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XM2012-024268-086884)
-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2
- 相关作者:郑健董开茂张蓉于雅慧孔欣然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农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巧玲花种子萌发最佳条件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探讨巧玲花种子萌发最适条件,在GA3浓度分别为0、100、500、1 000μmol/L,温度依次为10、15、20、25、30℃,光照强度为0、24.9、35.5、67.325μmol/(m2.s)的条件下研究了GA3、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巧玲花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 000μmol/L GA3浓度、20℃温度、黑暗为巧玲花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巧玲花为喜低温型种子。
- 董开茂孔欣然于雅慧张蓉郑健
- 关键词:萌发GA3温度光强
- GA_3、温度、光照对薄皮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为了了解薄皮木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探索促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在GA3的浓度分别为0、100、500、1 000μmol/L,温度依次为10、15、20、25、30℃,光照强度分别为0.0、24.9、35.5、67.3μmol/(m2·s)的条件下,就不同浓度的GA3和不同温度与光照条件对薄皮木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0μmol/L的GA3进行预处理,在温度为20℃的培养条件下,薄皮木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值;而光照强度对薄皮木种子的萌发并无显著影响,说明薄皮木为喜低温型种子。
- 孔欣然于雅慧张蓉董开茂郑健
- 关键词:薄皮木种子萌发GA3温度光照
- 花楸树种源间表型性状的地理变异分析被引量:23
- 2012年
- 为揭示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Hance)Hedl.〕表型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对来源于山东、山西和河北的7个花楸树种源171个家系2年生幼苗的株高、地径、复叶长、复叶宽、叶柄长、小叶长、小叶宽、复叶长宽比和小叶长宽比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源株高和地径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种源间及种源内家系间9个表型性状均有极显著差异;7个种源幼苗的平均株高和平均地径变幅分别为54.21~63.07 cm和8.12~8.45 mm;叶片各项指标的变幅相对较小,变幅最大的为叶柄长,为1.87~3.05 cm;9个性状在种源间的表型分化系数为12.98%~54.04%,其中小叶长的表型分化系数最大(54.04%),株高的表型分化系数最小(12.98%),种源间各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4.3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花楸树表型性状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小叶长和宽,其次是复叶长和宽。通过聚类分析可将7个种源划分为2组,其中,山东崂山和泰山种源聚为Ⅰ组;山西庞泉沟及河北白石山、驼梁山、雾灵山和塞罕坝5个种源聚为Ⅱ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楸树株高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径则与经度、年均温和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显示:花楸树的各项表型性状在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遗传分化显著,其中种源内家系间的变异是花楸树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初步判断花楸树表型性状的变异为经纬向双重变异模式,其中纬度起主要作用。
- 郑健胡增辉郑勇奇谢育常
- 关键词:花楸树种源表型性状地理变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