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40003)
- 作品数:8 被引量:124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瑛张潇张立军蒋晓东张璐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理学社会学更多>>
- 基于改进CRITIC法的加权聚类方法被引量:80
- 2015年
- 常规的聚类算法未考虑各指标的重要性差异,也未对不同方向的指标(正指标与逆指标)进行区分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影响了聚类分析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CRITIC法加权的聚类算法,即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再应用加权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聚类算法可以提升聚类质量,优化聚类性能。
- 张立军张潇
- 关键词:聚类分析
- EDW与梯形直觉模糊数结合的科技奖励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根据信度系数与意见相似度确定专家动态权重(EDW),将科技奖励评价的不确定语言转化为梯形直觉模糊数,对得分函数进行改进,计算加权后的项目得分并排名。实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处理模糊信息能力,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为科技奖励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
- 王瑛张璐蒋晓东
- 基于改进的双重差异驱动赋权法的科技成果评价被引量:5
- 2016年
- 将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运用到"时序立体数据"中,将动态综合评价问题转换为静态的群体评价问题;为解决传统差异驱动赋权关于评价指标的敏感性问题,采用聚类分析先对专家分组有效减少实际专家人数,再运用双重差异驱动法对专家组赋权,最后得到24项科技成果的综合排名。实证研究表明:从整体差异出发的指标赋权方法和基于聚类分析的双重差异专家赋权法在综合评价中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 王瑛李菲
- 关键词:聚类分析
- 基于FC-OWA算子和改进竞合视角的科技奖励综合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用相对熵的连续模糊数FC-OWA算子对专家评分进行动态赋权。引入正理想解和虚拟负理想解,结合n维加权欧几里得平方距离对TOPSIS模型进行改进得到被评项目的优势权重向量,构建既包括民主的"竞争优化"又体现集中的"协商合作"的竞合视角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动态赋权,以此进行科技奖励综合评价,有效地解决了群决策中语义评价中数据的不确定性和影响因素的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准确。
- 王瑛肖薇王娜
- 关键词:相对熵协商合作
- 基于改进的CRITIC法和云模型的科技奖励评价研究被引量:24
- 2014年
- 针对科技奖励评价问题,用标准差系数改进CRITIC法对专家评分进行动态赋权,结合云模型用逆向云发生器构造模糊评价矩阵,用虚拟云计算出评价项目的期望、熵和超熵,得出评价结果并排序.既考虑了科技奖励评价过程中专家评分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又实现了定性语言与定量数值之间的转换,减少了专家主观因素的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
- 王瑛蒋晓东张璐
- 基于集成权重和贝叶斯模型的科技奖励评价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多专家的动态综合评价转换为静态综合评价;引入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结合指标主观权重,运用数学规划法得到指标的集成权重;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24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对每一项成果获得某一等级奖项的可能性给出测度,并对每一类内的项目排序.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科研成果大部分具有研究价值,且成果丰硕,但突破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较少.
- 王瑛李菲
-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
- 基于随机森林赋权和改进ELECTRE-Ⅲ方法的科技奖励评价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针对科技奖励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随机森林赋权法,利用可靠性分析计算专家评分数据的泛化误差,根据最小错误率得到各评价项目的各评价指标权重,减少主观赋权的影响;引入一致可信度、非一致可信度和净可信度信息,提出改进的ELECTRE-Ⅲ方法,将某一评价项目优于其他评价项目的程度具体量化,解决专家评分数据为次序变量的问题.实证表明:随机森林赋权法和改进后的ELECTRE-Ⅲ方法相结合,既提高了权重估计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又解决了难以给定门槛值和不能完全排序的问题,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合理.
- 王瑛王娜肖薇
- 关键词:可靠性分析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良标准及测度方法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对综合评价模型中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观随意性问题,提出了测度指标体系优良性的四个标准:鉴别力、相关性、有效性与可靠性,分别构建了相应的测度指标,并通过实例测度和比较了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优良性。
- 徐明明张立军张潇
- 关键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优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