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24)
- 作品数:49 被引量:347H指数:11
- 相关作者:张昆陈雅莉张勇吴献举张明新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全面拓展 成果丰富——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综述(2005-2012)被引量:2
- 2013年
- 最近几年,国际传播研究已成为学界和官方日益关注的重点课题,以"国际传播"为主题的国家级课题数量在不断增加,传播主体、内容和形式都在变化,研究方向也更加广泛多元,呈现出从单纯的对外宣传研究到广义国际传播研究的转换。目前,有关各方均较为偏重应用性研究,强调战略性、对策性。相关学术会议则呈现出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和现实关怀性。虽然研究者推出了大量有关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但是总的来看,成果质量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 张昆陈雅莉
- 唐中后期胡汉族群意识的动态演化与相关舆论的文本再现
- 2018年
- 外在的"共同威胁"是形成自我意识和文化自觉的重要因素,"安史之乱"是唐代胡汉族群意识演进中的一个重要拐点。因此本文聚焦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社会(公元763-820),通过考察当时精英话语和民间文本对胡汉族群意识的再现,一方面梳理了这一时期唐人在族群意识方面的观念变迁;另一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唐人对胡汉族群叙述的文本特点。研究表明,"安史之乱"后,政治和文化上的"他者"强化着唐人对"华夏"共同体的族群认同;一方面政治忠诚成为族群身份识别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文化民主主义"成为抵抗政治和认同危机的主导策略。此一阶段相关族群叙述的特点是:(1)多持文化民族主义立场,提出了"儆戎""正华声"等文化主张,且多用"夷""戎"等概念以建构"他者"文化上未开化之语境;(2)文化议题和政治议题高度关联,"胡化"这一文化现象被赋予消极意义,且频繁地与唐帝国的政治危机进行因果关系建构。
- 陈雅莉
- 关键词:安史之乱族群意识
-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心理基础被引量:2
- 2017年
-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至今,在三年多的发展时间里,持续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面临着重重阻碍。其最重要者莫过于“一带一路”辐射地域国家、民族众多,政治及历史文化差异巨大,其目标和诉求也千差万别,加上欧美主要国家的有意歪曲和妖魔化.以至于相关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存在着相当差异。民心不通,必然会影响到民众的行为和政府的决策。于是在战略发起者与参与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心理落差,无法产生共鸣。
- 张昆张心怡
- 关键词:心理基础民心相关方妖魔化参与者发起者
- 中国究竟需要树立什么样的国家形象被引量:4
- 2014年
- 在国家形象这个话题域,一直存在着认识的误区:人们习惯于把其他国家人们的喜爱作为目标,而尽力避免引发他们的敬畏感;偏好展示国家的硬实力,致力于报道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而忽略了软实力的宣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理想与现实的界限,把理想的愿景当作现实,按照愿望去描写现实的国家。这自然会影响到国家形象的建构。在对外呈现国家形象时,不要刻意追求他国人们的喜爱,事实上他人的敬畏感与大国更相称;要注意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和联系,根据事实来呈现当下的中国;不能满足于国家硬实力的展示,展现硬实力固然有利于杜绝周边某些国家的幻想,同时还要弘扬中国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把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 张昆
- 关键词:国家形象敬畏感软实力
- 国家形象评估理论初探被引量:6
- 2016年
- 国家形象是国与国各要素之间互动交往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的综合呈现,是两个国家构成主体在相互交往中彼此形成的看法和印象。国家形象的本质是一种信息资源。国家形象可以从构成要素、国家功能和行业领域等多个视角进行评估。从国家的构成要素来看,国家形象可划分为领土形象、主权形象、人口形象、政府形象和企业形象;从国家承担的功能来看,国家形象可划分为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文化形象;从领域性来看,国家形象在不同的国民经济行业领域有不同的呈现。公共部门、市场部门和第三部门的国民对一个国家的形象认知一般不会相同,具体的样本选取中,可从评估对象国公共部门、市场部门和第三部门的国民中按照随机方式进行抽样,组成调查的总体样本。
- 李卫东张昆
- 关键词:国家形象
- 传播先行,实现民心相通——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传播战略被引量:39
- 2015年
-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多民族多国家决定了其文明文化的多样性,民心相通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实现民心相通的目标只有借助于信息传播,必须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要通过传播先行、整合传播、在地化传播、差异化传播等传播策略来解决民心相通的问题,增进各国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从而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 张昆
-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多样性
- 国家形象概念辨析被引量:29
- 2014年
-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国家形象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由于国家形象问题的复杂性和国家形象研究的学科交叉性特征,不同学科对国家形象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出现了"国家形象""国家威信""国家声誉""国家品牌"和"国家认同"等概念。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受众对一个国家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以及行为要素的总体认识。因此,国家威信、国家声誉、国家品牌和国家认同都是国家形象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国家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在对国家形象进行建构研究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国家形象其他层面的研究。
- 余红王琨
- 关键词:国家形象国家认同
- 刍论当代中国社会形象塑造的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被引量:1
- 2014年
- 信息全球化时代,社会形象决定着社会认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形象的内涵与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其社会形象的塑造,可从不同维度为其提供"应然"形象标准、"必然"形象标准、"类"形象标准,在多维度标准的引导下塑造一个美好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象。
- 李春燕
- 关键词:社会形象社会认同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象征符号、阈限和国家认同建构被引量:17
- 2016年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以下简称9·3阅兵)既是一场庄严的政治仪式,又是一场盛大的媒介仪式,具有人类学、符号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层面的重要意义。阅兵中的象征符号是仪式语境中独特结构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家形象的集中体现。在众多符号所营造的氛围中,仪式的阈限过程得以显现,仪式参与者就同一方向的需求达成交融的同志关系。这种关系虽然是暂时的,但为国家认同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 李华君窦聪颖滕姗姗
- 关键词:政治仪式阈限国家认同
- 东盟英文报章在地缘政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报道南海争端为例被引量:22
- 2014年
- 本文基于框架分析和质化的内容分析法,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间关于南海争端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考查两份东盟英文报纸报道南海争端过程中的主导性框架、意见话语和对华态度,旨在探究东盟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深层逻辑,并进一步提出中国的区域形象建构战略。研究表明,两份报纸在报道南海争端时,遵守着服务于区域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逻辑;对于中国,两者不同程度的呈现了"以邻为伴,还是以邻为壑"的摇摆态度。文章认为,冲突语境下,优化中国的区域形象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中国-东盟的政治互信,消除东盟国家疑虑;二是克制民族主义情绪,避免造成局势紧张的误导性言行;三是主动突破机制困境,积极参与争端解决的对话协商。
- 张昆陈雅莉
- 关键词:南海争端地缘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