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423)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相关作者:刘丽君张金松刘树娟张锡辉陶益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活性炭
  • 1篇底泥
  • 1篇生物活性炭
  • 1篇酸挥发性硫化...
  • 1篇迁移
  • 1篇硝酸钙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结构
  • 1篇挥发
  • 1篇挥发性硫化物
  • 1篇河底泥
  • 1篇繁殖
  • 1篇
  • 1篇病原
  • 1篇病原菌
  • 1篇臭味

机构

  • 2篇深圳市水务(...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广州市市政工...

作者

  • 2篇张金松
  • 2篇刘丽君
  • 1篇陈磊
  • 1篇王凌云
  • 1篇胡江泳
  • 1篇安娜
  • 1篇陶益
  • 1篇赵建树
  • 1篇张锡辉
  • 1篇刘树娟

传媒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物活性炭对典型水媒病原菌的去除作用及其迁移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选择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oid)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Enterohemorrhage E.Coli)等3种代表性水媒病原菌,在中试装置上模拟研究了受病原菌污染原水进入生物活性炭滤池后,病原菌在活性炭上的截流、繁殖和迁移特征。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能够通过吸附和物理截留作用部分去除水中的病原菌,3种病原菌的平均对数去除率依次为0.62、0.56 log和0.83 log;截流的病原菌主要分布在活性炭柱的上层,并逐步释放到水中,释放期长达15 d,存在比较大的水质安全风险。观测结果表明,3种病原菌在活性炭上都没有发生明显的繁殖现象。
刘丽君李拓张金松
关键词:病原菌迁移繁殖生物活性炭
硝酸钙对深圳河底泥臭味及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为确定合适的硝酸钙剂量,研究了硝酸钙对底泥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控制效果以及底泥总有机碳(TOC)、氧化还原电位(ORP)、pH、含水率、氨氮和生物活性等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湿泥硝氮投加量达1.27 g/kg,AVS的去除率在第14天可达97%,其投加量的增加不影响AVS的去除效率,但更高的投加量会使处理效果保持更长的时间;硝氮投加量达1.58 g/kg,底泥ORP可升高至-100 mV;硝氮投加量达2.53 g/kg,底泥pH显著降低;硝酸钙会引起底泥氨氮质量分数增加,降低底泥微生物活性.适宜的硝氮范围为1.58~2.22 g/kg(0.70~0.98 g/g S).
陈磊王凌云刘树娟张锡辉胡江泳陶益
关键词:硝酸钙酸挥发性硫化物底泥臭味
氯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及孔隙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中试研究了氯对活性炭滤料吸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中试采用两根活性炭滤柱,其中1#活性炭滤柱进水不含氯,2#活性炭滤柱进水氯浓度为3 mg/L,连续运行21个月。试验末期,2#滤柱的碘值、亚甲基蓝值比1#滤柱的分别低40.7%、38.1%,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分别低34%和26%;2#滤柱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比1#滤柱低11%。可知,水中的氯会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结构,进而降低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安娜张金松刘丽君赵建树
关键词:活性炭孔隙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