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GB04BJ038)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相关作者:管晓永陈红方晓霞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风险识别和控制的企业信用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国内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企业信用分析框架基于"能力决定信用"的假设一直锁定在企业的履约能力方面。但尤努斯"穷人银行"、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大样本调查和浙江商业信用担保实例却发现,"能力决定信用"的假设并不成立,企业负责人品格对企业信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鉴此,本文基于信用风险识别和控制视角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通过调查实证对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的系统框架、影响机理、因子结构和影响程度做了初步的探索,并得出信用品质和信用能力是影响企业信用的两大基本因素以及企业家品格是企业信用最大影响因子的结论。
- 管晓永
- 关键词:企业信用影响因素
- 中西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逻辑及其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我国信用评价技术长期围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辩式重复研究的现状和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也远不能满足国内蓬勃发展的信用建设事业的实践需要,更无力承担当前金融危机下信用风险防范和未来信用秩序提升的应有功能。鉴此,本文试图在梳理西方信用评价技术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探索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一步通过比较分析中西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在条件的差异,剖析我国信用技术研究落后的深层原因;最终得出内在基础、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我国信用评价技术创新发展三大必备要件的基本结论。
- 管晓永
- 中西信用评价技术发展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我国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现状和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信用发达国家,而且远远滞后于国内蓬勃发展的信用建设事业的实践需要。通过中西方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逻辑比较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条件和学术风格的差异分析,探索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规律,寻求我国发展落后的问题与原因,并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提出我国信用评价技术健康发展的基本方略。
- 管晓永陈红
- 企业信用能力表征量双重相关性实证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观国内当前实务操作和理论研究中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差异、矛盾不难发现,指标及其权重的设置不仅普遍缺乏可靠的依据而且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从而不仅让人对企业信用评价之客观性、科学性产生质疑,而且提示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性理论——评价指标与企业信用的相关性和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性研究的缺失。鉴此,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探讨了企业信用能力评价指标的上述双重相关性问题,得出目前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或指标体系中信用能力评价常用指标中有一半基于指标间的高度相关性而完全可相互替代,仅有不足一半的指标与企业信用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结论;并基于信用能力评价指标与企业信用的相关性初步得出各指标的评价权重。
- 管晓永
- 关键词:企业信用评价
- 中小企业个体信用失范形成机制实证研究
- 2010年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失范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成为自身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相当不良的影响。在建立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系统结构和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全面分析中小企业个体信用失范的深层原因及其行为机制,由此揭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信用能力和环境因素对中小企业个体信用失范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 管晓永
-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失范实证研究
- 中小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被引量:7
- 2008年
- 近几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表明,银行认为"信用差"而被拒之信贷门外的中小企业其担保贷款信用不仅不低,甚至远好于银行认为"信用好"的企业。这一事实不仅向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观、信用评价理论和实务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提示对中小企业信用认识和评价的偏误已成为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从理念、理论、实证三个层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揭示了中小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的基本结构并建立起分析框架。
- 管晓永陈红
-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影响因素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与治理被引量:5
- 2005年
-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信用缺失问题却成为制约其融资与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要改变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从根本上治理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就要尽快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培育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信用体系。
- 方晓霞
-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