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8031508005)

作品数:3 被引量:63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品明王景峰李国照罗年桑郑海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尿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疾病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心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造影
  • 1篇心血管造影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压
  • 1篇饮酒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原发性醛固酮...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增多症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王景峰
  • 2篇刘品明
  • 1篇严励
  • 1篇郑海生
  • 1篇唐菊英
  • 1篇张少玲
  • 1篇鄞国书
  • 1篇刘岗
  • 1篇马杜鹃
  • 1篇罗年桑
  • 1篇李国照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 通过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以明确临床上适于该项检查的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285例接受64-SCTCA检查、并于4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冠心病疑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冠心病概率Duke模型,将受检者分为冠心病低危(n=80)、中危(n=92)和高危(n=113)3组,以CAG为"金标准",判断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以及冠状动脉钙化、不同部位血管节段等因素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指/数分别为81.2%、93.3%、68.0%、96.6%和74.5%.冠心病概率Duke模型的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其冠心病检出率分别为46.3%、72.8%和82.3% 64-SCTCA在低危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明显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对于冠状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400分组,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5.0%)明显高于0~100分组和101~400分组(77.4%和77.3%,P均<0.05),特异性(82.2%)明显低于上述两组(94.0%和95.3%,P均<0.05).其诊断远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均明显低于近、中段血管(P均<0.05).结论 64-SCTCA主要适用于冠心病概率Duke模型临床分层的中危人群.其诊断准确性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部位、管腔直径等因素影响.
刘品明郑海生罗年桑李国照王景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造影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原发性高血压内皮损伤标志物及早期靶器官损害的比较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内皮损伤标志物的水平,探讨其对早期靶器官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高血压查因”住院确诊的资料完整的36例PA患者与同期确诊的年龄、性别、高血压水平及其病程等相匹配的39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者内皮损伤标志物包括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24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评估早期靶器官损害。结果(1)PA组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浆vwF、slCAM-1和OX.LDL水平均较EH组高(均P〈0.01),且具有更高的24h尿蛋白、UAER(均P〈0.01)和LVMI(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醛固酮水平(PAC)与vwF、slCAM-1和OX—-LDL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LVMI与PAC、OX-LDL、vwF和人院收缩压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入院时血K+呈负相关(P〈0.05);UAER与PAC、经自然对数转换的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1nARR)、vWF和sICAM-1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入院时血K+呈负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提示血浆vWF、sICAM-1和PAC对微量自蛋白尿有独立的预测价值;vWF、OX—LDL、PAC和人院收缩压对左心室肥厚有独立的预测价值。结论PA患者较EH患者具有更明显的内皮功能障碍及早期靶器官损害,PAC和多种内皮损伤标志物是早期靶器官损害独立的预测因子。
刘岗张少玲刘品明鄞国书唐菊英马杜鹃严励王景峰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生物因子白蛋白尿
东亚男性饮酒和卒中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荟萃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系统评价源自于中、日、韩关于饮酒和卒中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东亚男性饮酒和卒中及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等数据库,纳入符合入选条件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记录研究来源国家、研究对象例数、性别、年龄(均数或中位数及间距)、随访期限、饮酒量(g/d)、与饮酒相关的卒中或死亡相对风险(RR)及95%可信区间(CI)等.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以RR作为评价饮酒量与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发病率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效应指标.结果 共纳入17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样本量最小1 322人,最大108 461人,9项研究报道了全因死亡;7项报道了缺血性卒中、7项报道了出血性卒中.随访期间4.1~19.0年.分层比较显示每日饮酒量≤20、21~40、41~60、>60 g/d的各组与不饮酒者比较,缺血性卒中风险(RR及95%CI)分别为0.85(0.78~0.93;P=0.0002)、0.94(0.79~1.11;P=0.46)、1.08(0.86~1.37;P=0.50)和1.24(0.96~1.59;P=0.10);出血性卒中风险分别为0.92(0.75~1.12;P=0.40)、1.11(0.96~1.28;P=0.17)、1.20(0.92~1.56;P=0.18)和1.74(1.32~2.28;P<0.01);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为0.83(0.75~0.91,P=0.01)、0.93(0.87~0.99,P=0.03)、1.01(0.95~1.07;P=0.86)和1.32(1.29~1.36;P<0.01).结论 在东亚男性人群中,少量饮酒(≤20 g/d)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过量饮酒使卒中(尤其是出血性卒中)、全因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适量饮酒的范围应每日酒精量不超过40g.
刘品明 Shailendrasing Dosieah 罗年桑 黄至斌 林永青 王景峰
关键词:饮酒卒中病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