体ΔVdku80。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相似,且培养8 d后菌落直径无明显差别。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产孢高峰均出现在摇瓶培养后第5天,且该时期产孢量亦无明显的变化。浓度为0.02%的MMS对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相同。接种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 4周后,棉株真叶均开始表现出萎蔫、褪绿等发病症状,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ΔVdku80对棉花造成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4.2±4.9和53.6±5.4,亦无明显变化。因此,突变体菌株ΔVdku80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性相对于野生型菌株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使用野生型菌株作为基因敲除的受体菌株,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ChsV和ChsVI的基因敲除转化子在总转化子中的比例分别为44%和31%;而使用ΔVdku80作为基因敲除的受体菌株,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ChsV和ChsVI基因敲除转化子在总转化子中的比例分别为94%和87%。【结论】Vdku80缺失的菌株ΔVdku80作为受体菌株可以提高其他基因的基因敲除效�
田李刘娜徐荣旗曲志才刘乾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同源重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